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例多发性骨髓瘤综合分析

2009-02-27 01:36葛守辈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特征

葛守辈

[摘要]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方法:对我科2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25.0%),部分缓解15例(62.5%),无效3例(12.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浸润广泛,应早期诊断,综合应用化疗方案。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特征;诊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R7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1(c)-023-02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恶性肿瘤。骨髓内有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引起溶骨性骨骼破坏,血清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使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尿内出现本周蛋白,最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1]。MM起病隐匿,浸润广泛,临床易误诊,现就本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2003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2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年龄51~74岁,平均67岁;病程2~24个月,平均11个月;初治患者20例,复治患者4例。24例均符合国内MM的诊断标准[1]。

1.2临床症状

腰骶部、胸廓、肋骨、四肢等处骨痛15例,占62.5%;腰椎压缩性骨折4例,占16.7%;双下肢运动障碍3例,占12.5%;面瘫2例,占8.3%;蛋白尿、血尿6例,占25.0%;鼻出血或牙龈出血3例,占12.5%;皮肤、黏膜出血点或瘀斑9例,占37.5%;伴有不同程度贫血17例,占70.8%;反复呼吸道感染症状及发热5例,占20.8%。

1.3辅助检查

血红蛋白为65~101 g/L 17例,占70.8%;血小板为(70~95)×109/L 6例,占25.0%;白细胞为(2.0~3.3)×109/L 10例,占41.7%;ESR:增快者19例(79.2%),正常者5例(20.8%);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增高者12例(50.0%),正常者12例(50.0%);球蛋白:增高者18例(75.0%),正常2例(8.3%),下降4例(16.7%);肾功能:尿素氮和肌酐增高8例(33.3%),正常者16例(66.7%)。

1.4骨髓象

24例MM患者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至明显活跃21例(87.5%),增生减低有3例(12.5%),骨髓中骨髓瘤细胞比例在6.8%~94.6%。骨髓瘤细胞形态分类:浆细胞型骨髓瘤细胞13例(54.1%)、巨大骨髓瘤细胞1例(4.2%)、火焰状骨髓瘤细胞2例(8.3%)、网状样骨髓瘤细胞4例(16.7%)、淋巴样骨髓瘤细胞1例(4.2%)、不规则形瘤细胞1例(4.2%)、混合型骨髓瘤细胞2例(8.3%)。

1.5影像学检查

多处骨质破坏者19例(79.2%),骨质疏松者15例(62.5%),溶骨病变者11例(45.8%),多处骨质破坏伴病理性骨折4例(16.7%)。

1.6临床分型

IgG型12例(50.0%),IgA型7例(29.2%),轻链型4例(16.7%),未分泌型1例(4.2%);3例为ⅡB期(12.5%),7例为ⅢA期(29.2%),14例为ⅢB期(58.3%)。

1.7误诊疾病

误诊疾病包括:肋软骨炎,腰椎压缩性骨折,慢性肾炎,肾病,肾功不全,肾性贫血,截瘫,面神经麻痹,双相贫血,过敏性紫癜,肺内感染,腰椎间盘脱出。

1.8治疗方法

VAD联合沙利度胺方案,具体用药:长春新碱(VCR)0.5 mg/d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避光持续静滴4 h,第1~4天;阿霉素(ADM)10 mg/d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持续静滴4 h,第1~4天;地塞米松(Dex)40 mg/d口服,第1~4、9~12、17~20天。每28天为1个周期,3个周期为1个疗程。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100 mg,以后每周增加50 mg,直到患者不能耐受为止。

2结果

最快疗效在1个疗程之后,大多数病例在1~3个疗程;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25.0%),部分缓解15例(62.5%),无效3例(12.5%),总有效率为87.5%。

3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由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生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恶性浆细胞无节制地增生和广泛浸润、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出现与沉积、正常单克隆浆细胞增生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受到抑制而引起的,其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据张景顺等[1]报道,其临床误诊率较高。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不明原因的骨折、骨痛、腰痛和自发性骨折,反复发生感染,不明原因蛋白尿、血尿及肾功不全、贫血、出血,不明原因乏力、麻木及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应进一步询问是否有发热、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或病变部位偶有疼痛,并应考虑做相关辅助检查如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尿凝溶蛋白定性或尿轻链蛋白定量,还应进行全身骨骼X线摄片,特别是颅骨、胸骨、髂骨等处,以及骨髓细胞学检查或活检等以明确诊断。

本组病例采用的治疗方案为VAD联合沙利度胺。沙利度胺既是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也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其作用机制不同于化疗药物且无骨髓毒性,单用沙利度胺治疗复发的和难治的MM有效率为32%~58.8%[2-3]。VAD方案见效快、疗效佳,国外报道初治患者有效率为55%~67%,是目前较好的方案。我们应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其完全缓解率为25%,总有效率为87.6%,且副作用少,患者耐受好。

[参考文献]

[1]俞晓红,宋蓓,钱磊,等.48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5-6.

[2]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73-398.

[3]张景顺,陆妙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1999,3(5):221.

[4]王伟,汪洪毅.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5例效果观察[J].齐鲁医学杂志,2003,18(1):62.

[5]Singhal S, Mehta J, Desikan R, et al. Antitumor activity of thalidomide in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J].N Engl J Med,1999,341(5):1565-1571.

(收稿日期:2008-09-08)

猜你喜欢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特征
自拟补肾化瘀方联合P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观察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沙利度胺、雷那度胺、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护理效果分析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特征的关系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轻度听力障碍婴幼儿临床特征及早期治疗
环磷酰胺联合 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评估
DCE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