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5-16 04:54娄东风
大众标准化 2024年7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煤层气标准化

娄东风

(晋城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山西 晋城 048299)

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标准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和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共同构成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为积极贯彻国家和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能源安全战略、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煤层气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1 集各方优势共建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煤层气)

1.1 联合筹建服务发展

由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煤层气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山西)联合申报的山西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煤层气),是于2022年11月被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复,是山西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之一。该创新基地将围绕全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建设成为促进煤层气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服务平台,开创标准化助推创新技术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孵化基地,助力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碳达峰、碳中和及山西能源革命贡献力量。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以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协同推进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打造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的综合性产业技术标准创新服务平台。发挥标准创新基地引领作用,促进先进成果和标准推广应用,促进标准创新基地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发展,加速标准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加强标准化资源与科技产业资源对接,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1.2 建成后的目标任务

建成后的总体任务为:围绕山西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布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实现“一个中心,三大平台,三项任务”的总体目标,开创标准化助推创新技术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孵化基地,推进煤层气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深度融合,助力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3年创建周期建设,创新基地将构建促进煤层气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服务中心;搭建“标准资源共享”“试验验证”“培训教育”三大平台;重点完成“建立煤层气上游、中游及下游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孵化煤层气产业关键技术科技成果”“培养标准人才队伍”三项任务。

(1)构建煤层气标准化服务中心。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家煤层气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山西)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联合共建煤层气标准化服务中心,推进产业内协作和创新,促进基地与外部单位进行标准化创新合作,加强与省内各煤层气开发利用企业对接,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渠道;构建以煤层气产业服务为导向的服务模式,为煤层气上游资源开采、中游管网集输、下游加工利用、配套装备制造、研发检测生产性服务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研制提供全过程服务,协助推动各相关企业的创新成果的转化。

(2)搭建三大标准服务平台。搭建“标准资源共享”“试验验证”“培训教育”三大平台,建立涵盖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线上标准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山西省煤层气行业的标准资源共享;积极开展煤层气标准试点应用、试验验证、符合性测试等工作,建立试验验证平台,为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等方面的标准研制提供全过程服务,开展煤层气标准试点应用及试验验证1~2项,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建立煤层气标准化培训教育平台,定期组织开展标准化知识普及、成果展示及培训教育等工作,并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学生开放,促进煤层气标准的实施与推广,激发广大煤层气从业者和相关企业参与到标准化建设中来。

(3)制定一批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国内外煤层气领域标准化交流与合作,力争承担、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5~6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8~10项,企业标准20~30项。初步构建一套涵盖上游资源开采、中游管网集输、下游加工利用、配套装备制造、研发检测生产性服务等完整产业链的煤层气产业标准体系。推动行业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研发攻关,制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4)孵化一批技术成果。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展面向关键技术标准研制过程的试验验证、标准实施过程的符合性测试、标准经济效益和水平的评估评价、适用性评价等工作,根据市场和煤层气产业发展需要,开展重点创新技术成果的研究。申请煤层气领域5~10项发明专利、10~15项实用新型专利,联合各单位积极申报各类基金项目及横向课题3~5项,并完成科技成果鉴定,发表相关领域20~3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孵化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加速转化,为煤层气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5)培养一批标准化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型复合型的标准化专家,推荐3~5名全国、省、市能源和科技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专家,建立创新基地标准化专家库,举办2~3次煤层气标准化创新融合年会,开展约3~5次标准培训会,提升标准化人才队伍素质。加强与行业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交流,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及优化配置,探索标准化人才交流培训服务新模式。

2 如何共建标准技术创新基地

2.1 确定牵头负责人

共建涉及两个单位,为了按时保质完成筹建工作,两家合作单位需共商确定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筹建负责人,给予其权利和职责。牵头负责人要有资源支撑,其中人力资源是重中之重,负责人有权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确定具体办事人员,赋予其职责,给予其一定的权利;财力资源必不可少,负责人能在符合财务规定的情况下统一调配资金,让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专款专用,配套资金合理使用,绩效奖励倾斜给具体工作人员,让干事者有实惠;另外负责人要有统筹考虑标准创新基地的总体思路,按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筹建任务书的要求,统筹合理安排筹建进度,组织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或合作协议,使共建单位能按照各自分工开展工作;负责人还要定期组织商讨会、推进会、总结会,使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2 共建单位应各司其职

共建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原因是为了充分发挥各自在本行业、本领域的优势,共建单位要利用自身的特点优势,为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筹建及运行贡献力量。第一,形成一套成熟的联合共建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组织领导机制、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审议创新基地管理制度、自查制度等制度体系,要明确各自在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筹建中的目标任务,要具体到哪次会议由哪个单位牵头举办,哪个事项由哪个单位负责落实,哪个标准由哪个单位组织起草等,只有详细制定目标任务,工作才不会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第二,共建单位还要有互相合作的态度,要主动积极配合牵头单位,只要不违反原则和法律法规,在人员、资料、场地等方面要积极提供支持,共建完成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第三,共建单位要互相督促提醒,在承担具体某项工作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牵头单位没能及时按进度推进,共建单位有义务及时提醒牵头单位抓紧工作进度,以免影响后期其他工作进度,被提醒单位也要正视问题,抓紧追赶进度;第四,共建单位要有各自独立的工作场所和必备的办公设施,以便更好地独立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和相关资料汇总。

3 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如何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标准的支撑,煤层气从粗放型开发使用逐渐过渡到开采、输送、利用的标准化,共建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如何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 深入调查研究

共建单位利用各自优势独自或联合到煤层气产业的上游开采至终端利用各个环节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全产业链相关企业需要统一制定规则的共同点,形成可行的产业联盟技术标准或管理标准,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管理瓶颈,探索煤层气产业科技前沿,引领煤层气产业健康发展。

3.2 集聚煤层气英才服务发展

集聚或邀请国际国内气体行业专业人才成立专家团队,专家团队人员要从勘探设计、开发利用、高等院校、检验检测、标准研制等不同岗位中产生,定期召集煤层气专家座谈研讨会,解决煤层气生产、销售、利用以及科研开发中的难题。

3.3 形成一套产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应聚焦产业发展前沿瓶颈,聚焦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形成一套产业标准体系,作为煤层气领域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掌握煤层气产业话语权,让煤层气相关企业有标准、规范可依,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共建标准共享平台,帮助煤层气全产业链企业在解决技术难题中快速查找到相关标准,让相关企业有标可循,有标能循,推动煤层气生产、运输、销售及服务健康标准化。

3.4 推出标准服务煤层气产业的典型案例

总结经验成果,深度挖掘亮点,推出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服务煤层气产业的先进典型案例。在安全生产、增产增效、节能减排、产品检测、维护消费等方面发现典型事例,归纳总结,使之起到带头引领作用,推动标准成果转化应用向纵深发展。

3.5 成立驻地学校本科生实习基地

与高校联合成立驻地学校本科生实习基地,借助搭建的煤层气技术标准化培训教育平台,强化对标准化知识普及、成果展示及实习培训等工作,建立煤层气本科生、硕士生研学基地,充分利用共建单位各自的技术优势开展实践操作能力培训教育,组织专家开展公益讲堂,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宣传煤层气使用知识,让煤层气知识走进寻常百姓家,引导普通老百姓安全正确使用煤层气。

4 结束语

山西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支撑山西省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拓展山西创新平台业务,推动构建山西省碳达峰、新材料、煤矿智能化等相关重点领域标准体系,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及要素链,支撑山西省全方位高质量政策实施和市场体系建设。山西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煤层气)的建成在加快煤层气勘察开采、集输利用方面的建标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对构建山西省煤层气产业标准体系,联合煤层气产学研各方,持续整合创新资源,最终形成创新合作网络的优势和能力,引领煤层气产业高质量、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煤层气标准化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标准化简述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2019年《中国煤层气》征订单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DFS-C02V煤层气井高产因素简析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