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检验科与临床的关系

2009-02-27 01:36张灿康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检验科标本实验室

张灿康

[摘要] 检验科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它不仅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检验报告,还给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平台。本文就检验科和临床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创建一个新型、和谐的检验科,充分发挥检验科在临床中的作用。

[关键词] 检验科;临床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1(c)-135-02

检验医学是与临床医学既有密切联系但又不尽相同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检验科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它不仅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检验报告,还给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平台。检验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它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如何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强化质量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检验科与其他临床科室的联系,及时解除患者疾患是检验科面对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深化医院、检验科的改革,正确面对和处理今后工作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1 检验科的现状

1.1 只注重自动化,忽视临床化

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实验室工作,强调检验科装备的自动化,而忽视了与临床的沟通和联系,很少参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名副其实的游离于临床之外的辅助科室。由于脱离临床,大多数检验科工作者识物(指标本)不识人(指患者和医生),重视操作过程而忽视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的吻合性,在检测周期上过多地强调实验室工作的特殊性,而没有急患者、医生之所急,尽可能缩短检测时间,为临床提供方便。因此,在不少医疗单位检验科和各临床科室关系不太协调[1]。随着大量自动化检验仪器的引进,检验操作本身的技术含量在下降,检验工作更多地依赖仪器的性能和试剂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又使得检验技术人员更加轻视或忽视对临床起重要诊断意义的那些常规操作,例如血细胞、尿沉渣和粪便的显微镜的检查、传统的尿液湿化学检查法等,造成实验室检查的漏诊和误诊不断发生,时常遭到临床医生的非议。

1.2 结果可靠性差

作为检验工作者不能回避这个问题,由于检验科整体素质不高造成了结果不可靠。这里面有检验科自己的问题,但也有很多是背“黑锅”。比如:护士没有按正确的方法抽血,在正在输高渗葡萄糖的手上抽血做肾功能检查,一定会出现肌酐高(酶法的除外),尿素低(酶法)的奇怪现象。但下一次不输液或在另一只手抽血将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又如:在输氯化钾的手上抽血查电解质,钾离子一定会高,但换另一只不输液的手抽血,结果又正常了。如果检验工作者不能找到原因,当然只有背黑锅了。解决不了这类“误会”,临床与检验的矛盾冲突就会显得很突出,从而检验工作的价值更受怀疑。

2 检验科和临床缺乏沟通与配合

在新的检验设备和方法投入使用之前,检验科没有举办专题讲座或发放相关的宣传资料,使临床医务人员不熟悉新开展的检验项目和使用的新方法,甚至不了解检验的目的和意义。导致临床医生对检验报告缺乏信任度,产生偏见。有的只重视临床反应,而忽视科学的检验报告;有的只重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而忽视科学的全面检查;有的只重视抢救医治,而忽视辅助资料的收集。有的在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才补开检验单;有的在与患者家属打官司时才想到检验报告的重要性。

3 改进措施

3.1 尽快实现临床化

3.1.1 必须转变观念作为检验科的管理者应当经常教育职工,将为临床服务、为患者服务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想医生、患者之所想,急医生、患者之所急。在很多情况下,医生就是在等我们某一项化验结果才能做出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比如,临床要诊断系统性红班狼疮就必须依靠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或者抗ENA抗体阳性;又如,细菌性肺炎如何合理选择抗生素就需要我们提供细菌学证据。可是我们的化验迟迟不出结果,临床医生能不着急?患者能不着急?在对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肾功能、电解质以及血气分析的检测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检验结果不准确,重复性不好,能不影响对患者的治疗吗?至于对血液分析仪的异常结果不进一步血涂片检查就发出报告而漏诊白血病,对尿10项干化学某些阳性结果不做显微镜和传统湿化学法的复查而误诊肾小球肾炎更是常见。因此,我们必须要“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为核心”认真地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3.1.2 建立复审制度设立岗位加强对检验结果的复审,检验科人员有分工,大多数人员主要从事技术操作,他们的职责是保证检测过程符合《操作手册》规范。同时还应设立结果审查的岗位,他们的职责是最后签发报告。这些人员必须具有相当好的临床基础,了解不同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和疾病的诊断标准。在审查报告中,除了核对报告单的自然项目、检验项目是否正确外,更主要的是审查检测结果是否符合临床诊断和病情变化。他们必须和临床医生保持热线,随时沟通,交换意见。对不符合临床诊断和患者实际情况的检测结果必须重新检测,以期找出问题,争取取得临床医生认可或基本符合患者病情的结果。

3.1.3 缩短检测周期自动化仪器引进的本身就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广含有分离胶的血清真空采血管或者直接使用含肝素的抗凝采血管可以缩短检测前的处理时间,适当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试剂条(板)可以大大缩短检测时间,对疾病诊断起到筛查作用。细菌学检查实行三级报告方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临床医生一个初步的细菌学报告。

3.1.4 规范标本采集流程标本如果采集的不合格,检测结果必然不会正确[2]。但是,临床医生、护士并不完全了解各种标本的采集要求,患者更不知道如何正确留取标本及其注意事项。因此,检验科有必要编写和印发有关标本正确采集的小册子,发给医生、护士和患者,指导他们正确采集标本。必要时我们还要亲自参与标本的采集,例如手术感染切口的细菌培养标本,厌氧菌培养标本,脱落细胞学检查标本和骨髓检查标本等。

3.1.5 利用计算机网络,沟通检验信息[3]现在许多医院都在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检验科完全可以利用这个网络,将各种化验项目的名称、参考范围、影响因素、标本采集方法以及临床意义编成文件,放到医院的局域网上,供临床医生随时查阅。同时,检验科还可以建立患者数据库,随时查阅患者以往的化验结果,并与当前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甄别当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疾病变化规律。

3.1.6 参加临床查房检验科可以组织少数检验医师定期或不定期参加临床查房或会诊。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和锻炼了我们的检验医师,宣传和普及检验医学知识,同时也可以聆听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在长期的配合中,加强沟通与合作,消除误解,真正实现检验和临床的一体化。

3.1.7 加强全员的继续教育学习临床知识,不仅检验医师要熟悉临床知识和临床工作,检验科的每一位技术人员也要熟悉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知识,特别要掌握与实验室检查诊断有密切联系的疾病。例如血液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感染性疾病、传染病、代谢和内分泌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2 强化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不只是检验数据的简单管理,而是一系列系统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借用5Q质量管理方法,5Q指质量计划、实验室实践的质量、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4]。具体的做法是制定一系列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严格检验时间和程序,并对标本的采取、送检和收取实行量化管理,对检验仪器的日常操作和维护保养、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法做到严格记录。对试剂严格控制,选择稳定性、准确性好的试剂,做到领取试剂有记录,包括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及失效期限、试剂类型和领取日期。对业务人员实行上岗培训,积极组织专业人员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学习班以提高检验人员素质。加强室内质控的管理,积极参加卫生部、省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从中找出自己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并积极改进。实验数据严格核对,实行签名负责制。杜绝出具虚假诊断报告,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实行患者投诉与自查相结合,并与职称、奖金挂钩。增强大家的风险意识,杜绝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的发生。

4 总结

临床需要检验科,检验科要学习临床。检验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随时保持与临床的密切联系。只要我们坚持这个理念,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与临床搞好配合,就一定能够创建一个新型、和谐的检验科,推动检验医学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崇才,苏乃伦.检验科以工作量量化为主体的综合考核管理办法[J].中国临床实验室,2003,3:15-16.

[2]巍永祥.中心实验室管理的探讨[J].医学研究通,2004,33(10):55.

[3]苏春康,苏振文.Cherry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基层实验室进行合理的设计[J].检验诊断与实验室自动化,2005,6(5):58-60.

[4]杨运昌,王毓三.江苏省33家医院检验科管理的调查[J].临床检验杂志,1995,13(4):210.

(收稿日期:2008-09-18)

猜你喜欢
检验科标本实验室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