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中心增强传播力的策略分析
——以漳浦县融媒体中心为例

2024-05-16 07:07王吉成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4期
关键词:漳浦县漳浦中心

王吉成

(作者单位:漳浦县融媒体中心)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形态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地方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在引导社会舆论、传递党的声音、服务基层群众、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说,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传播力也直接影响着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1]。

1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作用

第一,引导社会舆论。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基层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及时、准确、有效地发布信息,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客观的新闻资讯,帮助其了解和把握社会动态。此外,县级融媒体中心还可以通过组织专家学者解读政策、开展专题讨论等形式,为社会公众提供权威的声音,引导其理性思考和判断,维护社会稳定[2]。

第二,传递党的声音。县级融媒体中心担负着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使命。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新闻报道,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将党的理论和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基层群众,增强其政策认同感和思想凝聚力。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宣传、典型报道等形式,展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党和政府树立良好形象。

第三,服务基层群众。县级融媒体中心扎根于基层,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提供政务信息、民生服务等,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的信息需求和生活需求。另外,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通过搭建互动平台,收集民意、反馈民生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

第四,促进经济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通过宣传本地特色产业、旅游资源等,提高地方知名度,吸引外界投资;另一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还可以通过提供市场信息、解读经济政策等形式,帮助本地企业了解市场动态和政策走向,为其发展提供有力支持[3]。

第五,丰富文化生活。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基层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在丰富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等,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激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创造力,推动基层文化的繁荣发展。

2 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评价要素

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是指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在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信息时效、受众互动等方面所展现出的综合能力,以及在社会和公众中产生的影响力。笔者认为,传播力评价要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内容质量,如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原创性,是否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和信息需求。第二,对受众行为的影响,具体可以通过点击率、收视率、收听率、播放量、阅读量、转发率、点赞量、评论量等受众行为进行量化评估。第三,传播渠道。具体包括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的数量和品牌影响力。第四,信息时效,包括信息发布的速度及更新的频率。第五,与受众的互动程度,包括回应速度和方式。第六,社会影响,如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程度。第七,技术支持,如技术的先进性和稳定性。第八,团队能力,如团队的整体专业素质、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传播力评价的完整框架,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自我评估和改进的指南[4]。

3 县级融媒体中心增强传播力的策略

3.1 深度融合,打造县级媒体融合新业态

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全面了解县级媒体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深入调研,确定整合的目标和需求,通过有效整合各平台资源,打造县级媒体融合新业态,增强传播力。漳浦县融媒体中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度融合:第一,融流程。漳浦县融媒体中心可以成立融媒体中心编委会,建立总编辑负责制,组建采编中心,打造“中央厨房”,实现对电视、网站、报纸各平台记者的统一调度。第二,融内容。“一次生成、多元分发”是媒体融合的重要原则,它要求媒体机构在内容生产阶段就考虑多渠道传播策略,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和传播效果。通过统一内容策划与制作、适应不同平台的特点、采取多渠道分发措施以及优化用户体验等方式,实现“一次生成、多元播发”的目标,进而提高媒体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漳浦县融媒体中心可以建立“一次生成、多元播发”的采编制度,形成“台、报、网、微、端、屏”六位一体的现代传播体系。在内容制作过程中,漳浦县融媒体中心充分考虑不同平台的特点和用户需求,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例如,对于短视频平台,可以制作短小精悍、节奏明快的视频内容;对于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制作图文并茂、互动性强的内容;对于传统媒体平台,可以制作深度报道、专题分析等高质量内容。通过内容融合,统筹选题策划、内容生产,漳浦县融媒体中心精心打造了《漳浦新闻》《金浦农家》《成长1+1》等精品栏目,推出了各类深度报道、广播电视专题、原创短视频等产品。另外,漳浦县融媒体中心在2023年策划了“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 实干争效”主题报道,由新闻采编中心派出文字和摄像记者,对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进行采访,实现了文稿与视频的“一次生成”,并将其存放在局域网共享文件夹指定位置。微信公众号小组、短视频创作小组等部门在“一次生成”的基础上,依据各平台特点进行二次加工,创作以“三争”为主题的融媒产品,实现了“一次生成、多元播发”的格局,既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传播效果。

3.2 立足本土,讲好地方故事

新闻的富矿在基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地域性强,与当地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立足本土,讲好地方故事是县级融媒体中心提升传播力的关键。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通过对本地新闻、文化、历史、民俗等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满足当地群众的信息与文化需求。

漳浦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县,历代英才辈出,如“开漳圣王”陈元光、“忠孝两全”高东溪、“一代完人”黄道周,“蓝氏三杰”蓝理、蓝廷珍、蓝鼎元,“一门两帝师”蔡世远、蔡新等,不仅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也是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剪纸之乡、中国竹马戏之乡。漳浦县融媒体中心可以利用当地的特色文化以及文化名人资源,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增强自身的传播力。

第一,策划专题报道。针对漳浦县的地域特色文化,策划一系列专题报道,深入挖掘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例如,可以开展“漳浦剪纸的传承与发展”、“黄道周与漳浦书法”、“一代完人”黄道周、“一门两帝师”等相关专题报道,让外界更好地了解漳浦的地域文化。

第二,制作文化节目。利用电视、广播、视频号等媒体平台,制作一系列介绍漳浦文化的节目。例如,开设电视专题栏目《漳浦四张文化名片》《蓝氏三杰》《传统优秀竹马戏(芗剧)》《唐郡金漳浦》等,另外,定期播出有关漳浦地域文化的节目,展示地域文化魅力。

第三,举办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外界关注漳浦的地域文化。例如,联合举办“漳浦剪纸艺术节”“黄道周书法展览”等活动,让更多人亲身感受漳浦文化的魅力,并在各宣传平台进行全方位展示,增强地域文化宣传的魅力,提升漳浦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升地方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3.3 创新表达,提升内容品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内容的品质尤为重要。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内容的可读性与吸引力;通过创新表达方式、引入多媒体手段等方式,提升内容品质,使受众愿意接受、乐于传播。

漳浦县融媒体中心可以结合地域特色,展现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表达:第一,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漳浦县拥有丰富的文化、民俗等资源,漳浦县融媒体中心可以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将本土特色融入内容创作中,提升内容品质。例如,通过推出《走遍金浦话振兴》专题报道和《大美漳浦》纪录片等,展示漳浦县的独特文化和风土人情。第二,创新新闻呈现方式。在新闻报道中,可以尝试采用新颖、生动的方式呈现内容。例如,采用数据可视化的形式,让新闻更加直观、易懂。同时,注重新闻的叙事技巧,用故事化的方式呈现新闻,提高内容的可读性和吸引力。第三,引入多媒体元素。在内容创作中,引入多媒体元素,如音频、视频、动画等。丰富内容的表达形式,配以现场图片或视频,让受众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第四,注重内容品质。在创新表达的同时,注重对内容品质的把控,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避免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的传播。加强对采编人员的培训,增强采编人员的自律意识,提高整体团队的素养。

3.4 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增强用户黏性

新媒体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增强用户黏性。漳浦县融媒体中心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漳浦融媒”、视频号“漳浦县融媒体中心”、抖音账号“漳浦县融媒体中心”等,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增强用户黏性。第一,推送优质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抖音账号定期向用户推送漳浦县的新闻、政务信息、文化活动等内容[5],满足用户了解本地信息的需求,提高用户对平台的关注度和使用频率。第二,设立互动话题。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立“我为漳浦提建议”“创城大家谈”等互动话题,围绕漳浦县的发展、民生问题等话题展开讨论,让用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强用户的归属感和参与感。第三,建立复盘机制。除了在线上建立用户反馈机制,还可以在线下不定时组织用户代表举行座谈会,及时获得用户的反馈,立足用户需求,创作出用户喜闻乐见的内容。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漳浦县融媒体中心可以有效增强用户黏性,提升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3.5 利用多元渠道,拓展传播范围

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增加新媒体渠道,实现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可以通过入驻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开发移动端应用程序等方式,扩大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覆盖面,提升其在不同渠道的传播力。漳浦县融媒体中心通过向上对外进行新闻协作,利用多元渠道拓展传播范围。第一,加强与国家级、省级媒体的合作。与国家级、省级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本地的新闻、文化、特色等资源向上推广。定期向国家级、省级媒体供稿,提高漳浦县的曝光度。第二,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积极入驻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并开通官方账号。通过发布优质内容,与用户进行互动,提高漳浦县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影响力。

3.6 加强对采编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团队素质

优秀的团队是提升传播力的保障。县级融媒体中心需重视团队建设,提升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新媒体素养。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交流学习等活动,不断提升采编人员的“四力”,打造出一支既能玩转传统媒体,又熟悉新媒体传播规律、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团队,为新时代提高自身传播力打好人才根基。

第一,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邀请新闻传播学专家、业界翘楚等,对采编人员进行新闻采编、传播策略、媒体运营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以提升他们的工作素养。同时,培训内容还应涵盖新媒体技术和工具的应用方法,如数据分析、社交媒体管理等。

第二,加强交流学习。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组织内部员工参加分享会,让采编人员分享各自在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通过外部交流的形式,与其他媒体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让采编人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实战演练。县级融媒体中心积极鼓励采编人员参与新闻实践,以此提升他们的新闻敏感性和应变能力。例如,可以安排他们采访突发事件的当事人或相关人员、开展调查报道等,提高其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第四,设立创优机制。通过设立月评、季评、年度总评创优机制,不断强化采编人员的精品意识,通过开展创新项目、组织创意竞赛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不断提升采编人员的“四力”。

第五,跨部门合作。促进采编人员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如与技术部门、运营部门等紧密配合,共同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这有助于采编人员更好地理解新媒体传播规律,提升其综合能力。

4 结语

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增强传播力的过程中,需要在深化各平台融合、立足本土、创新表达、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利用多元渠道和加强专业培训等方面作出努力,不断提升内容品质,增强用户黏性,拓展传播范围,打造专业团队,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群众,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地方媒体生态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漳浦县漳浦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漳浦县赵木兰养殖有限公司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漳浦县妇联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
两岸同胞福建漳浦欢度“三月三”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漳浦县举行“圆梦大学”助学金发放仪式
船载万斤靠舵人——记漳浦县直机关下派干部、美林村党支书赵文勇
道周精神 漳浦之光
——漳浦小记者参观黄道周纪念馆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