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之年能源高质量发展阔步向前

2024-05-16 06:45王怡莫非编辑刘光林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4年1期
关键词:能源发展

■本刊记者 王怡 莫非/ 编辑 刘光林

时间的书页次第掀开,发展的篇章不断翻新。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能源行业交上了一份亮点纷呈的成绩单——

全年原油产量站稳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过2300亿立方米,提前达到《“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发展目标;

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年内连续突破13 亿、14亿大关达到14.5 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煤电“三改联动”约1.9亿千瓦,抽水蓄能投产和在建规模达2亿千瓦,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超24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产能超6万吨/年,新型能源体系稳步推进……

把握“稳”与“进”、“立”与“破”,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能源发展既有量的合理增长,更有质的有效提升。

回眸2023年,高屋建瓴的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的奋斗场景,爬坡过坎的坚实足印,交织出能源行业无惧风雨的强大韧性,汇聚成能源行业阔步向前的澎湃动能。

不惧风雨,多元供应根基“稳”

这是上下同欲、只争朝夕的一年——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

“要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023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工作念兹在兹,在各地考察调研中看能源安全保障,看绿色低碳转型,为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要求,深刻引领着能源发展改革方向。

关乎当下,更向未来。这些重大工作都是能源行业发展的核心命脉,关系能源安全保障全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始终坚持党中央对能源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全国能源系统在实施重大战略、建设重大工程、完成重大任务方面敢担当、勇作为。

重大能源工程稳步推进——

西气东输三线枣阳—仙桃段建成投产,中俄东线南段、西气东输四线加快建设,大库大站、集约布局储气设施不断完善;雅砻江牙根一级、金沙江昌波等一批大型水电项目核准开工,大型风光基地进展顺利;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双极投产,金上—湖北等4个特高压直流工程核准开工……一项项重大能源工程化作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为大国能源供应积蕴力量。

多元供应能力稳步增强——

看规模。超2亿吨原油产量、超2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产量再上新台阶。这是继2022年重返2亿吨之后,我国原油产量的又一次突破。天然气连续7年年增100亿立方米。

新老并进、陆海并举、“常”“非”并重,百万石油人持续探索老油田有效开发新途径,挖潜新区产能建设新增量,以实干端牢能源饭碗。

看增长。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同比增长超19.5%,创近10 年最大增幅,可再生能源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新力量。

“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态势愈发显著。积极推进煤炭增产增供,大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有效支撑经济回升向好。

先立后破,低碳转型步伐“进”

这是敢为人先,奋力跃升的一年——

全球首个、海拔最高!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并网发电,首次将全球水光互补规模提升到百万千瓦级;

全球首座、世界领先!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中国在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全球首台、电从海上来!16 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成为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

2023年以来,我国能源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能源结构转型绿意更浓,绿色能源消费水平持续提升。

“优”字醒目,追“风”逐“日”为高质量发展进程注入不竭动力——

综上所述,本试验认为引起CD病变部位不同的机制可能与CCR9、TLR4介导的淋巴细胞归巢有关,其具体机制为Toll样受体介导的免疫失衡引起了病变部位淋巴细胞归巢的活化。

全国风光电力总装机突破10 亿千瓦,在新增装机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户用光伏装机突破1 亿千瓦。风光发电量超过同期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突破15%。预计全年核发绿证1.76亿个,绿电交易累计611亿千瓦时,分别是2022年的7.8倍和10.5倍。

“高”字添彩,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全国首批56 处智能化示范煤矿陆续建成,分2 批下达2023—2026 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共计900 万千瓦;油气田CCUS 项目全年二氧化碳注入量超200万吨;全国全面供应国VIB 标准车用汽油,油品质量世界领先;清洁供暖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清洁取暖率达到76%。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大美图景,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徐徐铺展。

这是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深刻作答。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落实“双碳”目标任务,中国向世界贡献了全新方案。

“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我非常希望能够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和中国的朋友开展密切合作。”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能源转型为全球二氧化碳减排作出了重大贡献。”

“对于我们来说,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转变以往的能源生产方式,实现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的过渡,我们也正在此方面密切地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巴基斯坦前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表示。

……

奋力开拓,改革创新韧劲“足”

这是创新挖潜,主动求变的一年——

以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扬帆出海,叫响全球。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外贸“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41.7%,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023年,聚焦行业发展改革重大问题,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思路清晰而明确,能源系统在创新求变中赢得新的突破。

——电力市场建设持续深化。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多层次统一市场体系基本形成,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的市场机制逐步完善。中长期、辅助服务市场实现全覆盖,23个省(区、市)启动现货市场试运行。市场交易规模稳步扩大,预计全年市场化交易5.67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1.3%,辅助服务市场挖掘调峰潜力超1.17亿千瓦,增加清洁能源消纳1200 亿千瓦时。出台煤电容量电价政策,促进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

——能源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建立“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实施项目库和监测机制,搭建“十四五”第一批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着力补强科技装备短板,组织燃气轮机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和示范,27项重大技术装备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开展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评定发布第三批58 项重大技术装备,启动第四批申报工作。推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开展能源领域5G 应用优秀案例遴选。加强能源标准体系建设,发布820项能源行业标准。

——能源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用电报装“三零”“三省”服务为用户节省办电投资超过2000亿元。加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编制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推进资质许可证照电子化数字化应用,持续深化许可告知承诺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开展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和调节性电源综合监管,发现问题1294 个,严肃查处一批严重违反国家能源规划政策、阻碍电力市场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专项整治。

大潮涌起,风正帆悬。“十四五”行至中程,扎实推动能源安全新战略走深走实已积聚起磅礴之力。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能源系统将步履铿锵、开拓奋进,行向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的征程。■

猜你喜欢
能源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最清洁的能源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