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误用例析及归类整理

2009-03-17 10:12祝泉洲
新校园·中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形容比喻成语

祝泉洲

一、曲解语义。不合语境

大多数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就容易造成曲解词语、不合语境的错误。如:

据环保部门测算,在我国大中城市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例句曲解了成语的意思,把其理解成“第一位”之意,故难与语境相符。

以下成语用于特定语境:

相濡以沫(患难之中),萍水相逢(初次见面),有声有色(表现得十分生动)。嗷嗷待哺(婴儿),济济一堂(有才能的人),绘声绘色(叙述、描写生动逼真),百步穿杨(射术高明),不胫而走(消息),让梨推枣(兄弟),汗牛充栋(藏书),鬼斧神工、巧夺天工(人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长时间),置之度外(生死、利益、利害关系),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用于犯罪或犯错的人),擢发难数、罄竹难书(用于罪行很大),妙手回春、起死回生(医术),莫衷一是、七手八脚、见仁见智(许多人)。

二、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犯张冠李戴的毛病。如:

家用电器的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作定语、谓语,只能修饰人,此处修饰家电显然用错了对象。

以下成语用于特定对象:

1,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青梅竹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天作之合,劳燕分飞,琴瑟和鸣;

2,用于文章、文学艺术:一挥而就,一气呵成,挥洒自如,呼之欲出,倚马可待,信手拈来,行云流水,江郎才尽,烘云托月,脍炙人口,洛阳纸贵,不落窠臼,鸿篇巨制,匠心独运,出神入化,栩栩如生;

3,其他:美轮美奂(房屋、装潢或舞台),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风姿绰约(女子姿态优美)。楚楚动人(形容女人姿态娇柔),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春色),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如坐春风(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耳提面命(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

三、误用褒贬,不明色彩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如: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到热带丛林进行科学考察。

“无所不为”形容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此处用来形容科学家,褒贬失当。

以下成语有固定的褒贬色彩:

1,褒:重整旗鼓,殚精竭虑,叹为观止,有口皆碑,雨后春笋,蔚然成风,凤毛麟角,苦心孤诣,东山再起;

2,贬:倾巢出动,死灰复燃,弹冠相庆,无所不为,趋之若骛,处心积虑,翻云覆雨,始作俑者,上行下效,亦步亦趋,沆瀣一气,颐指气使,一唱一和。

四、颠倒尊卑。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用作谦词,只能对己。这里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容易谦敬错位的成语:

1,谦辞:诚惶诚恐,敝帚自珍,抛砖引玉,贻笑大方。无功受禄,敬谢不敏,忝列门墙,一孔之见,才疏学浅,德薄才疏,挂一漏万,不情之请,姑妄言之,不足挂齿,雕虫小技。东涂西抹,班门弄斧:

2,敬辞:鼎力相助,不吝赐教,洗耳恭听,如坐春风。

五、语义重复。叠床架屋

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使用时造成整个句子语义重复。如: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可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

注意以下成语易重复的情况:

“安居乐业”与“生活”,“真知灼见”与“意见”,“恍然大悟”与“忽然”,“当务之急”与“现在”,“漫山遍野”与“到处”,“莘莘学子”与“许多”,“孑然一身”与“独自”。“耿耿于怀”与“不忘”,“分道扬镳”与“各自”,“难言之隐”与“苦衷”。“芸芸众生”与“普通”,“口若悬河”与“说”,“潜移默化”与“影响”,“三令五申”与“强调”,“日臻完善”与“一天天”,“生灵涂炭”与“百姓”,“遍体鳞伤”与“浑身”,“相形见绌”与“显得”。

六、搭配不当。不合语法

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的语法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等。如:

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司空见惯”不能作修饰语,只能作谓语。

注意以下成语的语法功能:

1,以下成语不能带宾语:漠不关心,求全责备,司空见惯。熟视无睹;

2,以下成语一般均用于否定句中:一概而论,等闲视之,一蹴而就。相提并论,等景齐观,望其项背,善罢甘休,无时无刻。

七、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这就决定了它们能适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如:“龙飞凤舞”本来形容气势奔放雄壮,也可形容书法气势舒展活泼,也可形容字迹潦草难辨。

注意以下成语的两用意义:

灯红酒绿:形容夜饮聚会,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想入非非:意念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脱离实际的幻想。

按图索骥:做事死守教条不懂得变通,依据一定的线索去寻找事物。

左右逢源:做事很顺利,办事圆滑。

不绝如缕:比喻十分危急,声音微弱而悠长。

瞻前顾后:做事谨慎,顾虑太多,处理事情犹豫不决。

独善其身:缺乏集体精神,搞好自身修养。

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顾影自怜:孤独失意的样子,自我欣赏。

绵里藏针:外貌柔和,内心刻毒,柔中有刚。

沙里淘金:费力大而成效少,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四平八稳: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做事情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舞文弄墨:歪曲法律条文作弊,玩弄文字技巧。

八、形近混淆,义近误用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或意义相近,使用时极易混淆。如:

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负众望”意思是没有辜负众人对他的期望,而句中却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孚众望”混淆了。

注意区分以下形近、义近成语:

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虎,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也指做事不认真。

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雷厉风行: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

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自听到和看到的。

朝三暮四: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亦比喻行踪不定。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出生入死:形容冒着生命危险。多用于概述经历,赴汤蹈火:形容不避艰险,奋勇向前。多用于表达决心。

功亏一篑:比喻只差最后一点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前功尽弃:过去的功劳全部废弃。

见机行事:看到适当的时机立即行动,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多含贬义。

撼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大,力量强,惊天动地: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侧重珍贵,寥寥可数:形容数量非常少,侧重不多。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七手八脚:形容人多忙乱,动作不一。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庸人自扰: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手足无措:常用于形容举止慌乱。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立场和主见,只是随着潮流走,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猜你喜欢
形容比喻成语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买椟dú还珠
别无长物
一干二净
拼成语
废寝忘食
比喻
猜成语
Walk on Eg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