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艺术档案工作建设初探

2024-05-17 08:29于韵
大众文艺 2024年7期
关键词:资料学院档案管理

于韵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简称河艺)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是河北省唯一一所以培养舞台表演艺术人才为主的公办高等艺术院校,历经几个发展阶段,现在已由最初专业单一的河北戏曲学校(中专)发展为涵盖戏剧、音乐、舞蹈、美术、艺术教育、影视、文化管理等多种专业的高职高专综合艺术院校。在几十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先后有宋德珠、贾桂兰、刘香玉、齐兰秋等著名艺术家在校执教,培养了辛宝达、李胜素、彭蕙蘅、于文华、梁召今、于丽娜、杨志刚等名家。由于自身所具有的艺术性、教育性的特质,河艺在多年的艺术教育事业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珍贵的艺术教学资料。

文化部、国家档案局令第21号《艺术档案管理办法》(2001年12月31日颁布,2002年2月1日实施))对艺术档案的定义和收藏范围有着清晰且具体的界定,而河艺所积累的艺术资料,都包含在《艺术档案管理办法》中所涉及的各类活动及各类形式的记录的归档范围中。这些艺术资料如实记录了艺术教育、创作、演出、研究等各项事业的开展情况以及获得的成果,是学院专业教学、科研、实践、创新等各个环节的真实反映,它承载了河艺多年的发展历程,沉淀了河艺扎根燕赵沃土的艺术教育底蕴。把这些艺术资料根据学院的办学特色和需要,按照档案工作规律和档案专业工作方法整理归档,形成有特色的艺术档案,才能体现它们的价值,而建立、健全完善的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对河艺的艺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更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艺术档案的现实作用

(一)历史的积累和见证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艺术档案是随着河艺的诞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积累起来的,是随着各个时期、各个事件的真实发生不断留存、整理而形成的,是一个逐渐聚集、增长、积累的过程,它的原始性是不可复制、替代和更改的。艺术档案作为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资料,客观反映着学院的历史沿革和变迁,体现着各个时期国家艺术教育的方针政策,见证着学院乃至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蓬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昨天的历史不是今天的人们书写的,但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我们必须以史为鉴,从历史积累中吸取经验、提取精华,回顾历史才能面向未来,才能在以后的艺术教育发展中不断创新和突破,艺术档案作为客观形成的历史纪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艺术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

完善的艺术档案是河艺制定学院教育规划、深入推进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管理、进行教学评估等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方面,艺术档案能够提供独一无二的第一手资料。大量的艺术档案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智慧,能够从各个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学院各项艺术教育工作的情况,能够衡量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和教学创新的总体实力。学院管理者和决策者能够通过完善的艺术档案了解各个时期、各个专业乃至每位教师的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社会实践等情况,掌握各个阶段学生的培养状态和成果,以此作为依据来清晰办学理念,改进教学管理,进行科学的决策和规划。

另一方面,艺术档案客观记录了学院不同时期的办学风格和特色。作为一个艺术教育群体,学院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然有着自己的传统优势和地域特征,并以此为基础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教学成果,培育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在这个过程中积累而形成的艺术档案对分析、评价学院在河北省乃至国家文化艺术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三)教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河北省戏曲学校、河北省戏剧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戏曲专业教师有着“老式戏曲科班”教学的传统,多是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和“师徒相传”的模式。所以,从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没有形成像现在一样系统的教学大纲、教案等类资料。但是,毕竟学校教育不完全等同于老式科班,在教学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特有的资料。例如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戏曲专业的老师为了让每届学生有比较规范的学习资料,一直有自己刻印教学曲谱和剧目的传统。另外,电化教学室,作为学院重要的教学辅助部门,为学院的各种课程和演出录制、保存了大量的音、视频资料。

时代的发展,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艺的艺术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得以更加完善和规范。现在学院各专业教学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音、视频资料的存储和管理也实现了数字化。但是现代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共同之处就是,一些经典剧目、曲目、基训方法会传授给每一届的学生,这种教学特点决定了由此而产生的艺术档案会不断地被重复利用。所以,从建校到现在,所有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彩排和演出活动的记录,都是现在和未来教师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资料。

更重要的是,不同时期、不同作者(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书画作品和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等专业训练、排练、演出、社会实践所形成的画册、音视频资料,不同于其他学科门类的档案资料,也不同于一般的文字教材,是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载体声情并茂地展现在师生面前。这些艺术教学和艺术创作的原件,直观、形象、栩栩如生,都为学院师生日常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素材。

(四)其他方面的作用

各专业艺术活动形成的艺术档案除了以上种种作用外,还可以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其一,可以依据艺术档案,对艺术作品进行重排复演、改编、移植、再创作。一些优秀作品,除了可以对原作品进行重排复演,也可以以原作品为基础,借鉴、参考,进行改编、移植、再创作,这种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多方面的再创造,可以不断适应新时代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

其二,艺术档案可以开展艺术交流。由于学院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地域特征,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教学成果,这些成果,经过系统整理,以档案的形式保存下来,可以根据需要同国内外各类艺术组织和单位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展现学院艺术教育的特色和魅力,通过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利于学院艺术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二、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艺术档案的特征和种类

(一)特征

河艺的艺术档案同其他单位或组织的艺术档案具有形象性、成套性、多样性和复用性的特征[1]。

1.形象性。普列汉诺夫曾讲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最主要的特点。”学院教师、学生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以各种类型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创作出不同的艺术成果和作品,那么由这些艺术作品形成的艺术档案同样具有形象性的特征。

2.成套性。一项艺术活动,包括了与其相关的所有艺术内容,这些艺术内容在整个艺术表现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只有将所有的艺术内容良好地进行下去,才可以使艺术活动得以顺畅完成。艺术活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学院各类艺术专业人员由多个个体根据需要组合成一个整体,来实现表达艺术思维和艺术创作的目的。各种艺术要素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不可分割,那么这种综合各种艺术要素所形成的艺术档案,在管理中必须成套保管,体现了艺术档案成套性的特征。

3.多样性。艺术活动的记录,从口传心授到纸质记录,从录音、录像的磁带、录像带、光盘,到现代化的数据库,针对各类艺术活动的记录手段多种多样,记录载体多种多样,记录方式多种多样,这些不同的手段、载体和方式又包含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它们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反映了艺术活动的存在状态,这就使得学院的艺术档案具有了多样性的特征。

4.复用性。一般的档案归档以后就基本上完成了现行功能,归档后的检索和利用多是为了查阅和佐证,而艺术档案往往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继续发挥作用。连续性与继承性是一切艺术生产活动所共同具有的特征。前一阶段产生的艺术档案,通常是后一阶段艺术生产活动的凭证和基础。而现阶段艺术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又常常是以后艺术活动的凭证和依据。艺术档案所形成的完整的“卷宗”资料,除了查阅和佐证的功能,很多时候都可以继续用作研究、观摩、创作、教学的第一手资料,被不断重复利用,就是所谓复用性的特征。

(二)种类

河艺的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艺术工作者;教学活动既有艺术理论教学,又有各种专业技法传授;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受众者,又是艺术活动的创作者和参与者。所以,学院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科研活动和各种教学汇报、展演、比赛中形成的文字资料、照片、著作、音视频等都属于艺术档案的范畴。详细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科研项目、教学大纲、教案、总结、教学著作等。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体在教学工作中,组织、实施或参加的各类科研项目;学校、教研室、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各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选择教材的主要原则与依据、教学方法等;教师和学生公开发表的各种专业论文和著作;教师参加重要行业会议评选出的论文获奖成果,等等,都是此类档案应该收录的范围。

2.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资料。教师和学生在某一阶段时间内,根据教学安排,参加的各种展览,如书画展;公开课或精品课的教学过程、训练彩排过程;学生的优秀实习作品、采风作品、毕业作品,等等,都属于此类。

3.国内外重大艺术活动和比赛形成的资料。学院教师和学生以学院名义参加的各类国内外重大艺术活动,如汇报演出、公益演出、国内或国与国间的艺术交流、比赛等,以及这些重大活动所形成的各种资料,包括节目单、报道、评论、照片、音像资料等。

4.著名艺术家、流派代表人物的资料。河艺办学历史悠久,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不断涌现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创作过程、表演活动记录、艺术经验总结,外界对他们的权威评论、介绍文章等等,包括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照片,都要进行系统收集和整理。

5.领导和有关部门及媒体对剧目、节目、乐曲的审查意见、座谈会记录、会议记录、报道等。学院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各级领导的关怀,离不开社会各界给予的关注和宣传报道。各级政府下发的涉及艺术教育的政策文件,尤其是涉及学院艺术教育活动的重要指示,各级领导对学院教学或演出的重要意见,社会层面的专家学者对学院艺术活动的评价,以及各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都是属于艺术档案收藏的范围。

三、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艺术档案建设的思路

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档案局颁布并实施的《艺术档案管理办法》中,对机构与成员、归档范围、收集与整理、管理与利用等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河艺在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中,除了严格执行《艺术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也要注意根据学院自身教学的特色和重点开展工作。

(一)在管理体制上

1.要设立专门的艺术档案工作部门和岗位。艺术档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学院领导层面应该引起重视,要设立独立的部门和专业岗位。

2.配备熟悉业务的专职艺术档案工作人员。艺术档案的具体工作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作为学院的艺术档案工作人员,既要了解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和特色,掌握学院的课程规划和设置,更要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

3.建立和完善艺术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有相对完善的制度和规则,这样在具体工作中才能有章可循,工作程序才能合法合规,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当然也要遵循这个工作要求。

4.艺术档案工作同任何工作一样,需要有经费保障。艺术档案工作,从无到有,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建档之前的艺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人员、场地、硬件配备和软件支持都需要有一定的财政支出作为支撑。

(二)在艺术档案收集和整理方面

河艺需要建立有自身特色的艺术档案工作体系,既要保证艺术档案的完整性、连续性,又要体现学院办学和艺术活动的特色。

1.通过缜密地调研和论证,界定学院艺术档案收集整理的范围和内容。学院从建校到现在产生了大量的艺术资料,涵盖各个类别,要进行认真和细致的甄别和选择,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尤其是前期准备工作,必须经过学院领导、专家、学科带头人、各专业系部的充分商讨和沟通,确立学院艺术档案收藏和管理的范围。

2.遵循档案工作的基本规律,根据学院办学和艺术活动特色,全面、清晰、合理地对艺术档案进行归类划分。《艺术档案管理办法》中规定,艺术档案分类由大类、属类组成。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各大类下按照课程设置分为几个艺术专业类别,在艺术专业类别下又分为艺术教学、艺术科研、艺术实践等,然后再细分三级、四级类目。具体分为几级类目,以及各级类目的内容,需根据学院专业课程设置、艺术实践范围和现有档案实体情况做出规定。

3.在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中,数字化管理工作必须与实体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进行。艺术档案数字化管理,在共享、检索和利用方面有传统档案管理不可比拟的优势。艺术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有管理准备、信息采集、数据化处理、数字化采集、数据挂接、数据库建设等工作程序[2]。艺术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一个很大的工作范畴,这里不再展开论述。

4.艺术档案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有学院各专业系部的全力配合。艺术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专职工作,但想要建立高质量的艺术档案管理体系,不是专职工作人员单独能够做成的。学院的艺术档案建设工作,既要追溯过往没有收集的各类艺术资料,还要保证现阶段的有价值的各类资料能够全面、完整地被纳入收录范围。所以有必要在学院的领导下,成立艺术档案工作委员会,并建立联络员制度,让档案收集工作常态化,保证各系部的艺术活动结束后,都能及时将相关资料汇总到艺术档案管理部门,使得学院艺术档案的来源、接收、归档工作路径畅通,高效有序。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从1955年的河北省戏曲学校发展至今,历经68年岁月的洗礼,见证了国家发展的历史沧桑,几十年的艺术教育,几代人的勤勉耕耘,铭刻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展现出了一幅幅亮丽迷人的艺苑风景。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艺术档案工作体系,是使得这些“闪光的足迹、亮丽迷人的风景”,能够继续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必要条件。

猜你喜欢
资料学院档案管理
初等教育学院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学院掠影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