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2024-05-15 02:51卢亚苏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灯彩传统工艺艺术设计

卢亚苏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vival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vigorously pushed by 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carried out art education on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among students.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single education mode,absence of characteristics in training programs,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to be improved, poor teacher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to be strengthened,inadequate practical training places for students and practical training bases to be buil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build interdisciplinary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optimiz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staff, establish diversified laboratory platforms, and find other ways to explore new forms of education.

在國家大力提倡传统工艺振兴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在大学 生中开展了有关传统工艺的美术教育,但仍存在着学科交叉融合 不足;培养方案缺乏特色;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实训场所不足等 困境。院校需要构建跨学科层次美育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多元化实验室平台等多种路径探索育人 新形式。通过秦淮灯彩应用于学生美术教育的案例,进一步论证 路径的可行性。

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生长的灵魂之基, 传统工艺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专业大 学生教学中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有助于从教育层面出 发,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工艺美术保 护、传承及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一、传统工艺美术资源融入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一)传统工艺传承现状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科技化的到来,我国传统工艺受到 巨大冲击,出现了传承人高龄化、师徒传承机制不规范、传承人 断层等问题。

首先,传承人高龄化。2017年2月10日文化部发布的《各 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 告》指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已有一半以上超过70周岁。在古稀之年还要传承复杂的工艺是非常困难的,这就使得开展抢救 传承人与寻找传承人的工作迫在眉睫。第二,传承人断层。当代 年轻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已无法适应传统工艺这种学习周期较 长、收入较低的工作,间接导致传统工艺美术活态化传承只能裹 足不前。第三,师徒传承机制不规范。传统工艺美术传承沿袭了 家族与师徒传承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与现代社会工业化 生产需求有一定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行业优秀人才后继乏 人,容易出现人才断层与流失。

(二)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开发利用的优势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就是为社会培育设计人才,传承传统民 族文化艺术。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在高校美术教育与培养设计人才 中有着天然的优势。

首先,弘扬与传承我国传统技艺与文化。将传统工艺美术 资源融入高校美术教育中,使当代大学生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 价值精髓,传承古代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第二,能够丰富大学 生的艺术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传统艺术设计专业教 学中引入传统工艺资源,引导大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历史渊源、传 承人的文化身份进行深度挖掘,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借由基于非遗主题的相关设计实践项目来培养大学生观察美、认识 美、创造美的核心能力。尤其对于听障大学生,可以利用他们因 听觉障碍却做事专注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拓宽其就业渠道。

(三)传统工艺美术资源融入高校美术教育的社会意义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于2021年5月25日的《“十四五”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指出,“推动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 体系相结合,创新传承人培养方式。”充分说明了传统工艺美术 资源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的必要性。

首先,有利于保持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特色化。中国地大 物博,每个省份都有独特的传统工艺,各地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可 通过引入在地化的传统工艺资源,依据高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学 科定位、专业特色等方面,建立跨学科构建多层次美育体系、优 化人才培养方案,将有利于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特色化建设。第 二,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塑造校园文化。传统工艺匠人的敬 业、精益、专注、创新可以内化为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对待专业 学习刻苦钻研精神,体现校园文化的工匠精神文化内涵。第三, 有利于“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除了培养健听大 学生,高校美术教育还需针对听障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传 统工艺的职业教育与学习,使其掌握一门技能的同时提升审美能 力,从而顺利毕业进行就业与创业。

二、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开发的现实困境

(一)学科交叉融合不足,育人模式单一

我国高等教育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不断发展、壮大,到了 2000年左右出现明显的外延扩张特征。各大院校不断扩大招生 规模,育人模式仍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历教育,对于学科 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学科交叉融合不足。2021年先后颁布了 《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 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措施,国家开始重视和推动 学科交叉融合。高校美术教育中,各个学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不但要注重艺术学科之间融合,还要重视与传统工艺美术之间的 融合,更要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比如传播学、符号学等。高等 院校各二级院系、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缺少良性沟通,没有很好 地共同协作,育人模式比较单一。

(二)培养方案缺乏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中国高等院校众多,需要担负起弘扬传统工艺的教育传承 责任。除了专门的艺术类院校,综合类院校也会开设艺术设计相 关专业,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 常规专业,导致了本院校教育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专业优势不 突出,传统工艺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处于薄弱环节。而听障大学生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目前只有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南京特殊 教育师范学院等少数院校开设了传统工艺相关课程,其专业设置 大体与正常生相同,缺乏特色与新意。此外,听障大学生艺术设 计课程的设置与普通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大体一致,没有针 对听障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方案和課程都缺乏个性化, 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三)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高等美术教育中对传统工艺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要求较 高,教师要有“理论+技能”的专业功底。虽然我国目前高等美 术教育中师资建设得到很大发展,各大院校引进了国内外优秀设 计人才,但是这些教师专业各不相同,有美术类的国画、油画等 专业教师,有设计类的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教师,或者是 有工科背景的工业、建筑设计人才,他们对于传统工艺知之甚 少,对传统工艺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制作工艺了解不够全 面,对艺术设计的教学也集中在基础性的教育为主,没有进行很 好的学科交叉,也没有很好地将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在专业课程中 进行开发与利用。从目前来看,既会设计又懂传统工艺的“双师 型”教师储备严重不足。

(四)学生实训场所不足,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开发

高等美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需要设计配套 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发实验实训基地。但从目前高等院校艺术设 计实训基地建设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很多院 校更倾向于建设热门专业实训基地,比如数字媒体专业实训基 地、动画专业实训基地等,忽视了传统工艺的重要地位。第二, 目前多数院校的实训基地数量不多,有些院校因场地原因,实训 场所不足。而且很多实训基地为各二级学院独立建设与使用,仅 限各学院专业课使用,造成实训场所使用率低的问题。第三,校 企合作深度不够。很多院校与企业合作仅停留在签约或挂牌的被 动状态,学生实习内容单一、实习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毕业后 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三、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手工艺与高校美术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跨学科构建多层次美育体系

高等院校要明确开展美育工作的总目标,并应该借助院校 现有艺术学科优势,依托地方丰富的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尝试逐 步构建起“课程教育+艺术浸润”的学生美育体系,以期达成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以南京高校为例,第 一,课程教育方面,梳理江苏传统工艺美术资源,有选择性地融 入大学生美术教育中,建立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结合方 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合跨学科培养,如将人工智能技术、数 字化工业技术等新技术引入教学体系,推动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 现代化转化。第二,艺术浸润方面,通过沉浸式美育平台的建 设,以开放实验室、选修课为媒介,向全校非艺术类学生传播中 国传统造物美学,全方位激发大学生审美状态。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各地方高校应重视当地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优化人才 培养方案。依托学校现有的艺术人才优势、学科优势,根据当代大 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育教学规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传统工 艺美术资源融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其中一些高等特殊教育院校 更要重视听障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传统工艺相关理论教育与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实践研究。

第二,优化课程结构,科学开发大学生的潜能。院校要科 学构建传统工艺课程模块,在通识课程中增加传统工艺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内容,传播中国传统造物美学,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 在专业课程中通过聘请地方传统工艺大师与美术教育教师组建团 队,共同制定与开发传统工艺美术类课程。在毕业设计等综合实 践教学环节中以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为设计灵感来源,设计非遗专 项的艺术创作探究项目,尝试将非遗数字化活态传承。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加强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一方面, 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依据高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学科定位、专 业特色等诸多方面,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教学技 能竞赛等活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艺术创作水平。另一方面, 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与传统工艺相关学术会议、讲座等活动,不 断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力争组建一支具有传承创新能力的“双师 型”师资队伍。

第二,组建“大师+教师”教学团队。一方面,艺术设计专 业可以通过聘请当地工艺美术大师为客座教师,组建“大师+教 师”教学团队,共同承担传统工艺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另一方 面,鼓励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进行田野 实地考察调研,加强自身对传统工艺的历史文化、工艺技艺等方 面学习。 (四)建设多元化实验室平台

第一,优化校内实训工作室建设。新媒体时代下,实时更 新实训工作室设备,及时增加新设备,打造新型智慧课堂。通过 新型新媒体技术手段,将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以一种可即时交互的 动态影像形式出现在教育活动当中。

第二,创新学校实习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建设有地方特色 传统艺术传承与创新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积极打造“产教融合” 的实训工作室,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按照创业就业一体化的标 准,提高实习实训场所的利用率。

第三,打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通过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 学场景,观摩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操作实例讲解,打破时空界 限,焕发学生群体对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致与乐趣。

(五)秦淮灯彩资源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 传承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传统工艺教学团队,推动了“非遗”项目的 活态传承,在秦淮灯彩传统工艺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方面,专业实践课程中融入秦淮灯彩资源。首先,将秦 淮灯彩资源融入专业教学,建设一支具有传承创新能力的高层次 秦淮灯彩艺术教学团队。构建教科研体系,将取得的研究成果应 用于专业课程教育中,有机融入交叉学科内容,比如尝试以视知 觉相关理论来解析传统工艺中的“器”与“道”。其次,专业实 践课注重“价值塑造”,有机融入综合材料、实验探索等内容, 比如基于符号学探索秦淮灯彩产品“再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探 索,完成对秦淮灯彩的现代化转译。

另一方面,建设秦淮灯彩设计团队,开发相关产品。采取 “工作室制”的管理模式,即有效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实 施“灯彩+创梦”的双创实践平台。培养了一批怀有灯彩情结的 大学生,这些学生尤其是聋人大学生近些年在全国设计类大赛、 江苏高校设计作品展、美术作品展等比赛中屡获佳绩,人才培养 质量得到提升。

四、结语

传统工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重视传统工 艺振兴必须重视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教学中传统工艺美 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专业人才,还有助于实 现传统工艺美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有助于弘扬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以教育之力促进包括工艺美术在内的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教育之强厚植国民文化价值观建构。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项目 “基于视知觉理论将江苏传统工艺应用于聋人大学生美术教育的 研究”(编号:C-c/2021/01/43)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作者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老师。

参考文献:

[1] 董占军.将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必要性与实践路径[J].艺 术探索.2022,36(3):67.

[2] 李冰雪,刘铁军.傳统手工艺在听障职业教育中的传承路径研究[J].成人教 育2022,42(2):77.

猜你喜欢
灯彩传统工艺艺术设计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衰落与突围:佛山灯彩传承发展的路径探析
《星.云.海》
《花月夜》
何氏灯彩,百年传承
——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灯彩”代表性传承人何伟福访谈
Surgical method choice and coincidence rate of pathological diagnoses in transduodenal ampullectomy: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砖与竹
——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
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新路径
——以海宁“硖石灯彩”为例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