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为青年人才建功立业“蓄力赋能”

2024-05-15 16:42牛晶蕊韩晓红冯婷
学会 2024年2期
关键词:科技奖力学岩石

牛晶蕊 韩晓红 冯婷

学会名片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成立于1985年,是服务于全国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它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涵盖了水利水电、煤炭石油、地质矿山、交通运输、地灾防控、环境保护、国防工程等行业,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学会现有分支机构53个、团体会员单位83个、个人会员11.6万多人,联系地方学会21个。学会始终坚持党建统领,团结凝聚广大岩石力学科技工作者践行初心使命,服务科技创新,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技奖励、科学普及、标准制定等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青年科技人才正处于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峰期,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意义重大。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说:“年轻人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学会要为他们搭建平台,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和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多层次参与学会组织治理运营。”长期以来,学会党委会、理事会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探索、尝试多项举措,搞试点,抓落实,大力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建功,在改革创新和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责任明确的培养机制和工作模式,成效可喜。

办好学术年会服务青年学者

学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的重要指示,探索三级会场,即主会场、中心会场、卫星会场运作创新模式,进一步彰显China Rock学术年会国际化、规模化、一体化的特点。

China Rock 2023在北京设主会场,面向世界科技最前沿;在全国13个城市设中心会场,面向各地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在全国高校设191个卫星会场,面向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高校设置卫星会场,旨在扩大学术交流并使之向纵深发展,落实学会党委会、理事会“为学生服务,为未来服务,为历史负责”的要求与相关工作安排。年会期间,学会共组织学术报告620个、技术培训16场,来自10多个国家、5个国际组织的21位国际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同期举办的科技创新工业展览会,分为六大主题展区,线下4000平方米,线上搭建VR可视化展厅3万平方米,102家展商展出各自的创新成果、技术和装备。多元化的参与带来更广泛的学术观点、实验方法和工程经验,增进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术研究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让更多的本科生、研究生尽早参与,接触世界科技最前沿学术会议和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相关的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为青年人才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学会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团结引领的能力大幅度提升。2023年度,学会会员从2022年的28954人增至111163人,涨幅高达284%。

创新奖项评审方式科学甄选青年才俊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开放科学实践,提升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水平,增进开放、信任、合作,2022年,中国科协倡议并发起成立“开放科学促进联合体”,何满潮院士当选联合体首届理事会理事长。

为促进岩石力学界创新成果和科学大数据的开放共享,加强科学家之间的合作,由何满潮理事长倡议,经学会“3+1”领导班子①工作会议审议通过,对学会各类奖项评审会议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尝试新的评审方式,比如将传统的小规模闭门式评审,改进为公开化大规模公众评审。

传统的会评工作会议,各项目背对背逐一进入答辩室进行汇报,各项科技成果之间缺乏交流,阻塞了科技成果的共享与传播。2023年,学会以科技创新论坛形式组织评审会议,让通过网评入围的各项目作公开汇报。各项目公开交流,问答讨论,相互借鉴,评审方式获得广泛认可,45位特邀专家和1000多位同行专家(参会代表)参与研讨和评分。评审方式的创新,一方面有效扩大了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共享;另一方面提高了評审工作的公平性、公开性和公正性,进而遴选出一批“原始”的、创新的优秀项目,包括一批能解决工程卡脖子问题的,具有开创性、颠覆性意义的技术,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评审方式的改革,还有利于发现一批青年人才,为建设战略科学家梯队培育、储备后备力量。2023年度,学会第十四届科技奖获奖人中,45岁以下青年人才占72%,评审改革的效应已见端倪。

学会构建了全方位、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平台,从本科生竞赛、岩石力学青年双创大赛,到评审选拔青年托举工程、青年科技奖(钱七虎奖)、学会科学技术奖,再到推荐全国青年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国家科学技术奖、两院院士等,层出不穷。在国际化方面,也做了诸多努力,比如为参与国际组织工作培养后备人才队伍,向国际组织推荐决策层(包括主席等)人选,推荐ISRMFellow、ACUUS Fellow、IACMACJ杰出贡献奖和ISRM科技成就奖等。学会分年龄段培育,形成了逐级、全年龄段的人才储备体系。

2023年度,学会培养青托人才15人,历年累计培养84人。他们中,列入国家级人才计划的有杰青1人、长江学者5人、优青5人、青拔6人;在国际组织任职的49人;列入省部级人才计划的54人,其他人才计划的38人。学会青托人才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项目221项、省部级项目159项,获科技奖项270项,获专利授权919项。270项科技奖中,国家级奖项1人、省部级奖项91人、社会奖项36人、全国学会奖项93人。919项专利授权中,国家发明专利739项、实用新型专利112项、国际专利52项。

专兼职并重创新青年人才培养模式

出任开放科学促进联合体理事长伊始,何满潮院士就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干部”和“共产主义萌芽干部”。这是基于优良传统的创新培养模式。

他提出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干部”,指的是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2019年起,学会秘书处(含秘书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目前,学会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16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5人、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5人,45岁以下青年干部占87.5%,已形成一支专业化、年轻化、职业化的秘书处专职人员队伍。“社会主义干部”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和中国科协赋予的职责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学会党委、理事会的工作部署,全心全意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共产主义萌芽干部”指的是秘书处兼职工作人员。2021年,经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党委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开展第一批兼职副秘书长招聘工作,共有17位青年才俊入选。2023年底,经第九届理事会党委第十七次会议批准,学会启动第二批招聘计划,成立国际事务秘书处兼职队伍,34位40岁以下、具有正高级职称和5年以上留学经验的青年才俊入围。兼职干部一方面要广泛参与学会各项事务性组织工作,如青托人才选拔与培养、学术会议、科学普及、竞赛活动、科技奖励、国际交流等。在专业方面提升秘书处服务能力的同时,学会结合各项活动促进他们与岩石力学国内外顶级专家交流,了解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需求,掌握世界前沿科技动态,提升他们的竞争能力,让他们在国际活动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他们组成地震预报、“CUS”、软岩大变形、人工智能、大数据科学、国产软件、岩体工程智能材料7个尖端技术问题攻坚小组,以攻克难题解决问题为己任,依托学会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开展科技攻关,解决了不少工程技术关键问题,即所谓“卡脖子”难题。

两年来,培育兼职工作人员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推动了学会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使一批青年干部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快速成长。第一批17名青年才俊中,8位增补为学会理事,13位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12位任学会各分支机构负责人,5位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位获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罗哈奖,1位获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青年岩石工程奖,1位任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副主席,4位增补为ISRM中国国家小组副主席。

在中国科协的指导和学会党委的统筹规划下,学会团结引领广大岩石力学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潜心科研,集智攻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青年岩石力学科技工作者已成为科研生产一线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实施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心怀国之大者,有信心有能力助力我国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科技奖力学岩石
力学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纺织科技奖见证行业飞跃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3深源岩石
一种叫做煤炭的岩石
2019年度(第十八届)上海医学科技奖隆重颁奖
海藻与岩石之间
国家科技奖这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