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林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2024-05-16 13:16苏峥春
花卉 2024年8期
关键词:烟粉蓟马灰霉病

苏峥春

(上海市闵行区林业站,上海 201199)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花卉林木作为重要的园林绿化和生态景观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人为活动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病虫害问题在花卉林木生产管理中日益突显,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通过深入挖掘花卉林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将能够为农业从业者和园林管理者提供科学、可行的防治策略,提升病虫害管理的水平,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损失,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研究成果将为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向更为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1 花卉林木病虫害发生诱因

1.1 主要病害及诱因

1.1.1 炭疽病

炭疽病是在上海地区最为常见的植物真菌性病害,广泛影响着花卉和林木的生长和发育。炭疽病病害的发生与多种诱因密切相关,包括环境因素、植物生理状态和病原体本身。

(1)炭疽病是由一类名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的真菌引起的,这种真菌寄生在植物组织上,导致植物表面和内部组织的病变。炭疽病的病征主要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色病斑,以上病斑可能覆盖叶片、茎和果实等植物其他部位。炭疽病的发展过程中,植物组织会出现坏死、溃烂和褪色等症状,严重影响植物的生理功能和整体健康。

(2)炭疽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首要的诱因之一是环境条件[1]。炭疽菌对湿度和温度的要求较高,湿润而温暖的气候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和侵染。潮湿的气候为炭疽病的传播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尤其是在雨季或高湿度的气候中,病原体容易通过气溶子传播,加重了病害的发生。此外,炭疽病还对土壤湿度和通风状况敏感,不良的土壤排水和通风条件也会增加植物感染的风险。

(3)植物生理状态也是炭疽病发生的重要诱因。植物的抗病能力与其生长阶段、生理状态和遗传背景密切相关。植物在生长迅猛期或生理老化过程中,抵抗病原体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炭疽病的侵袭[2]。

1.1.2 灰霉病

灰霉病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影响花卉、蔬菜和果树等多种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环境条件、植物生理状态和病原体特性等。从病害特征上分析,灰霉病的病害特征主要表现为植物各部位表面覆盖有灰色霉状物,这些霉状物实际上是病原真菌(Botrytis cinerea)的孢子。

从诱因上看,灰霉病的发生与多种诱因有关,其中环境条件是重要的因素。灰霉病的病原菌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中特别活跃,高湿度和低通风的条件为其传播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潮湿的气候、雨水或灌溉水滞留在植物表面以及植物密度过大等都会增加灰霉病的发生风险。此外,灰霉病的病原体对温度适应性较强,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因此在这个范围内的环境条件更容易导致病害的爆发。另一方面,植物生理状态也是灰霉病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花朵开放和果实成熟期,生理状态相对脆弱,抗病能力减弱[3]。此时,植物的叶片、花朵和果实更容易被灰霉病的侵袭。因此,科学的植物管理、保持植物健康生长,对于减少灰霉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1.1.3 月季白粉病

月季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侵害月季花。了解上海地区月季白粉病的病害及诱因,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护月季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首先,月季白粉病的病害特征主要表现为植物表面覆盖有白色粉末状物质,由白粉菌(Sphaerotheca pannosa)引起的。受感染的月季叶片、茎部和花朵表面会出现白色斑点,逐渐扩展成白粉状斑块。病害的发展过程中,受感染的组织逐渐脱水、凋零,影响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月季白粉病不仅降低了植物的美观度,还严重影响了植物的健康和生长。

其次,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环境条件是主要诱因。白粉菌对于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非常适应,潮湿的气候是其繁殖和传播的理想条件。特别是在雨季或多雨的气候中,病原菌更容易通过风传播,使得月季白粉病的发生频率增加。此外,植物密度过大、通风不良也会增加病害的传播和发生。另一方面,植物生理状态也是月季白粉病发生的重要诱因。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如果受到环境胁迫、养分不足、生长势弱等因素影响,抗病能力会下降,更容易被病原菌感染[4]。因此,合理施肥、保持土壤通风、及时修剪病叶等措施都对月季植株的健康至关重要。

1.2 主要虫害及诱因

1.2.1 烟粉虱

烟粉虱是常见的植物害虫,主要侵害各类植物,包括果树、蔬菜和花卉等。从虫害特征上看,烟粉虱的虫害特征主要表现为在植物叶片的背面和叶脉附近发现小型、椭圆形的虫卵和成虫。烟粉虱主要以植物汁液为食,通过使用口器刺吸植物组织,导致植物受害部位出现黄化、卷曲、脱水和凋落等症状。大量烟粉虱的侵袭会导致植物生长迟缓、产量减少,甚至引发次生感染,加重植物的病害程度。其次,烟粉虱的虫害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环境条件是重要的诱因。烟粉虱对温暖、干燥的气候适应性较强,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0℃。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烟粉虱的繁殖和传播,使其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大量繁殖。此外,烟粉虱对高湿度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因此相对湿度较低的气候条件也有利于虫害的发生。另一方面,植物生理状态也是烟粉虱虫害的重要诱因。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受到逆境影响、养分不足、生长势弱等因素,其抗虫能力将降低,更容易被烟粉虱侵袭。因此,合理施肥、保持植物健康生长,对于减轻烟粉虱的虫害具有积极作用。

1.2.2 花蓟马

花蓟马常常侵袭各类花卉、蔬菜和果树等植物,导致叶片损伤、花朵凋谢和植株生长受限。从虫害特征上看,花蓟马的虫害特征主要表现为植物叶片上出现小而透明的斑点,这是由花蓟马的取食引起的。花蓟马主要以植物汁液为食,使用吸管状的咀嚼器在叶片上刺吸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局部凋谢、弯曲和变形。在严重的情况下,花蓟马的大量取食会导致植物整体的生长受限,甚至影响果实的形成。虫害发生的初期,由于花蓟马的体型较小,往往不容易察觉,容易造成植物受害。

从诱因上看,花蓟马的虫害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环境条件是主要诱因。花蓟马对气温和湿度的要求较为苛刻,通常在温暖潮湿的气候中繁殖和发生较为频繁。高湿度的环境有助于花蓟马的发育和繁殖,尤其是在温室或多雨季节,虫害容易大量滋生。此外,花蓟马对草本植物的适应性较强,因此在花卉园艺和蔬菜种植中较为常见。另一方面,植物品种的抗性也是影响花蓟马虫害的因素。很多植物品种具有较强的抗虫性,能够抵御花蓟马的侵袭。因此,在进行植物品种选择时,可以考虑选用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从而减少虫害的发生。同时,合理搭配植物,避免单一植物大面积种植,有助于减缓虫害的传播和蔓延。最后,花蓟马的天敌和天敌调控也是影响虫害发生的因素之一。很多天敌如瓢虫、蚜茧蜂等对花蓟马有较强捕杀作用,可以大范围控制虫害的发生。因此,在生态平衡和生物防治中,通过引入天敌或采用其他生物防治手段,有助于有效控制花蓟马的数量。

1.2.3 南方小花蝽

首先,南方小花蝽的虫害特征主要表现为植物叶片上出现小型的针孔状斑点和叶缘被啃食的痕迹。这是由于南方小花蝽采食植物汁液,通过刺吸植物组织引起的。南方小花蝽的取食会导致植物叶片变得黄化、卷曲,甚至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果实发育。由于南方小花蝽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一旦发生虫害,往往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其次,南方小花蝽的虫害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环境条件是重要的诱因。南方小花蝽对温暖湿润的气候较为适应,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助于其繁殖和生长。尤其在夏季高温潮湿的气候中,南方小花蝽的数量容易迅速增加。此外,南方小花蝽对阳光充足的环境也较为适应,因此在阳光充足的生长季节,虫害可能更为显著。另一方面,植物品种的抗性也是南方小花蝽虫害的重要因素。很多植物品种具有较强的抗虫性,能够降低南方小花蝽对植物的侵害。因此,在进行植物品种选择时,可以优先选择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以降低虫害发生的概率。合理的植物布局和种植密度的调整也可以减缓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2 花卉林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2.1 改良栽培技术

首先,调整植物的密度和植株间距是改量栽培技术的重要方面。适度的植物间距有助于提高植物之间的通风透光性,减少湿度积累,降低病原体和害虫的传播速度。此外,适当的植物间距还有助于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提高植物的整体健康状况。通过优化植物的布局,使得植物间有足够的空间,可以降低病害在植物群体中的蔓延速度,减缓虫害的传播。其次,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也是改良栽培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健康的土壤环境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病抗虫能力。适当施用有机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病力。此外,合理的土壤管理还能调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引导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形成对植物有益的土壤生态系统,进一步降低病害和虫害的发生。但需值得注意的是综合防治中的改良栽培技术不仅仅关注单一方面的调整,更要强调整体的栽培体系的优化。例如,在林木的种植中,可以通过调整树木的密度,合理安排不同品种的植株,形成多层次的树木群体,提高林内的生态平衡。同时,采用轮作栽培方式,有助于打破病虫害的生命周期,减少害虫在连作中的传播。通过这些方式,改良栽培技术能够有效地减轻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和园艺生产。

2.2 生物防治

天敌如瓢虫、蚜茧蜂等对多种害虫具有捕食和寄生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生态平衡,控制害虫的数量。通过合理引入和保护天敌,可以建立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使天敌在生态链中发挥作用,帮助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例如,释放天敌蚜茧蜂来控制蚜虫,可以减少对植物的吸汁伤害,提高植物的健康水平。其次,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也是一项有效的技术。很多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等对病原体和害虫有较强的致病和致死作用。通过合理利用这些微生物,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和虫害的发生。例如,很多真菌类微生物如白僵菌对蚜虫、飞虱等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通过将其应用于植物表面或者土壤中,可在较大程度上减缓害虫的繁殖。此外,也有很多益生菌可用于土壤调理,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2.3 药剂防治

化学农药的广谱性和强效性使得它们在病虫害防治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针对特定的病害或害虫,科学合理地选择合适的药剂,可以迅速控制病害的蔓延,防止害虫对植物造成更大的危害。例如,20%速灭杀丁,作为有机磷农药,主要应用于各类昆虫的防治。有机磷类农药通常对多种害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速灭杀丁也不例外。其3000 倍液的推荐用量表明,在使用时需要将农药适度稀释,然后喷洒在植物表面,以达到防治的效果。22%敌敌畏烟剂则包含有机磷类成分,适用于螨虫、叶蝉、蚜虫等的防治。推荐用量为0.3kg/667m2,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面积按比例投放。其次,药剂防治在防治周期和管理成本上具有灵活性。相较于其他防治手段,药剂防治通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显著改善植物的健康状况,从而减轻植物的压力,提高其生长发育水平[5]。同时,化学农药的相对低成本和高效性,使得药剂防治在大规模农业和园艺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及时、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供了有力支持。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提出的综合防治技术在花卉林木病虫害防治方面具有实用性和推广价值。通过细致的病虫害监测、科学的决策制定以及多层次的防治手段的综合运用,我们能够有效地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保护花卉林木的生长和发展。本研究成果为农业从业者提供了有力的管理参考,同时也为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在未来的工作中,将进一步优化综合防治技术,提高其适用性,推动农业、园艺生产向更为环保、可持续的方向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烟粉蓟马灰霉病
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上传播番茄褪绿病毒的特性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辣椒蓟马防治技术
简述果蔬灰霉病的防治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
苦参碱B、C防治蓟马和小绿叶蝉田间试验
在北京和河北局部地区Q型烟粉虱取代了B型烟粉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