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05-16 05:12李桂林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4年5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规范部门

李桂林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八小学 新疆·乌鲁木齐

一、引言

中小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向社会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重要职责。然而部分中小学校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其在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和预算管理中还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和漏洞,严重影响了公共教育服务质量。因此,中小学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当前存在大量关于财务内部控制的研究,有理论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等同于财务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既定的控制目标,实现对经济活动各种风险的防范,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措施。也有研究认为财务内部控制是指通过运用财务专业工具对财务和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处理各种财务关系,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过程。根据2012年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风险评估和控制主要包括单位和业务两个层面:在单位层面,应评估内部控制的组织、建设和完善情况以及财务信息的编制情况等;在业务层面,应着重关注预算管理、收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

第二,单位层面财务内部控制。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单独设置财务内部控制的牵头部门,并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同时,还应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内部审计、纪检监察和资产管理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单位必须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确保其能胜任岗位工作。

第三,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业务层面的财务内部控制主要包括预算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政府采购控制和固定资产管理控制,其中预算业务控制要求单位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建立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控制、预算执行分离的内部管理制度;收支业务控制要求单位应健全收入和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收款、付款、会计核算等岗位分离。

第四,评价与监督。中小学校应建立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财务内部控制监督中的职责与权限,并对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监督。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提高独立性,定期对财务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出具客观公允的审计报告。

三、中小学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原则

第一,全面性原则。财务内部控制不能仅仅局限在单位运行的某一个方面,而应扩大覆盖面,实现对单位经济活动决策、审批、执行和监督全流程覆盖。

第二,重要性原则。财务内部控制在坚持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应该将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在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领域。

第三,制衡性原则。中小学校应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和岗位分工,保证部门管理、职责分工和财务流程等各方面能相互制约和监督。

第四,适应性原则。财务内部控制应该符合国家各项政策的规定,立足单位具体情境,但并非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优化和调整。

四、中小学校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效提高公共教育质量。通过对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与调整,能够保证购买的固定资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购入的办公用品以及低值易耗品能及时入账,并下发至各个责任人,这有利于教育事业顺利开展,能提升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推动公共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第二,有利于提升中小学校财务信息质量。通过优化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小学校的基础工作得到监督和管理,信息沟通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同时,内部审计机构在针对会计基础工作实施审计程序时,能体现出更高的独立性和更强的专业性,充分降低会计信息错报水平,从而推动财务信息质量的提升。

第三,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部分中小学校在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曾出现过固定资产流失的现象。如果中小学校能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就能建立准确的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并落实定期或不定期的固定资产盘点和清查制度,保证固定资产账证、账表、账实相符,防范固定资产流失的情况发生。

五、中小学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尤其是中小学校管理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财务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实际上,部分中小学校管理人员普遍缺乏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第一,管理人员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了提高公共教育质量,应对教育考核方面,尤其是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如何才能提高公共教育质量成为其首要考虑的问题,从而缺乏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第二,对于非财务部门而言,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属于财务部门的职责,与本部门岗位无关,因此,缺乏参与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第三,中小学校普遍缺乏财务内部控制的文化氛围。教职工群体缺乏对财务内部控制内涵、重要性和实施路径的理解,意识不到同自身权益的相关性,因此缺乏对财务内部控制的价值认同。

2.预算管理不完善

第一,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在预算编制环节,管理人员基于降低工作量的考量,习惯在预算项目历史期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增减。这种模式对外部政策变化和预算项目的考虑不足,常常需要在后期调整预算数据。

第二,预算控制和监督缺乏力度。预算管理部门由于缺乏对业务活动的了解,导致对责任部门预算执行的控制与监督流于形式,比如部分业务部门为了防止在预算期结束后财政部门收回资金,在预算期末突击花费预算、随意调整预算资金。

第三,缺乏完善的预算考核制度。完善的预算考核制度能对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和评估,并提出整改意见,然而诸多中小学校在预算考核过程中只关注财务指标,只应用定性分析方法,得出的考核结果并不精准。

3.收支管理不规范

第一,在收入方面,与自由市场主体不同,中小学校基本不存在经营性收入,其主要收入来源是财政全额拨款、企业捐赠收入等,然而对于部分收入,中小学校存在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不及时,票据开具和非税收入不规范的问题。

第二,在支出管理方面,中小学校存在未能严格审批费用报销的问题,对报销单据的审核不够严格,报销手续或者未完成支付签字审批流程而审核通过。在重大项目资金程序方面,中小学校未严格遵循集体议事决策机制及项目资金决策程序,存在“一言堂”或“一支笔”的现象。

4.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固定资产管理是重要的财务管理内容,实际上,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第一,对于采购的部分固定资产,中小学校未严格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的数量、规格、型号、质量和其他内容进行实地验收和现场验收,而是采取了纸面验收的方式,导致固定资产验收流于形式。

第二,未规范进行账务处理。对于购入的固定资产,财务部门未能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核实、登记和账务处理,极大降低了固定资产信息的完整性。

第三,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由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因不可抗力因素损毁,因管理不善丢失的情形,因此有必要对固定资产实施定期或不定期清查与盘点。事实上,财务部门仅是将本部门的固定资产台账与责任部门的固定资产台账进行比对,未能深入一线核查,这导致固定资产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六、中小学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完善措施

1.增强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第一,管理人员应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部分,带头学习国家下发的各种关于财务内部控制的制度和文件,认真领会文件精神。

第二,财务部门作为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部门,应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交流,定期组织财务内部控制的部门交流会,以增强非财务部门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第三,应在中小学校大力营造浓厚的财务内部控制文化氛围。财务部门可以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印发成册并分发至每一位教职工,定期对教职工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知识考核。

2.加强预算管理

第一,应完善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中小学校应完善预算管理的决策体系、管理体系和执行体系。在管理层面,应成立预算管理日常小组,该小组的主要职能是审核预算编制、开展预算调整和加强预算执行等。

第二,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在未来预算周期开始之前,预算部门应加强与资产管理部门的沟通交流,确定固定资产需要数量,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固定资产预算。对于基建项目,缺乏历史期数据作为参考,中小学校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

第三,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控制与监督。以月度、季度和年度为周期,要求责任部门提交预算执行报告。日常管理部门需要以信息报告和信息系统为依据,督促责任部门把握预算进度,控制预算偏差率。

3.规范收支管理

第一,在收入管理方面,中小学校应确保每一项收入项目合法合规,并配有相关的票据凭证等附件,保证收入项目的真实性,同时,还应将收入及时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财务部门还应规范票据管理,营造良好的票据保管环境,设立台账,便于财政部门查询。

第二,在支出管理方面,要规范支出审批和付款的程序,明确各项经费的支出范围,要贯彻重大项目资金支出决策审批制度,实现对关键岗位权力的制约。同时,要严格费用报销审批,应确保报销单文字表述清晰、金额明确、签字书写规范。

第三,规范采购行为。对于中小学校采购物资、工程和服务的行为,管理者应严格遵循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对于符合公开招标条件的项目,要以招投标法为依据公开进行招标活动,并及时公布招投标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4.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占中小学校资产的比重较大,是关键资产,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第一,在固定资产验收环节,中小学校应组织资产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深入一线,开展实地验收和现场验收,要着重关注物资或者产品的数量、型号、规格、质量和其他内容,并设置固定资产验收台账,确保采购的固定资产符合使用标准。

第二,要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对于验收通过的固定资产,财务部门要及时进行会计登记和账务处理,并在财务系统中标明固定资产使用责任人、型号等信息,便于开展固定资产管理。

第三,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清查与盘点。中小学校应建立关于固定资产的定期和不定期盘点制度。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应至少在每学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及时处理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同时,当国家政策和学校内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则应进行不定期清查和盘点,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七、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校财务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然而,诸多中小学校的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仅有财务部门单独参与,尚未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中小学校只有增强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收支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才能堵塞中小学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漏洞,促进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规范部门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