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颅之魂”王忠诚:“神刀”大爱济苍生

2009-03-17 09:14王高岩
时代人物 2009年2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肿瘤病人

王高岩

他是目前世界上神经外科医生中唯一做过上万次开颅手术的人,被誉为“万颅之魂”;他是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是“奠基功臣”;他是唯一获得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最高荣誉奖章”的中国医生,人称“再世华佗”。他就是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

2009年1月9日,王忠诚荣获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他在人民大会堂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获奖证书时,面对荣誉,平静而谦逊地说:“这次得奖不是我一个人的光荣,而是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光荣。”寥寥数语,尽显大家风范!

寒门学子立志要当一名好医生

王忠诚1925年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贫寒的小市民之家,父亲每天早出晚归,靠摆地摊、卖杂货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王忠诚兄弟姐妹共九人,他排行老六。

王忠诚的父亲虽然只是个小生意人,但非常明事理,他认为孩子们只有读书将来才能有出息,但凭他那点收入,要让孩子们都上学,根本不可能,因此他和那时的许多人家一样,只供男孩儿读书。王忠诚是家中男孩里最为聪慧,学习最好,而且非常有主见的一个。他读完初中时,正值抗日战争最为残酷的1940年,生意不好做,家里经济越来越拮据,父亲为生活所迫不想让他再读书了。王忠诚知道后立即恳请父亲:“我自己打工赚学费,您就让我继续读书吧!” 对于王忠诚的请求,父亲有些迟疑,毕竟家境艰难,多一个人干活,多一分收入。王忠诚说:“我打工赚的钱,除了学费,其余的都交给家里……”在王忠诚的一再要求和坚持下,父亲终于答应了他。就这样,王忠诚靠着半工半读,成为全家唯一的大学生。

报考大学时,数理化很好的王忠诚,因目睹过国民党政府腐败、民不聊生的景象,亲历过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时族人生灵涂炭的悲惨,就想学工科,希望以后以技术救国,但当知道到学费不菲时,他不得不望而却步,最终选择了不收学费的医学专业,考进了北平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院)。上学期间,王忠诚一边努力学习,一边靠做家教、打短工挣生活费。为了省钱,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就这样,他苦苦坚持着,一直撑到毕业。

1949年,王忠诚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并进入天津总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王忠诚深知要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医务工作者,必须钻研业务,大量积累临床经验。于是他一门心思扑到工作中,白天遇到问题虚心向老医生请教,晚上回到宿舍认真研究当天遇到的病例,到了休息日,很多同龄的年轻人都出去玩了,他依然闷头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忠诚的诊疗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成为同一时期进医院的大学生中的佼佼者。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全国迅即掀起抗美援朝的热潮。1951年王忠诚作为医院的业务骨干被选入医疗队,奔赴朝鲜战场。他们跨过鸭绿江,在一片荒林中,砍大树、拖土坯,搭起医院,不分昼夜地抢救志愿军伤员。从战场上送来的伤员,很多人是头部中弹的脑外伤,但那时中国的神经外科几乎一片空白,王忠诚和同事们面对受伤的战士,一个个都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当时不少战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昏迷中还高喊“冲啊!冲啊……”,王忠诚听着心都要碎了。如今回忆起这段往事,他依然倍感痛心:“我觉得自己很无能!很对不起他们。骨科、外科、内分泌科等我都能治,却治不了脑外伤。”也就是在那时,王忠诚暗下决心:“日后一定要找机会学习脑外科,成为一名这一领域的好医生!”

创建神经外科不惜付出生命代价

一年多后,王忠诚完成任务从朝鲜战场回到天津。恰巧这时国家卫生部在天津筹建神经外科医生培训班,一得到消息,王忠诚兴奋极了:“这也许是上苍的安排,老天在帮我实现心愿!”他毫不犹豫地提出申请,并如愿以偿地参加了培训班,成了新中国第一批神经外科医生。不久,我国第一个神经外科研究所在北京成立,王忠诚经过一番努力,调到了北京。

那时,学习、科研条件十分艰苦。由于西方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他们只能靠少得可怜的翻译材料和器材进行工作。当时最困难的是没有可供研究使用的标本。一次,王忠诚和同事们要研究神经解剖图谱,急需一个头颅标本,可怎么也找不到,大家急得团团转,这时他突发奇想:“野外的乱坟岗不是有很多无主坟吗?何不到那里挖一个!”于是他连夜和同事们跑到乱坟岗,找到没立墓碑又破坏严重的散坟,从中取回尸体的头骨带回研究所,经过清洗消毒后用于研究。

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劲儿,一年后,王忠诚便能为脑部肿瘤患者实施手术了。他的首次手术非常成功,很快,王忠诚的医术得到了领导和同行们的认可。1958年在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安排下,王忠诚牵头组建了我国第一家以治疗神经外科疾病为主的医院——北京宣武医院。

建立了神经外科医院后,王忠诚和他的同事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疾病的诊断。当时,我国采用的诊断办法是西方国家上个世纪20年代使用的“气脑造影”技术,用这种方法进行诊断时,要向病人颅内穿刺打气,病人头部会产生撕裂般的疼痛感,很多病人实在难以忍受,便用脑袋往墙上撞,非常危险;不仅如此,这种方法的致残和死亡率也很高,高达2%~3%。而此时,国外已经有了较先进的“脑血管造影”技术,诊断时病人基本感受不到痛苦,致残和死亡率大大降低,仅0.1%~0.3%。因此,要提高我国神经外科的诊断水平,必须尽快掌握“脑血管造影”技术。当时,国内这方面的资料极其匮乏,王忠诚就自己学习、摸索。他和同伴们一头扎进医院一间密不透风的房间里,在尸体上进行研究和试验。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终于成功掌握了“脑血管造影”技术。随后王忠诚迅速将这项技术运用到临床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大大提高了我国神经外科的诊断水平。1965年,王忠诚经过7年呕心沥血的积累、研究,出版了《脑血管造影术》,这本专著被视为中国神经外科划时代进步的标志,使中国神经外科诊断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一下子缩短了30年。

“脑血管造影”技术的运用,使数不清的病人在诊断过程中减轻了痛苦、降低了风险,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王忠诚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那时隔离防护措施较差,王忠诚长期暴露在放射线中,他的白细胞一度降至不及正常人的一半,身体的免疫能力大大降低,曾8次患肺炎,两次险些丧命。如今随着CT等先进医疗影像技术的引进,“脑血管造影”技术早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可王忠诚的白细胞却始终未能恢复,因此他特别怕感冒发烧。可每当有人提到这件事,他都会平静地说:“为了病人,我不后悔!”

不断攻克难关创奇迹

“大脑是人的生命、思想、行动的中枢系统。神经系统一旦患病,通常表现都较严重,轻则瘫痪、痴呆,重则有生命危险。”王忠诚始终把挽救病人于痛苦和危险当成自己的神圣职责,不断攻坚克难,先后解决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创造了一个个震惊世界的奇迹。

上个世纪70年代,“枕动脉与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术”是一种极其精细、复杂的手术,难度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国内一直无人敢问津。1978年,王忠诚第一个向这一手术发起“挑战”。这种手术要在放大10倍的显微镜下将小于1毫米的脑内血管与大于1毫米的脑外血管进行吻合。当时患者的手术需要缝合10针,然而就是这10针,王忠诚整整用了10小时。因为这样毫米级的手术,医生的手不能有丝毫颤动,一颤动就会使手术失败。这10个小时王忠诚一动不动地坐在凳子上,硬是凭着高超的技艺和坚强的毅力完成了手术。手术成功后,当王忠诚被同事搀扶着走出手术室时,在场的人无不感动万分,大家用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的祝贺和敬佩。王忠诚此次手术的成功,使我国脑血管手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给无数脑血管病人带了了福音。后来王忠诚以这一手术为基础形成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一位患了巨大脑动脉瘤的病人在多家医院无法医治的情况下慕名找到王忠诚。脑内的动脉瘤,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破裂,病人随时会丧命,而这位患者的脑部动脉瘤直径达9厘米,堪称巨大,手术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王忠诚知难而进,接下了手术。然而就在术前麻醉时危险发生了,病人的呼吸突然停止、血压也测不到了。王忠诚马上意识到,自己遇到了最可怕的事情——病人的脑动脉瘤破裂、脑内大出血了。按照手术原则,这时医生可以放弃手术。但王忠诚不甘心:“病人把生命交给了我,我决不能就这么放弃!”他毅然决定开颅。一开颅,血立即像喷泉一样射出,在场的助手和护士都吓呆了,而王忠诚冷静应对,马上用手将破裂处按住,然后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最终将动脉瘤成功剥离出来。这次手术的完成,王忠诚创造了世界上成功切除直径最大脑动脉瘤的纪录,而至今这项纪录仍然没人突破。

脑干是人的生命中枢,在这里“动刀子”,被称作是“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可能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上个世纪80年代,王忠诚开始向这一被国际医学界视为手术禁区的领域进军。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攻关,终于开创出一整套诊断及手术方案,循序渐进地突破了这个禁区,使脑干良性肿瘤可以治愈,恶性肿瘤能够通过手术延长患者的生命。1995年11月,王忠诚在悉尼召开的国际神经外科大会上,以《脑干肿瘤250例》为题做了学术报告,震惊了世界同行。至今,他已做了800余例脑干肿瘤手术,手术死亡率不到1%,手术数量之多,死亡率之低,位居世界第一。

脑干“禁区”攻破后,王忠诚又向另一个世界医学界公认的“不治之症”——脊髓内肿瘤进军。长期以来,这种病的治疗效果差,术后致残多,往往是“治不了旧患又添新病”,国内外几乎无人问津。但王忠诚攻克了这一难关,并创造出近200例髓内肿瘤手术无一人死亡的奇迹。1995年,江苏一个18岁男孩的脊髓内长了一个粗约2.5厘米、长约22厘米的巨大肿瘤,侵占了9节椎体的空间。年已70的王忠诚在手术台前奋战了整整10个小时,成功剥离了肿瘤,创造了世界上成功切除最大脊髓内肿瘤的纪录,手术被国外同行誉为“惊动世界的世纪之作”。

2001年,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鉴于王忠诚对中国神经外科和世界神经外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授予他第12届“世界神经外科最高奖”,王忠诚是这一大奖设立以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几十年来,王忠诚带领我国神经外科事业,走进了世界一流的先进行列。美国前总统里根的一句话足以证明王忠诚的功绩:“中国的神经外科和中医药,有很多方面可供我们学习!”

心怀大爱济苍生,半个多世纪以来,王忠诚用出神入化的技术延续了无数人的生命,目前,他是世界神经外科领域中,唯一一位完成开颅手术逾万例的医生,这个数字公布时曾被国外同行误以为多写了一个零,王忠诚也因此赢得了“万颅之魂”的美誉。

恪尽职守,视患者为亲人

2009年1月10日,王忠诚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第二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要感谢我的病人,是他们和我一道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向疾病发起挑战,不断超越人类自身和医学教科书的局限,一起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他对病人那份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

长期以来,他不仅对来医院看病的患者给予精心治疗,对那些身处异乡的院外病人,只要求到他,他都会鼎力相助。一次,他收到了一位外地母亲带着最后一线希望的求助信,信中这位母亲如诉如泣地告诉王忠诚:自己年轻的儿子患了脑瘤,而且做了两次手术都没有成功,希望王忠诚能救孩子一命。王忠诚立即回信安慰这位母亲,并通知她带儿子来北京天坛医院治疗。患者来到医院后,王忠诚一检查,发现他患的是“巨大颅后窝血管网织细胞瘤”,而且已经进入脑干。这种病的手术难度非常大,成功率很低,这时有好心的同事劝王忠诚:“你已经是享誉世界的名医了,千万要慎重,可别冒这个风险啊!”王忠诚却说:“病人的生命比医生的名誉更重要。”随后他马上安排手术。这台手术,王忠诚从早晨7点30分一直做到次日中午11点30分,整整28个小时,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可王忠诚却累得病倒了,一直治疗、休息了近一个月才康复。

2003年2月,一位53岁的患者找到王忠诚,他因“巨大颅底脑膜瘤”曾在美国一家州立医院实施了手术。手术中肿瘤破裂,医生只切除了部分肿瘤。这位患者对王忠诚说:“您是我的最后一线希望了!”当时已经年近80的王忠诚二话没说,就走进手术室,带领他的学生张俊廷等,经过13个小时的手术,安全、完整地剥离出了肿瘤。事后王忠诚说:“患者的肿瘤相当于脑组织的四分之一,而且正常的脑组织结构受到破坏,粘连非常严重。这么棘手的病例,我一生从未见过。”显然,他又完成一例世界罕见的神经外科手术,从死亡线上拯救回一条鲜活的生命。

多年来,王忠诚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手术后总要去看看患者,或打电话询问一下患者的康复情况。他说:“我不但要把人救活,还要让他能活蹦乱跳才行。”他对病人发自内心的这份真情,使他受到病人的热爱,也得到了社会的的尊重,他先后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一些列光荣称号,还被英国剑桥国际人物传记中心、美国传记学院授予“国际名人”、“世界名人”称号。

现在,年过八旬的王忠诚,每天仍按时上下班,参与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他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太复杂,我们目前所知道的仍是微乎其微,我希望抓紧晚年的时间,再多做些有益的工作,为病人多解决点问题。”我们相信,他一定能继续用自己的超凡的智慧、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大爱,在神经外科领域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肿瘤病人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谁是病人
致命肿瘤忽然消失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饿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
病人膏育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等于没有肿瘤
还能活多久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彩图版)
丁志斌,为神经外科患都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