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种植与植物景观配置探讨

2024-05-16 13:16王玲
花卉 2024年8期
关键词:花卉园林景观园林

王玲

(山西省忻州市林草事务中心,山西 忻州 034000)

0 引言

植物景观的合理配置是现阶段提高园林花卉种植艺术观赏性的关键举措。在植物景观配置过程中,明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合理利用好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从而真正实现怡情怡景的园林艺术成效。最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对于个人生活环境的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需求[1]。在新时代背景下打造一个集合休闲娱乐、艺术观赏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景观,不仅是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净化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与前提。而花卉种植是园林景观形成的关键,植物景观配置则是发挥园林景园成效的关键路径。

1 园林景观花卉种植与植物配置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

加大园林景观中的花卉种植与植物配置力度,可以为现代化城市增添一抹大自然色彩,促使城市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一些花草的存在可以缓解城市的冷酷性,增强人们对于这个城市的归属感与幸福感[2]。

1.2 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做好园林景观中的花卉种植与植物配置工作,可以借助各类植物吸收城市空气中存在的有害气体及灰尘,洁净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在当前各大城市中噪声污染与空气污染问题较为显著,而通过园林景观花卉种植与植物化配置,可以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环保性与生态性[3]。

1.3 有利于促进人们健康生活

做好园林景观中的花卉种植与植物配置工作,可以促进人们健康生活。在实际城市生活中,景观园林可以为人们提供接触自然、享受自然的机会。在园林尽景观花卉种植与配置过程中,借助种植各种类型的花卉和植物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4]。

2 园林花卉种植

2.1 及时掌握好当地的气候条件

在实际花卉种植过程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好当地的气候类型特点及花卉种植与生长规律。其中应该精准掌握好上午10 点之前、下午16 点以后这两个时间段。这主要是由于花卉在这两个时间段的种植成活概率会更高一些[5]。除此之外,如果花卉是在现代化科技温室大棚中进行培育的反季节花卉以及各种其他反季节植物,这时工作人员则需要精准把握好花卉生长所需的温度与湿度,进而最大限度上帮助反季节花卉生长至最佳状态,给观赏者带来耳目一新的观赏体验感。植物花卉的光合作用是其正常生长的关键,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在花卉种植过程中全面把握好不同时间段内光照的强弱变化,进而最大限度上确保花卉茁壮生长。

2.2 及时掌握好地理优势条件

(1)在花卉种植过程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好种植区域水分条件。绝大多数花卉都是通过自身的根系在土壤中吸收养分及水分的,进而维系自身的生长所需养分,真正实现茁壮生长。一般情况下,花卉的根系向下生长的越快,所能够吸收的水分就越多,其生命力及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也就越强。通过花卉植物自身所具备的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可以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系统化的植物体内水循环系统[6]。但是如果水分消耗过度,吸收过少,将会导致部分花卉因为养分及水分吸收不足出现严重的脱水问题,加大花卉的死亡概率。此外,水分吸收过度也会导致部分花卉在正式开花期之前出现花骨朵脱落的问题,甚至死亡。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确保花卉种植过程中水分平衡,进而促进花卉茁壮生长。

(2)合理掌控好“度”。其中“度”具体包含了温度、湿度、耐寒程度、耐碱性程度、耐寒性程度等多个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只有为花卉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够提高花卉生长质量。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实际花卉种植工作中合理控制好“度”,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及种植条件,贯彻落实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例如在气候条件炎热干燥的夏季,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动态化控制好温度与湿度。在温度可能达到最高点的中午,工作人员需要及时为花卉做好遮阳工作,避免花卉因为过度暴晒出现干旱死亡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不同花卉品种的耐热性及耐寒性各不相同,需要具体品种具体分析,适当为花卉植物调节适合的生长温度,进而确保花卉茁壮生长。

(3)合理控制好施肥总量。在花卉种植与生长过程中离不开肥料的基础保障,其是维系花卉植物稳定生长的关键。在实际花卉种植过程中施肥的重难点在于部分小株花卉植物较为难以精准确认其生长所缺少的微量元素种类及数量。因此当前部分工作人员仅是对肥料进行简单化处理,加剧了花卉植物营养不良、甚至死亡的概率[7]。对于施肥总量及施肥类型的掌控不合理,较为容易导致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缺失。其中如果氮肥施加不足将会导致幼苗期的花卉出现叶子变黄、植株矮小、花骨朵提前枯萎的情况。这时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及时做好氮肥补充工作。如果磷肥、钾肥施加不足,将会影响花卉的花期,导致花卉提前凋零。对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追加磷肥、钾肥。

3 园林景观配置策略

3.1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需注重审美性

在实际的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运用好假山、溪水、建筑物等元素打造一个寓情于景的园林景观。例如在园林入口处利用景观植物设置一个相对曲折狭小的物理空间,然后在园林中设计一个相对宽阔的视野。这样就可以带给观赏者“天外有天”的观赏体验感,观赏者在园林中由远及近可以打造豁然开朗的视觉体验感。在这一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借助不同植物组合、色彩搭配、布局设置等形成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艺术视觉空间效果,进而增强人们的观赏体验感。如果景观园林内部的小路设计的蜿蜒曲折,设计人员则可以按照道路布设形态搭配不同的花卉植物,在配合假山、溪流、池塘、庭院等元素,形成层次性园林景观,进一步强化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合理性及观赏成效。

3.2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1)自然性原则。所谓自然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实际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严格遵循好自然发挥规律,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最大限度上确保园林景观符当地地理条件及水文条件等,需要以花卉植物的实际生长特点为基础配置原则。

(2)地域性特点。具体是指,花卉植物在园林景观配置过程中应该契合不同地区的区域性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水资源分布特点等,合理选择适宜当地园林景观的花卉植物进行种植与配置[8]。在设计配置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全面掌握好当地的地域性基本特点,深入研究花卉植物的生产特点及规律,合理规避盲目引进外地花卉植物所带来的风险问题,加强当地特色花卉植物的培育力度。

(3)指导性原则。具体是指花卉植物配置应该充分展现当地的地形特点,发挥一定指导性作用。其中设计人员可以顺应当地气候变化情况进行花卉植物种植与配置,进而营造健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园林景观氛围,避免出现返自然条件种植花卉的情况。

3.3 园林景观配置的策略

(1)主次分明,稀疏有度。其中“主要”主要是指在整个园林花卉植物种植与配置过程中,设计人员首先需要明确好园林景观的营造主体与氛围基调,重点对某一代表性花卉植物进行大面积种植。而“次要”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规划过程中需要种植一定其他品种的花卉植物,进而发挥好其衬托作用。“稀疏有度”是指,设计人员应该严格遵照不同花卉植物的生产规律及当地自然气候条件进行科学种植与合理配置。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手段,这主要是由于园林景观相比较于城市道路绿化对于景观的艺术审美性要求更高。基于此,在实际园林景观佳花卉植物配置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好绿化覆盖率、艺术观赏性,从而形成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观赏价值。

(2)四季分明,按季配置[9]。在实际园林景观花卉植物配置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最大限度上确保主要季节景观与次要季节景观的兼容性。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合理规避主要季节植物与次要季节植物出现花期重合问题,避免次要花卉植物抢夺主要花卉植物的“风头”。在非主要季节时间段里,设计人员同样需要利用各种植物对园林景观进行艺术衬托。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将“桃花源记”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主题,其中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的配置比例应该保持在1:3,乔木与花灌木之间的配置比例应该保持在1:1。在春季,常绿乔木的背景可以进一步衬托桃花的颜色,从而解决园林内部大量桃花开放给人带来的视觉疲劳与园林内部绿化不足的问题。在夏季、秋季、冬季,不同的花灌木就会陆续开放,进而确保园林内部一年四季花卉常在,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观赏性。

(3)合理设空间布局,强化空间围透性。花卉植物的空间围透性可以呈现为多种形态。开放性空间形态,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提高观赏视线的开拓性,促使园林内部景色一望到底;半开放性空间形态,是指时而观赏视线空间开阔,时而观赏视线空间狭小;冠下空间形态,是指树冠葱郁以后在树冠下方设计一定物理空间;封闭性空间形态,是指某一个物理空间四周封闭,从而引导观赏者上移观赏实现,提高观赏新颖性。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当地园林景观地势地貌合理选择空间围透形态,进而提高园林景观的灵活性与艺术观赏价值。例如,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对道路、广场采用半封闭式的花卉植物空间围透。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隔音降噪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道路行车扬尘,为观赏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闲活动场所。

(4)注重营造整体意境美[10]。进一步强化园林景观的意境美是众多中国园林设计工程师毕生所追求的目标。意境美主要体现为外部形态美基础上的一种思想情感美,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园林景观的意境美需要依托于园林内部不同元素会进行协调配合得以实现,进而给观赏者一种触景生情的体验感,真正营造一个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作为新时代背景的园林设计工程师,应该跟紧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及工作能力。在深化贯彻落实园林花卉植物种植与配置基本原则之上,依据园林花卉的不同种植方法及生长特点,着重强调园林花卉植物种植与配置艺术性,并满足色彩搭配与公众的审美需求,打造良好的园林景观意境氛围,并赋予园林景观一定人为艺术内涵,从而强化园林景观的独特魅力,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花卉植物配置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要注重做好色彩搭配。例如运用统一配色原则从园林景园整体设计角度出发,提高不同花卉与植物颜色协调性,而不是变化无常,强烈对比;色彩对比原则,在花卉种植与植物配置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注重突出某一主题,并在其做好设计与主题相契合的对比颜色,进而提高园林景观观赏效果。其中需要注重色彩明亮度对比,不同颜色不可等量出现,应该主次分明。

4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花卉种植与植物配置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花卉在实际种植与生长过程中较为容易受到生产环境、人为操作因素等影响,从而给后续园林花卉及植物配置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故此,相关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花卉种植类型、生长条件等进一步把握好不同类型、不同种类花卉的不同季节性生长特点,从而确保花卉茁壮生长,提高植物配置合理性性与艺术性。这样就可以确保城市园林中一年四季中各种花卉竞相开放,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观赏性,美化城市环境。

猜你喜欢
花卉园林景观园林
李鱓·花卉十二开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花卉之二》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