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

2024-05-16 04:08罗鸿鑫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 2024年3期
关键词:武功山竹棍心会

罗鸿鑫

“天会晴,心会暖,阳光在手指间……”随着音乐进入高潮,雨好似下得更猛烈了。浓浓的雾气将群山笼罩,浓雾中众妙亭巍然屹立着。雨水不停地拍打亭子,略带寒气的风在呼啸。我独坐在亭子里,听歌、听风、听雨,也听着自己杂乱的心事。

舊曲重听,记忆重现。

“再见少年拉满弓,不惧岁月不惧风。”我踏上了这条通往山顶的道路。我知道道阻且长,也知结局或许不尽如人意,但我还是用手压紧了我的帽子,将脸缩在冲锋衣领子里,独自攀登着。我誓要登上山之巅,领略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欣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勾勒的山水画——“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我铆足劲儿向山上冲。

在连续高强度的攀登中,我累了。望着那若隐若现的金顶——武功山最高处的景点,我心生一丝退意。坐在路边休整时,听着下山的游客讲述山顶上宛如梦境的美景,我对终点的向往,战胜了心中那一丝胆怯。我擦擦额头上的汗珠,俯下身,用手接了一捧山泉水,洗了把脸,继续攀登。

武功山的半山腰多雾。走在山道上,宛如在云端漫步。方圆五米之外,所见一片模糊。耳旁传来忽远忽近的流水声,吸引着我向前。我的呼吸声随着浓雾的加重而越发急促。慢慢地,那雾气不再是灰白色,周遭增添了几分亮度。我知道,我马上就要揭开这神秘的面纱了。

“有志者绝不会留恋半山腰的风景,山顶的风景会更美!”我大声喊着,猛喝一大口水,准备向金顶冲刺。

我缓缓抬起头,仰望那似乎望不到顶的好汉坡,深吸一口气,手紧紧握住已有裂口的竹棍。我的小腿在不停颤抖,有些不听使唤。我努力一步一步向前走。溪水从高处飞泻下来的哗啦声,竹棍重重敲击石块的嗒嗒声,沉重的脚步声,急促的呼吸声,都萦绕在狭长而幽深的山谷中。不知爬过了多少级台阶,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已没有知觉的双腿、越来越急促的喘息声,无一不提醒我:就快成功了。

终于,我跨过了好汉坡最后一级台阶。我看到了想象中的景色——云端之上,有着连绵不绝的山峰、一望无际的草地。薄薄的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村庄、茂密的树林、蜿蜒的小路……此处的风景已令我心旷神怡,但我深知无限风光在顶峰。我暗暗发誓,要继续攀登,征服顶峰。

雨不合时宜地下了起来,许多人因此止步,放弃了通往山顶的最后一段路,功亏一篑。我不愿放弃,在众妙亭里躲雨,盼望着雨快点停。“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客去客来日日,花开花落年年。”我独自坐在风雨中的众妙亭里,看着来往行人,有冒雨上山的勇土,有及时返回的智者。耳机里的歌声平复了我的心情——“天会晴,心会暖,阳光在手指间……”不知过了多久,歌声慢慢盖过雨声,一缕阳光斜照进众妙亭,雾气渐渐散去,金顶在太阳的照射下呈现出成熟谷穗般的金黄色。雨也似明白大势已去,不再阻拦,变得有气无力。我向金顶迈出了脚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衣服早已被雨水和汗水浸湿,金顶就在眼前,我摸了摸颤抖的腿,小声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会儿……”最后十级台阶,九级,八级……突然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空白,白色逐渐转变为金黄色。我登上了山顶。

我的目光游移于若即若离的风景碎片中。我伸开双手想抓住那云,它从指尖轻悄悄地滑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面对茫茫云海,一览残阳余晖、重峦叠嶂,胸中似有诗意萌生。此时此刻,看到了什么风景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登上了山顶。登上了山顶的我,和开始登山时的我,已不是同一个人。

点评

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雨中登武功山的经过及心理变化过程,描绘了独特的山水景物,表现了作者对景物细腻的感受和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文章结构精巧,从行至众妙亭切入,回叙前面的事情,再接叙后面的事情。作者将记游的“线”和写景的“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既有条理清晰的登山线索,又有对多姿多彩的沿途景物的描写,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指导老师:刘剑)

猜你喜欢
武功山竹棍心会
武功山晚霞
初中历史『四会』法探微
对绿毛龟也要讲信义
相约武功山
游武功山
竹棍出走记
家乡的武功山
竹棍出走记
不灭的恐惧
因为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