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2009-03-02 02:43
领导文萃 2009年3期
关键词:吕蒙文采杂文

欧 阳

山东省招考公务员时,曾出过这样一道选择题——

温家宝在接受《泰晤士报》访谈时,一口气背诵了六句名言:一是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身交古人。”二是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三是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四是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五是康德的“有两种东西,我对他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六是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段文字主要体现出()。

A.政治家以民生为本的情怀

B.政治家丰富的文学修养

C.政治家超群的记忆能力

D.政治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

我不了解题目的规则。如果是复选题,我会全选。如果是单选题,那就选A。总理旁征博引的精彩回答,展现了他丰富的文学修养,含蓄而精辟地向世界展示了他心忧天下的政治情怀,赢得了广泛赞誉。其实,早在2003年温总理接见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时,就用同样的方式回应了德新社记者提出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我当总理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当时,我所在的文艺出版社刚刚推出《林则徐全集》不久,编辑们听闻群情激昂。

胡耀邦对于喜欢的名诗、名句、名段,常常读到出口成诵的程度。很多大段大段的古文名篇和诗词曲赋,像《报任安书》《出师表》《诗经》等,他都能背诵如流,一字不错。对名人名言,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哲学的还是历史的、政治的还是经济的,他常常信手拈来,朗朗诵出。

胡耀邦追求“一篇文章、一篇讲话,总要有几句能打动人心的话,总要给人以启发”的境界。他讲起话来一般不拿稿子,经常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滔滔不绝,引人入胜,也总能引起听者的共鸣。他曾要求团中央的干部:“要读马恩列斯的全集,要读《四书五经》,要读完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要读完《二十四史》。”他去世前两个月去长沙、南宁休息前,习惯地请工作人员把精装本的《毛泽东选集》,线装本的唐诗宋词,以及《辞源》、《辞海》等装了满满两大箱。他说过一句话:“知识是领导的本钱。”

开国领袖毛泽东具有博大精深的历史和文学修养,诗文成就都很高。他既主张学习、继承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又提倡多多吸收外国的新鲜用语。在毛泽东的杂文作品和诸多文献著作中,古今中外的典故随处可见。从《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到古希腊伊索笔下的“农夫与蛇”的寓言,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古语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常常是意到笔随,信手拈来。有人根据《毛泽东著作大辞典》的词条约略统计,在迄今已公开发表的毛泽东杂文及其他文献著作中,引用过的成语典故共有500多个,马列的名言警句更是不计其数。所达到的境界,大可以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所用之典不但自然贴切,恰到好处,决无雕琢、刻意之嫌,而且往往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一次《愚公移山》演讲,通篇讲述古代的一个寓言,从而成为名篇经典;一篇《别了,司徒雷登》5次用典,酣畅淋漓;一封仅300字的《致邵力子》书信,一连引用了范仲淹的“一路哭”、孟子的“越人弯弓”、庄子的“河汉”、罗贯中的“话说天下大势”。

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紧密结合,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去说理,是杂文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而要使杂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起来,巧用民谚、俗语,多用形象、比喻的修辞手法,便是一种十分常见而有效的途径。这种运用民谚、俗语,多用形象、贴切的比喻的笔法,在毛泽东的杂文作品和其他文献著作中时有所见。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他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联,替那些夸夸其谈,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者“画像”;在《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一文中,他以“猪鼻子里插葱——装象”这一民间流传的歇后语,批评党内那些装模作样、不懂装懂的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里,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长文章,被他喻为“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学生腔”,被他喻为上海滩上的“小瘪三”;在《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一文中,他将王明等脱离实际但却“妄欲充当人们的向导”的主观主义“老爷们”比作“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在《评战犯求和》一文中,他又把国民党把手里的军队看作命根子,比作大观园里贾宝玉一时一刻也离它不得的那块系在颈子上的“石头”。这一系列民谚、俗语和生动贴切的比喻,不仅大大增强了杂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毛泽东之所以能如此旁征博引、挥洒自如,正是因为他具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学修养,以及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丘吉尔、密特朗等西方政治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丘吉尔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由于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叙述,同时也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他的代表作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国民族史》以及演讲集多种。

中国文章体裁式样之多,在世界文化史上绝无仅有。文章与文学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本无严格界限。文学的自觉,始于魏晋。文学的独立,也并不会使公文或今天看来属于非文学的文字完全失去文采。正好相反,文学因素在非文学作品及公文中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文史哲不分的传统看法,主要即指文体上的区别。古代文人在文学中要充分表达政治理想和政治见解,在公文或官样文字中又尽量表现文学才华,这就是“文学的泛化与政治的艺术化”,是中国文学与文化史上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政治和公文的艺术化足以说明一个问题:古代社会的官员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文学修养。

现代官员需不需要文学修养?我很认同施蛰存先生在1942年所作的《文学之贫困》一文中表达的见解——至于政治、法律、外交这些学问,本来是尤其需要一个丰富的文学基础。而我国的政治家、法学家及外交家中间,又有几个懂得文学?质胜文则野,政治、外交、法律,这些都是最“质”的学问,如果没有“文”去调剂一下,其势必不免于“野”。我们的政治家、法学家及外交家恐怕正有许多野气。听说英国的教育制度,凡读政治、法律及外交者,必须先是一个文学士,我想这个办法是很有道理的。

如今的各级领导,就算文章都有秘书代劳,讲话总不可免。要想言语有味,言之有物,讲出水平,文学修养还是蛮管用的。讲话是思想的体现,也是对知识的归纳、运用和发展。思想和讲话,来自学习、积累,以及对社会实践的调查研究与思考。博览群书,加强文学修养,是讲话的基础和根据。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其中很有道理。因为,说话要动听,文章要耐看,才能深入人心,起到影响、感召作用,也才能广泛传播、流布。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怎样的语言才叫有文采?就是指语言生动、活泼,句式灵活多样,意蕴丰富,意境深远,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一篇文章虽不能字字珠玑,但能有几个亮点足矣。晋陆机《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那么,如何才能让语言有文采呢? 一、遣词要生动 ;二、 造句句式要灵活 ;三、修辞要新颖;四、 引用名言、诗文等,使文章语言更添文采 ;五、 给听众或读者创设一种和谐、动人的意境。而要做到这些,最根本的途径,还得是多读书增进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

领导没有不忙的。不少人以公务繁忙为由,推说无暇读书。其实,古之欧阳修“马上,枕上,厕上”都可读书作文,前文所述政要人物都能挤出时间读书,只要合理安排,工学矛盾可以解除。每个人对自认为重要的事,总会抽出时间来做。三国时期东吴的吕蒙在周瑜死后继任都督。他原本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更没有什么学识。孙权让他多读些书,他却推说自己没有时间。孙权问他:“是你忙还是我忙?”吕蒙回答:“当然是主公忙。”于是孙权很不客气地教训他说:“我比你忙,我都有时间看书,你凭什么说你没有时间看书?”吕蒙非常惭愧,从此发奋读书。鲁肃一直觉得吕蒙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可是当他再次见到吕蒙时,却发现吕蒙谈吐非凡,很有知识,简直像变了个人似的,便跟他开玩笑说:“现在你既英勇,又有智谋,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回答:“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吴下阿蒙都可以做到的事,相信当今的有识官员也一定能做到。

猜你喜欢
吕蒙文采杂文
屡建奇功的吕蒙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吕蒙自强不息
画与理
吕蒙白衣渡江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孙权的“窥视墙”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