基于CNKI文献的郁金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的可视化分析

2024-05-14 09:22杨瑛,唐仲亮
医学信息 2024年8期
关键词:郁金莪术发文

杨瑛,唐仲亮

摘要:目的  通过探索郁金的相关研究,总结郁金的研究脉络、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2003年3月1日-2023年3月1日郁金的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6.1R6应用软件制作郁金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图谱,并进行探究。结果  共有1171篇文献被纳入,包含671位作者和543所机构。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吕宾撰文29篇,最高产的机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总计29篇。共有556个关键词,共形成10个聚类,10个关键词出现爆发点,突现时间最近的是“莪术烯醇”,持续时间为2020-2023年。结论  大鼠、繁殖、莪术烯醇及莪术烯醇为郁金近年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郁金;文献计量学;CiteSpace;可视化图谱

中图分类号:R284.1;G35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4.08.004

文章编号:1006-1959(2024)08-0023-07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Research Progress and Trend Analysis of Radix Curcumae

Based on CNKI Literature

YANG Ying,TANG Zhong-liang

(Pharmacy Department of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Gansu Province,Lanzhou 730000,Gan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context,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Radix Curcumaeby exploring relevant research on Radix Curcumae.Methods  Retriev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Radix Curcumaefrom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from March 1, 2003 to March 1, 2023. UsingCiteSpace 6.1R6 software to generate co-occurrence, keyword clustering, and keyword burst graphs of the author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keyword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analyze them.Results  A total of 1171 articles were included, involving 671 authors and 543 institutions. Among them, the most prolific author, LYU Bin, published 29 articles, and the institution with the largest publication volume was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9 articles). There were a total of 556 keywords, forming a total of 10 clusters. 10 keywords haD explosive points, and the most recent one was "zedoary alcohol", with a duration of 2020 to 2023.Conclusion  Rats, reproduction, curcumenol and curcumenol have become hot research topics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Radix Curcumae;Bibliometrics;CiteSpace;Visualization map

郁金之名首載于《药性论》,《新修本草》[1]中有述“此药苗似姜黄,花白质红,末秋出茎心,无实,根黄赤,取四畔子根,去皮火干之。”郁金是典型的多基原中药,《中国药典》[2]2015年版记载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因其产地有四川、浙江、广西、云南之别,故有“温郁金”“川郁金”“桂郁金”之称。来自不同出产地及植物来源的郁金,其有效成分的含量[3,4]与药理功效上有显著区别[5]。郁金为临床常用药物[6],具有通络活血、行气止痛、疏肝解郁、清心利胆等疗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7]、阿尔茨海默症[8]、肝损伤[9]、呃逆[10]等病症。近年有大量关于郁金的化学成分、挥发油、栽培等相关论文,但相关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于CNKI中报道少见。CiteSpace应用软件常用于制作科技领域的数据全景,探究某一研究领域中的相关文献、热点研究及前沿方向[11]。本课题使用CiteSpace6.1R2应用软件对郁金相关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生成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该领域近20年研究进展,探索郁金的研究热点并预测其未来研究趋势。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检索数据库,检索范围设置为“主题(精确)”,检索词选定“郁金”,检索时间段为2003年3月1日-2023年3月1日。检索得出3696篇文献,通过排除重复发表的文献、与主题无关的文献、消息、报纸等,最终纳入有效文献1171篇。

1.2方法  使用CiteSpace应用软件的6.1R2版本处理数据信息。时间分段(time slicing):2003-2023年,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node types):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s),将阈值(g-index)调节为k=25,依照各节点参数设置,绘制郁金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

2结果

2.1郁金研究发文趋势  发文量是体现某一研究领域发展趋势规律的重要指标。在CNKI中郁金研究文献发文量随年份增长的变化情况见图1。结果显示,郁金的研究文献呈波动性浮动,自2006年后发文量维持在40篇以上。

2.2作者合作网络  通过“author”网络节点共产生671个节点,863条连线,形成了网络密度为0.0038的作者合作知识图谱(图2)。对作者及其发文数量展开数据处理,图中的节点代表作者,统计得出研究作者有671位。作者发文量的多少可通图中节点的字体大小直观展示,发文量越高则字体越大。发文量前6的作者有11位,其中吕宾发文量最高(29篇);吴志刚、邢桂梅发文量并列第2;位列第3的作者是屈连伟;并列第4的作者为姜程曦、张艳秋、陶正明;位列第5的作者为李敏、胡昌江、陈志敏、杨秀芬3人并列第6,以上11名作者均发表了12篇以上,见表1。

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N=0.749×ηmax1/2(ηmax即最高产作者的发文量)[12]。该领域最高产量的作者吕宾发文29篇,故ηmax=29,可得N≈5。因此,统计发文量5篇以上的核心作者共53人,发文448篇,占发文总额的38.26%。根据赖普斯定律,核心作者的发文量未超总额的50%,表明了该研究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团队。现阶段,吕宾、吴志刚、邢桂梅为代表的3个研究团形成了较好的合作网络。

2.3机构分析  通过统计,发文量前9的机构中,成都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高(29篇);广西中医药大学次之,发文28篇;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中医药大学并列第3,发文20篇,见表2。

中介中心性代表了某一节点的媒介桥能力,体现了节点的在该专业领域的地位[13]。在该领域中,成都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心性最高(0.01),其他研究机构中心性皆为0,表示现阶段暂未出现具备影响力的机构。部分机构之间的连线较为紧密,表示该机构之间有着较好的学术合作,见图3。

2.4关键词分析

2.4.1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研究主题的高层次概括和浓缩[14]。通过关键词共现进行数据分析,有助于分析该领专业域不同研究的关注点分布及进展。以“keyword”为网络节点,运行CiteSpace软件,生成556个节点、1024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66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图谱中共现关键词556个,频次前6的关键词依次为郁金、温郁金、桂郁金、姜黄素、挥发油、化学成分,栽培技术、吉马酮并列第7,第8、第9分别为促成栽培、含量测定,见表3。

2.4.2关键词聚类分析  使用CiteSpace应用软件对556个关键词展开聚类分析,生成了10个聚类模块的郁金研究领域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5。模块化(Q)和平均轮廓值(S)是聚类效果的指标,本研究中的Q为0.6403(一般认为Q>0.4合理),表示聚类显著;S为0.9135(一般认为 S>0.4合理),表示聚类信度高[15]。对聚类模块内的关键词进行总结,尽可能地展示聚類标签的主体内容,见表4。按照由大到小的聚类排列依次是:#0郁金、#1吉马酮、#2温郁金、#3鳞茎、#4促成栽培、#5大鼠、#6生长、#7丁香、#8综合防治、#9愈伤组织。

2.4.3关键词突现分析  突现词指的是在短期间中出现频次突然增长的关键词。通过CiteSpace软件探测突现词,可探察研究的热点、发展趋势、相互关系[16,17]。2003-2023年,在郁金研究领域一共出10个突现词,见图6。其中突现词最早的是胃肿瘤(2004年),突现强度最大的是栽培模式(6.9),热度维持最久亦为近年最新的突现词的是莪术烯醇(3年)。

3讨论

本文以2003-2023年CNKI收录的有关郁金的117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应用软件工具对作者、研究机构、研究方向及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探析郁金研究领域于近20年的研究进展,分析该领域研究的关注热点及研究趋势。

3.1文献的时区分布分析  在近20年来CNKI所载文献的数量上,郁金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数量呈波动性浮动,自2006年后发文量维持在40篇以上,2010年发文量达到高峰80篇。2007-2017年是郁金研究热度最高的阶段,2018-2021年热度有所降低,发文量在55~58篇范围内上下波动。2022年发文量下降幅度较大,发文量仅有44篇,2023年1月1日-3月1日发文量为5篇,可预测在近年的研究热度趋势有所下降。

3.2作者与机构分析  在作者合作方面,检索出该领域相关文献的作者共671人,核心作者的发文数量占所有发文量的38.2%,表明了该研究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团队,有待拓展团队规模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高产作者形成了以吕宾、吴志刚、邢桂梅为代表研究团队,在郁金研究上各自团队间有着密切的合作联系,其余团队皆未形成较大的研究规模。吕宾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郁金对胃癌、肠癌的治疗作用,如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在胃癌、结肠腺癌细胞上的抑制作用及机理探析[18,19]。吴志刚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郁金的种植培育,但具体方向较为分散,如土壤[20]、肥水管理技术[21]研究、适宜种植地域研究[22]、新品种选育[23]等。邢桂梅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郁金的栽培,如沈阳、新品种选育辽宁地域的郁金栽培研究[24,25]、野生郁金的繁殖研究[26]、郁金的杂交技术研究[27,28]等。

在研究机构方面,成都中医药大学在该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医学院校及研究院、药业有限公司是现阶段郁金研究领域的主力。从地域上看,浙江省的研究机构较为聚集,且各机构之间的连线较为紧密,说明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及合作较为良好。但在该领域中,除成都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心性为0.01外,其他研究机构中心性皆为0,表明了现阶段暂未出现具备影响力的机构。

3.3研究现状分析  郁金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有为郁金、温郁金、桂郁金、姜黄素、挥发油、化学成分,栽培技术、吉马酮、促成栽培、含量测定,较为精确地体现了郁金近20年的研究热点。除了关键词吉马酮,其余关键词皆出现年份最早(2003-2005年),说明在这近20年的郁金的研究具有深度和延续性。

从关键词聚类及分析表得到出郁金研究领域近20年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10个方面:#0郁金该话题主要集中在郁金的种植栽培,摸索高效的培育选种、栽培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9,30]。#1吉马酮该话题主要集中在郁金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分析,如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郁金的吉马酮、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去甲氧基姜黄素、等化学成分及含量[31]。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建立郁金化学成分高分辨质谱数据库[32,33]。#2温郁金该话题主要集中在温郁金提取物对食管癌、胃腺癌细、结肠腺癌细胞、人肝星状细胞等细胞的抑制、增殖、周期、凋亡及对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郁金提取物的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34-36]。#3鳞茎该话题主要集中在低温处理对鳞茎植物郁金的生长、花期、内源激素的影响,以及油菜素内酯(BR)、6-B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对提高红火炬郁金种球抗寒性的作用及作用机理分析[37,38]。#4促成栽培该话题主要集中在运用温度管理、光照管理等技术促成郁金的栽培,使郁金在非自然花期开花亦或是提前开花[39,40]。#5大鼠该话题主要集中在菖蒲郁金汤对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以及对重症病毒性脑炎等疾病的治疗和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探讨[41]。#6生长该话题主要集中在郁金的选育,使得新品种郁金有快的生长、开花速度以及更高的产量,并探讨栽培基质对郁金生长及开花的影响[42]。#7丁香该话题主要集中在丁香-郁金药对配伍的特色和临床运用,并基于网络重叠社团对此药对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42,43]。#8综合防治该话题主要集中在郁金在栽培过程中的综合防治,包含了常见病虫害、发病规律的研究以及防治措施[44,45]。#9愈伤组织该话题主要集中在#9愈伤组织郁金愈伤组织的诱导、再生鳞茎、不定芽的增殖和成苗等方面的研究[46]。

3.4发展趋势分析  关键词突现能够深刻地揭示郁金的研究热点和演进过程,图谱及分析表显示研究热点侧重于郁金的“大鼠”“繁殖”“莪术烯醇”,为近5年来的研究热点,并提示从郁金的“莪术烯醇”研究可能是未来被重点关注的趋势,该领域的研究学者可从此处对郁金研究进行下一步深入挖掘。

综上所述,本文借助CiteSpace应软件对CNKI中1171篇以郁金为主题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的数据挖掘及分析,对郁金的研究结果、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表明大鼠、繁殖、莪术烯醇及莪术烯醇为郁金近年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苏敬.新修本草:辑复本[M].2版.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208.

[3]张军,石典花.四種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中吉马酮和姜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8):1846-1849.

[4]陈毓亨,白守梅,程克棣,等.温郁金和川郁金的PAPD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3):3-5,61.

[5]贾双仙,骆红飞,黄丽娜,等.四种基源郁金对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4):963-966.

[6]吴亮,袁玮,姜程曦.“十二五”期间药用植物温郁金中文科技文献计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6):275-278.

[7]李玉霞,史正刚,赵彬元.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60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5,11(3):27-30.

[8]王雅彬,康凯,齐越,等.温郁金提取物对Aβ25-35所致阿尔兹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12):2905-2909.

[9]张婉娴,朱彤彤,鲁育铭,等,郁金水煎剂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p53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2014,40(1):82-86,221.

[10]刘树华,李彦龙.自拟郁金丁香汤治疗非中枢顽固性呃逆69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5):13-14.

[11]丁士宁,张克旺.基于CNKI的CiteSpace应用可视化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23,7(6):124-127.

[12]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94.

[13]陈芳,张士靖.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医院图书馆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8):19-23.

[14]奉国和,吴敬学.国内机构知识库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2):95-100.

[15]陈悦,陈超美,胡志刚.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2.

[16]刘璐祯,周为吉,郑荣宝,等.基于学科知识图谱的国内土地资源管理学科演进及其进展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22(1):189.

[17]Chen C,Morris S.Visualizing evolving networks: minimum spanning trees versus pathfinder networks[M].IEEE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2003 (IEEE Cat. No.03TH8714),Seattle,WA,USA,2003:67-74.

[18]金海峰,吕宾,赵敏,等.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抑制由脂多糖诱导胃癌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及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7):2012-2015.

[19]沈雁,吕宾,张烁,等.温郁金醚提物中二萜类化合物C体外对人结肠腺癌细胞SW620的抑制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2):3801-3805.

[20]何寻阳,曹建华,卢玫桂.不同土壤环境对温郁金栽培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5):98-101.

[21]冷春鸿,徐杰,姜程曦,等.传统产区温郁金连作的水肥管理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2):36-37.

[22]吴志刚,潘永地,张剑,等.基于GIS的地道药材温郁金种植适宜性评价研究[C]//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1:160.

[23]陶正明,姜武勃,吴志刚.“温郁金1号”新品种选育[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0):3910-3914.

[24]吴天宇,张惠华,张艳秋,等.沈阳地区郁金香露地栽培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2021(3):70-72.

[25]张艳秋,邢桂梅,崔玥晗,等.辽宁地区郁金香多年留地栽培退化研究[J].北方园艺,2021(8):71-78.

[26]邢桂梅,张艳秋,苏君伟,等.两种野生郁金香在沈阳地区的引种驯化[J].北方园艺,2017(9):75-78.

[27]]屈连伟,雷家军,苏君伟,等.郁金香人工杂交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2(4):328-331.

[28]张艳秋,邢桂梅,崔玥晗,等.郁金香种间杂交障碍克服方法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21,50(8):124-132.

[29]刘树彬,关柏莉,苏胜举,等.郁金香生态高效栽培技术[J].园艺与种苗,2015(1):55-57.

[30]于辉,刘宇明.郁金香花期温度调控试验[J].防护林科技,2015(9):64-65.

[31]柴玲,刘布鸣,林霄,等.毛郁金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中药材,2012,357:1102-1104.

[32]叶世芸,黄勇其,骆红梅,等.贵州南北盘江地区毛郁金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2):989-990.

[33]张宽永,沈燚,张璐,等.基于UPLC-Triple-TOF-MS和网络药理学快速建立郁金潜在中药质量标志物成分库[J].中草药,2022,53(9):2612-2622.

[34]景钊,邹海洲,许芳,等.温郁金提取物对食管癌TE-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9):1219-1222.

[35]彭岳,吴光,韦燕飞,等.桂郁金提取物对人肝星状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影响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076-1078.

[36]蔡利军,宋淑萍,吕宾,等.温郁金醇提物对人耐长春新碱胃腺癌细胞SGC-7901皮下移植瘤的逆转作用及对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11):1347-1353.

[37]胡银春.种球低温处理对郁金香生长及花期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2):2896-2898.

[38]叶蓉春,唐楠,唐道城,等.不同低温处理对郁金香休眠期鳞茎3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19,55(7):1004-1010.

[39]张黎.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促成栽培试验初探[J].农业科学研究,2010,31(4):101-103.

[40]饶丽梦,韩静.菖蒲郁金汤辅助治疗对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中医证候、神经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3,41(2):91-94.

[41]刘文,曾宋君,曾晓辉,等,沈汉国.花卉新品种紫嫣郁金的引种选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6):25-26.

[42]杨娟,李民,高建宾,等.不同栽培基质对郁金香生长及开花的影响[J].甘肃科技纵横,2020,49(10):28-30.

[43]刘长斌,徐厚谦.丁香与郁金的配伍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1):19-20.

[44]王蕾,梁从莲,徐江,等.郁金本草考证及其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20(7):1157-1164.

[45]曹志英,张轶.郁金香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青海科技,2008,15(3):21-23.

[46]杨永刚,代汉萍,胡新颖,等.郁金香器官离体培养再生小鳞茎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6,33(5):1133-1136.

收稿日期:2023-03-21;修回日期:2023-05-11

編辑/肖婷婷

猜你喜欢
郁金莪术发文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一指禅”爸爸
加工炮制过程对温莪术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液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的影响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UFLC-Q-TOF-MS法分析蓬莪术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