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想象作文教学更具实效

2024-05-14 10:30张健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4年3期
关键词:记叙文细节想象

张健

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笔者借助智慧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通过观察、实践和总结,利用高中学生善于捕捉细节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他们写出想象力丰富的作文。

一、高中想象作文教学的意义

作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不仅分值高,难度也相当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沟通是了解世界、了解自己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教师要科学安排作文教学活动,让写想象作文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升华的有效途径。

作文想象力培养教学设计应充分发挥想象认知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总结了世界上的一切,促进了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也是新时代提升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因此,做好想象作文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二、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高中作文教学的碎片化、无系统性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任务量大,学习的内容较多,在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每周都能写一篇或者两篇作文,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可是教材中没有系统的写作训练内容,只是在部分单元之后零零散散地出现写作要求,导致高中作文教学无序、混乱。作文教学依赖教研活动,运用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形式大于内容,这造成了高中作文教学耗时低效,学生的语文成绩迟迟上不去,而且一听到作文就犯愁。

2.作文训练随意性较强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作文的理解安排写作训练,这样作文教学就不能形成合力,不能借助學生的讨论,让每个训练点都深刻细致和系统化,导致学生每次写作都缺少“抓手”,写作训练效果不明显。这样的写作消磨了教师的斗志,也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写作信心。

高中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写作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创造性表达,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3.碎片阅读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高中学生虽然已经拥有基本写作常识和一定的思维能力,然而其思维能力的深度以及对事物思考的辩证方向还有待加强。碎片化阅读的深度有限,若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思维就会产生惰性,对于阅读当中存在的障碍会直接略过,不会进行深入分析,阻碍了学生深度思维的发散;碎片化阅读也不利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因此,高中生在写作中应尽量避免碎片化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写出吸引人阅读的作文。

三、优化高中想象作文教学的策略

1.捕捉细节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表达才能抓住人心,就要用到细节描写。记叙文如何选择细节?曾经有人这样说:“记叙文的选材就是指三个典型事例或一个人物的典型事例。”例如在教学中,用多媒体呈现这样一段文字:公交车刚经过站台,上来许多乘客。一位老奶奶刚要坐到空位上,一个年轻人赶紧抢占了位置。这段文字简单地叙述了整个乘车的过程,此时可以提出问题:请借助场面描写的点面结合,用系列的动作、神态、形容词等展示特定的场合,采用“场景+描写+议论抒情”的段内结构。很快有学生这样写道:

现在是上班的高峰期,这班公交车终于来了,大家一拥而上,一下子将小小的车门堵得水泄不通。“请大家往里面走,都赶着上班,别挤在门口。”“往里面挪一挪,我站一只脚也可以。”……嘈杂声一下子充斥着整个车厢。突然,司机大声喊:“让一让,让老奶奶坐下!”我定眼一看,一位老奶奶正颤巍巍、吃力地挤在人群中。突然,有个人站了起来,说:“奶奶,您坐我这儿。”老奶奶不停地感谢,脸上挂着感激的笑,小心翼翼地向座位挪去。就在这时,一个青年迅速跨过人群,“腾”的一声,坐在座位上,还露出得意的笑容,拿出耳机,听起了音乐,俨然是一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模样。这时车厢中立刻沸腾起来,谩骂声、斥责声,一声高似一声,可是青年充耳不闻。看到这样的场景,车厢里的人更加气愤了……而老奶奶佝偻着身子,依靠着车门,无奈地叹着气,随着颠簸的车厢不停地抖动……

当然一段文字不能成为一篇文章,“镜头”有大有小,有远有近,写作时要处理好详略得当的问题。高中的记叙文一般采用平行式与递进式,例如贾平凹的《我不是个好儿子》,在文中平行记叙了母亲的六件事。朱自清的《背景》中写了“奔丧+买橘子+书信”三件事,在感情的结构上层层递进。不管是哪种结构,在进行细节描写时,都要注意详略得当,过于冗长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感到乏味,而过于简略的细节描写则会让读者感到模糊不清。要教会学生明确文章的主题和重点,确定哪些细节是必要的,哪些细节是可有可无的。对于必要的细节,要进行详细描写,让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而对于可有可无的细节,则可以简略描述或直接省略。

2.洞悉构成

“洞悉构成”就是将各种细节整合成一个较大的整体的隐蔽性结构关系,但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引导,高一的学生在初中仅写简单的记叙文,而过渡到复杂的记叙文,很多学生基本上凑不够字数。针对学生的现状,可以采用列提纲的方法,给学生简洁直观的感受,让学生不仅能了解复杂的记叙文,而且还懂得如何谋篇布局,写出主题鲜明、详略得当的文章,让行文有内容,有亮点。

例如,以“礼物”为话题作文时,可以借助提纲,写一篇较复杂的记叙文。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列提纲,确定写作对象,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描写的方法及思想情感,可以采用借景抒情、叙议结合、象征、衬托等多种表现手法。高考满分作文《路是月的痕》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

在高中想象作文中,要指导学生快速地列出议论文的提纲,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800字的文章:把弯路走直就是聪明,因为知道了捷径;把直路走弯就是豁达,因为可以多看几道风景。路不在脚下,路在心里。写这个文题时,首先要指导学生分层,分析层间关系,让学生明白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之间就是列举与总结关系,第一句话包括两个并列句,就是直路和弯路,然后让学生找出关键句和关键词、限定句和限定语,分析关键句中的比喻句,两种不同的心态呈现不同的品质,把弯路走直是智慧、豁达、坚韧、勇气、执着等,把直路走弯是勇于挑战、执着追求、责任、担当、智慧、智慧、豁达等。让学生根据这些分析,然后寻找相似论证材料,最后拟题、列提纲,最后写作。我看到学生的结尾,有这样写的:“路途的距离只是远近之别,心态的树立是丈量人生轨迹的标尺。弃弯取直是聪明的,而弃直取弯,包含了道德的拷问与人生的价值。”从这句话中,完全可以看出学生在表达中抓住了要点,对材料的把握有深度,表达简洁有力,论证富有思辨力,充分彰显了学生的想象力。

3.掌握规律

提炼写作规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建议:

同一体裁下同一主题的作文是有共同的写作规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分析优秀作品,从中提炼写作规律。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研究其结构、语言、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特点,并思考这些特点对提升作品质量的作用。在提炼出一些基本的写作原则和方法之后,要组织学生不断地练习运用这些规律,从而发现自己在构思、语言表达、情节安排等方面的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

《边城》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歌声贯穿整个文本的始终,寄托了男子深挚的爱意。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被湘西地方的独特风情美和人性美所感染。

读完这本小说,我也深深地思考,在平时的想象作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刻意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我重温了2002年满分作文《路是月的痕》,文章中朴实、平淡的父亲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读者。作者借助于父亲的笛声,让人间最朴质的爱显得更加醇厚久远。接着我又引领学生分析几篇满分作文,从学生的热烈掌声中,我认为作文训练是非常成功的。

4.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在“日记创写”活动中,教师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引导。第一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日记,思考写日记有什么意义,对自己的写作有什么帮助,以此提升他们的写作兴趣。第二是教授学生写日记的方法。在日记中,学生不仅要写清楚一天中发生的重要事情,还要写自己在参与该事件的过程中,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快速发展,对生活有很多个性化的感受,可以着重在日记中表现这些内容。第三是组织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上传自己的日记,或者在“读书沙龙”朗读自己的日记,和同伴交流感受,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一名学生写了初中生常有的“想要独立”的想法,该想法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便可以围绕这一话题深入探讨。

写日记能帮助学生逐步养成随时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好习惯,也为日后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总之,教师要及时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努力寻求出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进而热爱写作。

猜你喜欢
记叙文细节想象
记叙文阅读专练
快乐的想象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如何写好记叙文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