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2024-05-15 06:52陈莉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小学英语教学作业设计

陈莉

摘要:英语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关系着学生英语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减负增效是当前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探究的课题。其中,作业设计作为整个英语教学中的关键一环,也应当与时俱进,适当缩减总量,提高设计水平,帮助学生减轻负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鉴于此,文章以小学英语教学为例,分析了传统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就“双减”背景下英语作业设计的路径展开了探究,希望给广大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英语教学;作业设计;减负增效

当前,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小学英语教学的重心也发生了转变,由最初的“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就以往的作业设计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写作业的兴趣,学生应付、敷衍的情况时有发生。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作业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以“双减”政策为引领,优化并完善作业设计,以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热情,真正将作业的功效发挥出来。

1   传统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作业设计层次性不强。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特征往往是不同的。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也存在一些差异。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许多教师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学生安排完全相同的作业,导致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认为作业难度较大、数量较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极易萌生挫败感,打击了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认为作业过于简单,毫无挑战性,极易萌生骄傲心理。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依旧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且以书面作业为主,要求学生抄写单词和句型,完成教材后面的习题训练或者对应的练习题,并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的作业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乏味和无趣,即便是做作业,也是敷衍、应付,更有甚者,可能会抄袭他人的作业。这样一来,就丧失了作业的应有之义,不利于作业的功效和价值的充分发挥。

2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路径

2.1尊重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认知能力、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等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相同的知识内容,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通常也是不同的。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依旧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为学生布置完全相同的作业,那么就难以兼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转变思路,不应给学生布置完全相同的作业,并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而是应在尊重和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设计分层作业,让作业更具差异化和个性化,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巩固知识、加深记忆,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具体而言,A作业:根据录音跟读重点单词和课文,与伙伴进行交流,能够听懂与描述相关的词汇,认读重点句型,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夯实基础,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B作业: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在情境中加以运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灵活运用课堂所学,实现思维拓展;C作业:紧扣文本主题,完成一篇作文,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提升英语综合能力。这样,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布置难度和内容不一的作业,力求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取得进步与提高。

2.2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趣味作业

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通常活泼好动,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往往是相同的。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要想办法转变过去单一、乏味的作业内容和形式,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喜好,尽量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为作业增添乐趣。这样,不需要督促和约束,学生就会认真地完成作业,为高质量作业提供有力保障。例如,在完成基础知识的讲授后,可以结合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點,设计趣味性较强的作业,如角色配音等。近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并在教育教学领域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将相关网络平台利用起来,引导学生登录平台,选择自己喜欢的视频进行配音练习。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自主完成作业,也可以自由寻找伙伴,共同完成作业。在生动、形象画面的辅助下,增强学生“听”和“说”英语的意愿,学生沉浸其中,认真配音,既锻炼了发音,也感受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喜欢和热爱英语。

2.3关注发展需求,设计探究作业

教师既要关注作业在课堂巩固方面的价值,也要牢牢把握学生能力发展方面的需求。探究性作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同于普通作业,探究性作业有着更强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在自主发现、探索和验证中获取知识。在此期间,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各项能力有限,在探究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仅凭一人的力量难以解决。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划分,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这样,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就愈加密切,对其英语综合素养的发展极为有益。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探究性作业的设计,并引导学生协作完成,在合作探究中牢固掌握知识,从而提升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另辟蹊径,优化并完善作业内容和形式,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真正将作业的价值发挥出来,助推减负增效目标的顺利达成。具体来说,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学生布置分层作业;抓住学生善于模仿和爱玩的特点,设计趣味性较强的作业;关注学生发展需求,设计探究性作业。如此,作业对学生而言不再是负担、任务,而是变成一件乐事、一种享受,从而用心对待作业,为高品质作业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王芸霞.“双减”下,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策略[J].中外交流,2021,28(11):665-666.

[2]张智娜.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科普童话·原创,2022(8):8-9.

[3]翁昕妤.“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4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21(10):18-21.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小学英语教学作业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新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