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作文语言感染力的策略

2024-05-14 14:02顾春燕
关键词:爬山虎手法事物

顾春燕

写作的重点实际上是提升语言的感染力,很多学生有这样的学习经验:看到一件事物,却无法把它说清楚,即使说出来,表达也没有任何感染力。那么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学会观察,积累素材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主要依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捕捉信息,如果对周围的世界熟视无睹,自然很难找到写作材料;如果对这个世界麻木漠然,也不能发现写作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这个世界的精彩。

1.物的概念和外观等

(1)物的概念

通常人们对事物有一个定义,比如这叫“橙子”,那叫“橘子”。说出这个事物以后,人们脑中会浮现出这件事物。定义是人为的,可是它对人们的影响非常深,使用定义后人们才会理解我们所说的事物。

《少年闰土》中“叉”“猹”都是概念,谈到了“猹”,脑子就会浮现出獾类野兽的形象,而不会把它和狮子、老虎等事物弄混。学生在应用概念的时候,得先明白概念是什么,不能错误使用,导致“张冠李戴”。

(2)物的外观

物的外观包括颜色、材质、大小、形状、气味等,从客观的角度写出事物,才能让物的描写富有感染力。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中,写出“金黄的月亮”“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十一二岁的少年”,这样的描写就让读者看到了生动的画面。

(3)物的文化

关于物的文化,似乎是无形的,但是这对人的意识形态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写物的文化时,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否则看到了这件事物也不知道它与文化有关。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写到的“银圈”就事关文化,以前会给身体比较弱小的孩子戴银圈,想用项圈保住他的命,表现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与疼爱。就算有人不懂物的文化,读者也会理解闰土父亲虽然贫穷,但是对闰土疼爱有加。

2.人的表情和言行

别人正在想什么我们看不到,但是他们的表情动作、言行举止我们看得到。把人物的这些外在展现出来,也能形成生动的画面。

在《少年闰土》一文中,作者写“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这就是人物的表情。“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这就是人物的动作。“这不能,需下大雪才好……”这是人物的语言。

3.事的前因和后果

事情的前因和后果是说发生的事情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了解了事情和事情的前因、后果,就能忠实、完整地记录这件事。

在《少年闰土》里,发生了几件事:家里要祭祀,祭祀时期人多事杂,就让闰土来打短工。按照事情发生的前因和后果讲故事,就可以把事情交代清楚。

二、运用写作技巧,丰富作文内容

1.分析与综合

有些事情没有前因后果,但是按照事物發生的规律,可以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还原事情的经过。用这种方法,可以补充那些没有听到、没有看到或者没有体验和感受的信息。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曾经写以后再看不到鲁迅的面,也听不到鲁迅的声音,得不到他的爱抚了。作者一生都没有过完,如何能断定再也不能……这是由于鲁迅先生逝世了的缘故,那就不必等到事情发生才可以断定,基于事实就可以想象。在写到女佣阿三时,作者写阿三“愁”,如果阿三是只呈现了一个表情,那么作者怎么知道这种心情是“愁”?这也是基于生活的想象,阿三的丈夫失业,在经济拮据的处境下,阿三肯定是愁苦的。

2.归纳与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指在一般化和特殊化的问题中转化。归纳和演绎在童话或神话中用的比较多,把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变成可能存在的事物。

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把动物当作人类,他们的生活将会怎么进行呢?于是我们看到小猫、蜘蛛、母鸡、老房子都变成了人物,他们之间产生了人际关联,彼此之间互相帮助。

3.类比和推理

类比和推理就是依照事物的外观或性质,找到相似的点,把它和人们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让人们理解事物内在规律的办法。如果不熟悉事物或事情的本质,是不能找准类比和推理的事物的。

比如《苹果里的五角星》就根据苹果横切面的形状,把它想象成为五角星。当联想到五角星这个熟悉的事物时,就能想象出苹果的横切面是什么样子。

4.抽象与概括

这种思维方法是在众多事物中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然后运用到有相同特征的事物中去。受身心发育的限制,很多小学生还没有这样的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就能发挥想象力,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

《奇妙的克隆》中的克隆技术是人类发明的伟大技术,但它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如果把它当成案例,可以举出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火药可以制成无害的、愉悦人们身心的烟花,也可以制成威胁人们安全的枪支弹药。这就是提取事物本质,预测事物规律产生的联想。

三、运用修辞,活化语言

现介绍几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

1.运用比喻修辞

比喻指的是用本体形容描写对象,用喻词“像”或“是”说明我们熟悉的事物。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是把陌生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或者把无形的规律与有形的事物形态联系起来,这是一种化抽象事物为直观事物的写作手法。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时,如果可以推知本体是什么,就可以省略本体,有时也可以省略喻词。

《风筝》这篇课文中“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用比喻修辞把小孩子那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把眼睛和新鲜的葡萄联系起来,从联系的事物中可以看到褒扬的情感态度。

2.运用反复修辞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这种写作手法的特点是必须创设某种特殊的情境,然后用反复的方法强调环境或本体的言行,而这些要强调的内容就在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中。所以,反复的写作手法并不是讲废话,而是起到强调的作用,让事物所寄托的情感层层递进。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用了两个以上“七八十个”强调人多,热量源多,所以环境恶劣,酷热难当,重在强调环境差。课文中还出现了几个“我的母亲”,强调对主体的情感,如果不使用反复手法,就无法表达作者看到母亲为了挣微薄的收入在恶劣的环境中努力工作的惊愕与吃惊。不过反复手法必须在特殊的环境中使用,将环境和主体联系起来,让情感在语言的重复中层层递进。

3.运用夸张修辞

夸张可分为三种形式,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这种写作手法能突出事物的局部特征,就像画漫画一样,如果演员的鼻子特别大,就夸大鼻子大这个特征,让人们了解这个人物的特点是鼻子大。这种方法看似言过其实,但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增强作者的感情,还能烘托气氛,引发人们对事物特征的联想。

《慈母情深》中有一段描写:“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这就属于夸张描写,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和生产发出来的噪声并不足以让作者的耳朵变聋,作者这么写,是想表达为了支撑作者的学业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工作的母亲的伟大。

4.运用拟人修辞

拟人手法是将事物人格化,让它们具有人的动作和人的情感,在这里需要专门探讨的是写作手法的问题。如果说想象探讨的是怎么想,那么写作手法探讨的是如何把思维转化成信息并准确输出,让语言的表达更加贴切。

《风筝》中的“朵朵云儿也似乎高兴地笑了”就使用了拟人手法,赋予云朵人一般的情感和态度,让世间万物都有了思想和情感。部分同学分不清想象和写作手法之间的区别,可以通过例子来区别:“妈妈如果在天有灵也希望我生活得开心”,这句话中包含了类比与推理的思维逻辑:妈妈生前爱我,死后也会爱我;妈妈生前希望我生活得好,死后也希望我过得好,所以想象思维联系的点是妈妈对子女的爱。从归纳和综合的思维逻辑看,它也成立:妈妈生是个人,死后也是个人,只是形态不同,这是把特殊化转化成一般化的写作手法。

四、提炼素材,突出主题

素材的提炼或者对整体素材的选取,是指语言表达全部圍绕素材而不涉及其他;视角选取,是用恰当的视角发挥语言的优势,让语言更有感染力。写作并不是把过程写得越详细越好,如果事无巨细地全部详写,就成了没有主次的流水账,可是如果没有细节描写,也同样不能打动人。细节描写体现了作者有没有在认真观察事物,有没有深入体验和感受。合理运用细节描写能充分突出事物的特征,有力地表现作品的主题。

1.选取主题

围绕主题选材,与主题有关的就写,与主题无关的就不写,避免出现用了大量篇幅却依旧偏题、走题的问题,要注意分析语言结构,把握写作重点。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主题没有争议,写的是在狼牙山上五名战士的英勇事迹。而《爬山虎的脚》就存在争议,文中写的是爬山虎这种植物,但其实“脚”才是它的写作重点。

2.选取视角

第一、第二、第三人物视角呈现的作文内容不一样,所以使用什么视角就要选择什么样的素材,不能出现与视角不一致的内容。

第一视角是“我”和“你”,这都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是围绕自己或对方所呈现的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不能出现自己视野以外的素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使用的就是这种视角,简单地说除了“我”的视角外,不能全知全能。而第三人称的视角是站在“他”的立场上展开一幅画卷,可以看到“他”的历史变迁,但是看不到“他”的所思所想,只能猜测。

3.分清主次

分清主次是指有些内容需要一笔带过,不能喧宾夺主,主次不分。如果把主要描写的语言当作“红花”,把次要描写的语言当作“绿叶”,那么绿叶就是为了衬托红花,让红花显得更加美艳。

《爬山虎的脚》一文,开头写时间是某一天,地点是学校操场北边墙上,写作对象是爬山虎的脚,事件就是爬山虎的脚的生长情况。这段几乎没有用到修辞手法,只是在客观陈述事实,内容清晰,重点突出。

4.细节呈现

细节是指自己观察到人、事、物所有的细节,将细节写得真实可信且翔实,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就像将一幅画呈现在读者眼前。只有分清主次,突出细节,才能让读者抓住语言表达的重点。

《爬山虎的脚》一文,在说明对象时,就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爬山虎颜色从嫩红转换为嫩绿再到鲜绿色的过程,又写了叶子的个体状态和整体状态,这种表达就好像把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一样。

猜你喜欢
爬山虎手法事物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美好的事物
七步洗手法
爬山虎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奇妙事物用心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