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的优化路径探究

2024-05-16 05:12张泽草范润芳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4年5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一流绩效评价

张泽草 范润芳

兰州大学财务处 甘肃·兰州

一、引言

2018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是中央高校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是中央高校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近年来,X大学在“双一流”建设项目申报、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阶段,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状态,中央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工作任务较重,收支矛盾突出。同时,中央高校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工作流程不完善、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双一流”建设的可持续性。因此,中央高校必须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支持“双一流”建设。

二、中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概述

目前,中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双一流”建设引导专项资金、基本科研业务经费、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等。各项财政专项资金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使用,具有明确的使用方向。

“双一流”建设引导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央高校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项目、师资队伍建设项目、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文化传承创新项目、国际交流合作项目顺利开展。

基本科研业务经费用于支持中央高校自主开展科研工作,提高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央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央高校购置科研仪器设备、维修房屋、改造基础设施和加强基建配套工程建设。

以X大学为例,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分别由财务部门、学科建设部门、教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科研部门、宣传部门、国际交流合作部门等进行管理,并开展项目立项、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直接负责项目规划工作,需要督促各学院进行项目申报,并开展项目评审、项目立项、项目汇总等工作。财务部门需要将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到相关部门,并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三、中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存在的问题

1.多头投入,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容易出现多头投入的情况,难以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

各部门在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过程中,比较重视部门利益和短期目标,容易忽视中央高校的整体利益和战略目标,缺乏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的动力,难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不利于加强科研团队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中央高校要想加强科研团队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专项资金。由于财政专项资金有限,分配渠道较多,工作目标不一致,中央高校难以进行统筹使用,既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也不利于加强科研团队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3.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不精细

各部门的工作重点不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不精细,没有充分考虑成本效益情况,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资金浪费和资金流失的情况。

另外,部分财政专项资金需要在多个年度进行分配和使用,由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不精细,难以实现财政专项资金跨年度统筹使用。

4.绩效评价不完善

部分中央高校既没有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也没有建立监督体系和奖惩制度,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一些部门存在资金闲置的情况,而另一些部门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影响了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

四、中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的重要意义

1.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2015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的通知》正式发布,要求避免资金使用“碎片化”,盘活各领域的沉淀资金,将“零钱”变成“整钱”,统筹用于重点领域,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202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颁布施行,要求预算单位坚持系统观念,加大统筹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

2.推进中央高校综合改革

中央高校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的积极作用,推进中央高校综合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3.促进中央高校可持续发展

中央高校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能够将整体利益与部门利益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另外,中央高校需要结合战略目标,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完善中长期发展规划,提高财务运行的稳健性,促进中央高校可持续发展。

五、中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的优化路径

1.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向

(1)明确工作目标。中央高校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建立长效机制,避免资金使用“碎片化”,将财政专项资金集中用于中央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点领域,做到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池子”、支出一个“口子”,建立科学、精准、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促进中央高校可持续发展。

(2)明确工作方向。第一,资金归集、事项统筹。在不改变财政专项资金用途的前提下,中央高校需要将“双一流”建设引导专项资金、基本科研业务经费、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等纳入“双一流”建设经费管理范围,实现统筹安排。

第二,总额控制、因素分配。中央高校需要确定“双一流”建设经费总额,加强总额控制。同时,中央高校需要结合各部门的工作需求,运用因素法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

第三,突出重点、分类支持。中央高校既要统筹兼顾,也要突出重点,对各项工作进行排序,并合理地分配财政专项资金。

第四,注重绩效、动态调整。中央高校在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绩效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2.优化路径

(1)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全面支持中央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央高校需要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促进各类项目顺利开展。

人才培养项目重点支持教学条件改善、优势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科研团队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项目重点支持教师培训、人才储备、高层次人才引进。

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重点支持科研团队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国家重大课题研究、学术期刊出版、产学研融合发展。

文化传承创新项目重点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代大学文化建设、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国际交流合作项目重点支持在校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参与国际科研合作项目。

(2)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中央高校的各部门需要完善工作流程,建立职责明确、协同高效、服务优化的工作模式。

财务部门需要编制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方案,设置预算目标,下达预算指标,开展预算评审工作。

学科建设部门需要制定“双一流”建设规划,编制项目申报指南,开展项目论证工作,加强预算管理,落实责任制。

教务部门负责人才培养项目的总体规划、组织申报、审核把关等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的立项、论证、审核工作,并定期对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定。

科研部门负责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需要加强协调和配合,共享科研信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宣传部门负责文化传承创新项目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现代大学文化建设,开展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国际交流合作部门负责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不断提升中央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3)加强预算评审和项目管理。中央高校需要加强预算评审和项目管理,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财政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部门需要根据预算控制数进行预算申报,并提交项目三年规划方案。中央高校需要坚持“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原则,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中央高校需要对所有项目进行审核,并建立项目库。对于项目库以外的项目,中央高校不得安排财政专项资金。通过加强预算评审和项目管理,中央高校能够减少低效项目,杜绝无效项目,促进中央高校可持续发展。

(4)加强绩效评价。中央高校需要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绩效评价体系,将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相结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央高校需要加强事前绩效评估,对项目可行性进行严格论证,对项目的成本效益进行深入分析。

中央高校需要设置合理的绩效目标,对项目实施情况和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加强绩效运行监控。

中央高校需要完善绩效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绩效评价方法,规范地开展绩效评价。同时,中央高校需要积极应用绩效评价结果,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督促各部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另外,中央高校需要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督促各部门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对于各种违规行为,中央高校需要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真正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5)加强保障工作。中央高校需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全面负责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并督促各部门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

中央高校需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双一流”建设经费管理机制,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

另外,中央高校在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案,避免脱离实际情况。

六、工作成效

X大学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不断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第一,X大学不断加大统筹力度,盘活各类资源,重点保障“双一流”建设经费。

第二,X大学对项目申报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出现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的情况,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第三,X大学不断加强预算评审,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将绩效管理理念融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规范各项工作流程。

第四,X大学对科研部门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绩效评价,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第五,X大学不断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一流绩效评价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设立国家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