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杏花香

2024-05-15 15:47刘生文
青年文学家 2024年9期
关键词:兴凯湖湖畔杏树

刘生文

去年五月的一天,我随旅游团去兴凯湖赏杏花。大巴车按照预定地点,平稳前行。

窗外的世界,天空湛蓝如海,祥云无息无影,寂寞安谧,宛若混沌初开。我贴近车窗,纵目远眺。

忽而,几团蘑菇状的云朵,从天边飘起,摩肩接踵、连绵起伏,白胖胖、肥嘟嘟、圆滚滚,似雪原、若羊群、像梦乡,更宛如幻境。这些来自兴凯湖的热烈蒸腾的大地使者啊,它们来自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绿叶、每一条小溪;来自每个人、每头牛、每只猫的生命律动。忽而,大巴车进入另一片领地。云海消失,树木遮挡住了我的视线。一眼望不透的树林,青翠圆润,像水粉,或版画,模糊、遥远、深邃。

放眼望去,湖岗的形与势,明晰而显豁。万千峰壑,如风吹波浪,自然成纹;又似树叶脉络,天然成态。道路两旁宽大的树冠,彼此相连,组成美妙的长长的树洞。至高至尊的大自然啊,神秘又简约,杂乱却有序,如掌纹,似兄妹,真是一个血缘、一个家族、一个祖宗呢。

在大湖和小湖之间新开流遗址以东的湖岗上,生长着成片高大的山杏树,延绵十几里,被称作“十里杏花”。这些山杏树多为百年以上树龄,树干粗壮,树冠阔大,枝繁叶茂。每年“五一”过后,山杏树在湖水的澎湃声中,缀满花蕾,含苞待放,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杏花开”的意境。

站在湖岗上,远远望去,株株盛开的杏花,有白的、红的、粉的,娇艳妖娆,点染着绿色的湖岗,形如盘龙,一眼望不到尽头,成了花廊,成了画廊,成为兴凯湖旅游线上一道独有的风景。

走在湖岗上,吹着习习的微风,望着无际的湖水,闻着扑面的花香、草香,真是沁人心脾,好不惬意!

走进“十里杏花”巷,两侧杏花红的似烈焰,炙热无比,成排列阵,令人惊叹;粉的似彩霞,娇嫩欲滴,暗香浮动,令人心醉。含苞者含羞带怯,盛开者傲立枝头。微风轻拂,清幽阵阵,蜂飞花间,蝶舞翩跹,鸟儿追逐嬉戏于花丛中,不小心荡涤落英缤纷,使人不免生出“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感慨。

兴凯湖畔的这些野山杏树,树龄最老的可以达到千岁以上,树干要两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即使是中年的杏树,也有几百岁了。千百年来,它们痴情地将根须深深地扎在湖沙之中,任凭寒来暑往,雨打风吹。

驻足树下,敬慕仰视,那一树灿烂的杏花,朵朵都是千娇百媚,不管你看不看它,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它就是那么自然地尽情开放着。喜欢浓妆的也好,爱好淡抹的也罢,就在这暖阳中,在春风里,在游人的镜头面前,恣意展示着它那人生的绚丽和青春的风采。早开些的,花色淡淡的,如百合似玉兰,朴实无华;晚开些的,颜色浓浓的,如丁香似牡丹,高贵典雅。远远望去,无论是红的还是粉的,也不管是早开的还是晚开的,那一树树,一片片,都是如云如烟、如雨如霞……

野山杏自然天成,傲湖岸历经沧桑。每当春风吹来的时候,那是一片映天的“彩虹”,用美丽酿造着春天甘醇的美酒,迷醉了我们缱绻的情怀。“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这首《杏花》诗,既形象地描写了杏花的颜色与景象,又以杏花自喻,抒发了自己意欲冲破世累,一展宏图的情感和志向。

当地人常说:“湖畔迎宾不用酒,捧出杏花能醉人。”真正能让你酩酊大醉的是湖畔杏花的飘香。深深地吸上一口,清凉凉、甜丝丝的,沁人肺腑。

导游为我们详细讲述了杏花树的历史,在这寒冷地带,野生杏树能够有如此生命力,而且花开不败,其果实甘甜,果实亦有非凡的药用价值,真是难得啊。

正午的阳光,明亮温暖而又柔情。站在20米高的观景台上,我们眺望著湖畔“十里杏花”,眺望着散落在湖面上摇曳的渔船……

在这里,我们不仅饱餐了鲜美的兴凯湖大白鱼,观赏了“十里杏花”的自然之美,还在新开流文化遗址和兴凯湖博物馆里,见证了新开流文化遗址的先民—肃慎这一古老的民族之美。

新开流文化因兴凯湖畔的新开流遗址而得名。这是一处不同于国内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富有特征的遗址,以本遗址为代表的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80米,其面积约2.4万平方米。1972年,考古队在此遗址挖掘了280平方米,发现墓葬32座,渔窖10座。同时,此遗址还出土了大量以鱼鳞纹、网纹、波纹为特征的陶器和以渔猎工具为主的石器、骨器、牙角器等。在这些极具原始氏族渔猎风格的艺术品中,骨雕鹰首的出现尤为引人注目。此骨雕用兽骨雕琢,长7.3厘米、宽2.5厘米,它刻画出的鹰头形象,十分逼真。新开流文化时期,人们是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不同于国内其他新石器时代的先民。

肃慎族,是东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竹书纪年·五帝纪》说:“肃慎者,虞夏以来东北大国也。”虞,是公元前2095年建立的虞朝;夏,是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夏朝。早在4000多年前,肃慎人已经定居在白山黑水之间。《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这里的不咸山,就是今天兴凯湖畔的长白山一带。

夕阳西下,我们依旧流连在杏花树下。观赏杏花的时间虽然非常短暂,但它的馨香长久地留在我们的心里。

当大家临行不舍的时候,回望的目光,又落到了湖畔那片杏花林上……

猜你喜欢
兴凯湖湖畔杏树
杏树
穆棱河-兴凯湖平原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居湖畔:将自然之美发挥到极致
童年的杏树
杏树结果期的生长特性及修剪技术
破解湖畔“密”语
自然风光
美哉,兴凯湖雾凇
那棵树
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