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学习时间副词“曾经”的偏误分析

2009-04-05 16:17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补语偏误副词

陆 晔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曾经”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出现早于某一特定时间或说话时间的副词,有时以单音节“曾”出现。它在汉语书面语或口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由于“曾经”有多种限用条件,与留学生母语的对应形式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区别,因此,留学生在使用“曾经”时,常常会出现一些偏误。例如①:

(1)*他曾经来了中国。

(2)*这里曾经没有一场雨。

(3)*曾经我的老奶奶就是因为吸烟患癌致死,所以可知尼古丁的危害有多大!

例(1)、例(2)中的“曾经”属误加,例(3)中的“曾经”属误用。关于“曾经”的用法,已有一些研究和论述,但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一、“曾经”的语法意义

(一)已有研究

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曾经”这样总结:表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曾经+动词”,动词后一般用“过”,也可以用“了”。“曾经+动词”的否定形式是“没[有]+动词[+过]”;“曾经+形容词”,形容词后必用“过”或“了”。“曾经+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仍是“没[有]+形容词[+过]”;“曾经”后面不能是否定形式,除非有时间限制②。

刘月华等人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提到,“曾经”和“曾”都表示过去发生过某动作行为或状态,并在说话之前已终止。动词前用“曾经”时,后面常用表示经验的动态助词“过”;动词后可用动量补语或时量补语;表示否定时,一般用“没(没有)”来替代“曾经”,也可以用“曾经”,后边再用“没”③。

另外,还有一些语法书和字典对“曾经”的解释,也大致相似。

(二)存在的问题

对“曾经”语法意义的解释,还有必要作更加细致的讨论。比如,吕叔湘认为,“曾经+动词”,动词后一般用“过”,也可以用“了”。那么具体什么情况下用“过”,什么情况下用“了”,却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学生依照上述规则,还是会造出一些病句,如例(1)。又如,刘月华等人认为,“曾经”表示否定时,一般用“没(没有)”来替代“曾经”,也可以用“曾经”,后边再用“没”。事实上,“曾经”的否定形式还有一些限制条件。再如,陆俭明、马真认为“曾”、“曾经”表示某种行为动作或情况在说话之前存在或发生过④。但上述看法却不能解释例(3)为什么是不合语法的。例(3)中,动作行为都是在说话之前就存在或发生过的,但是它在句中并不能接受时间副词“曾经”的修饰,这说明时间副词“曾经”对被修饰的动词有一定的要求。可见,现有的规则及其说明还有必要进一步补充和细化。

二、“曾经”的偏误情况

时间副词“曾经”的偏误,主要体现在句法结构上,包括误加、误用和遗漏。另外还有一些语义衔接上的错误。

(一)误加

在学生的习作中,很多句子可以不用“曾经”,或者根本就不可以用“曾经”,然而学生却误用了。例如:

(4)*十六年以来,身边都曾经有不同的人陪伴着我成长。

(5)*他们曾经没有逼我学习过,他们认为在学校学的东西虽然给我知识,但绝不是最重要的。

(6)*老实说,我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它曾经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让我知道在生活中,朋友是那么重要。

例(4)~例(6)中的“曾”或“曾经”都应该删去。例(4)中的“都”在句中相当于“一直”的含义,全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从过去到现在,身边都有不同的人陪伴我成长,而且对现在仍然产生影响。而“曾经”往往暗含着“过去一度如此,现在不如此了”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用“曾经”与句中“都”表达的意思矛盾,应该删去“曾经”。

例(5)可以改为“他们没有逼我学习过”或“他们未曾逼我学习过”。对于“曾经”的否定,吕叔湘认为可以用“没有”来代替“不(未)+曾”形式。“不曾”、“未曾”带有文言色彩,在口语中与“没有”相当,但笔者以为,“未曾”、“没有”含义并非完全一致。“未曾”除具有否定的作用外,还含有对事先预设情况强烈否定的强调语气。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应该根据上下文,选择“曾经”不同的否定形式。“曾经”的否定形式一般用“不曾”或“未曾”。“据统计,在26句否定形式中,‘不曾’占84%;‘未曾’占16%。”⑤还应该注意的是,“曾经”不能直接与否定形式连用,除非在“曾经”和否定词之间加入表示段时间的词语加以限定。

例(6)和例(4)一样,应该删去“曾经”,因为句中结果补语“教会”之后有表示已然概念的“了”,表示事情已经完成了。全句的意思很完整,不需要再加一个表示过去的时间副词“曾经”。

(二)误用

学生主要是将“已经”误用为“曾经”,但是也有其他的情况,比如有些动词不能和“曾经”连用,还有一些情况下“了”不能与“曾经”共用,学生却错误地将它们连用。例如:

(7)*过去我已经看过这本书。

(8)*他去年曾经退休过。

(9)*那篇文章他曾经写完过。

(10)*他曾经去了上海。

例(7)中的“已经”应该改为“曾经”。“已经”与“曾经”的主要区别是:“曾经”着眼于“经历”、“完成”,表示过去的曾然,用“曾经”时表示过去如此,现在不一定如此了;“已经”着眼于“实现”,表示已然,可以是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已然,用“已经”表示状态已经实现,现在仍保持着那种状态。例(7)中的“我看过这本书”这件事情是过去发生的,现在不一定如此了,所以“看过”之前应该用“曾经”。

例(8)、例(9)中,“退休”、“写完”这两个动词表示的行为动作一旦发生,是不可能中断和停止的。在生活中,一个人办完退休手续以后,他就永远成了一个退休的人了。“写完”表示这篇文章已经完成,不可能再继续了。时间副词“曾经”的语法意义不只是表示某种行为动作或情况在说话之前存在或发生过,而且表达的是过去如此现在不再这样了,但将来还可以继续。也就是说,“退休”、“写完”这两个动词虽然在句中表示了一个完整的事件,但是它们并不具有可重复继续性。从这一点来看,它们与句中时间副词“曾经”的语法意义的要求是相矛盾的,因此它们不能接受时间副词“曾经”的修饰。这样的动词常见的还有“熄”、“完”、“丢”、“懂”、“知道”、“明白”、“原谅”等。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动词主要是马庆株所划分的非持续动词。但是持续动词和非持续词不是一个完整的分类体系,它们按照动词能否加后缀“着”划分,有些动词不在这个分类体系当中,如“善于”、“属于”、“缺乏”、“显得”等,这些动词大多也不能受“曾经”修饰。当然,“丢”、“原谅”等词一般情况下不能受“曾经”修饰,但是如果加上数量补语、时量补语等内容后,语义上就可以表示可重复再现的动作行为,这时,它们的语义特征和“曾经”相符合,可以受“曾经”修饰。例如:“我曾经原谅过他一次,但这次他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例(10)应该改为“他曾经去过上海”。大多数语法书认为“曾经”不能与“了”连用。其实,“曾经”有时可以和“过”连用,有时可以和“了”连用。当“曾”、“曾经”所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带时量补语时,就为延续提供了一个时间段,“了”可以与“曾经”共现,如可以说“他曾经去过三次哈尔滨”,也可以说“他曾经去了三次哈尔滨”。

(三)遗漏

这里所说的“遗漏”与其他偏误分析中所说的“遗漏”不太一样。在笔者的调查中,学生遗漏的主要不是“曾经”这个时间副词,而是与“曾经”搭配使用的其他成分,比如汉语中用来表示体概念的“过”、“了”。例如:

(11)*这个事情是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曾经爸爸亲口告诉我的。

例(11)应该改为“曾经爸爸亲口告诉过我的”。“曾”、“曾经”意在强调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是“过去远时”,所表示的行为或情况在说话之前已经结束,和说话时的状况没有关系。即“曾”、“曾经”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或事件只有完成性而不具有延续性。因此“曾”、“曾经”常与表“完成+不延续”的体意义的“过”共现,“过”不可以省略。

(四)语义衔接错误

有时“曾经”出现在语义未完的小句当中,这时就要考虑各小句和时间副词“曾经”之间的关系,考虑这个时间副词与上下文之间的语义联系。这就涉及句子与句子的衔接。例如:

(12)*关于栽培大麦的起源问题,历史上曾经争论过一百多年,直到1974年我国科学家历尽艰辛,在青藏高原上对各种野生大麦的新发现,才有了科学的认识。

单看“历史上曾经争论过一百多年”所表达的客观事理来说,是完全正确的,是指已经结束的事。例(12)应该用“了”,表示“完成+延续”的体意义。因为在句中有一个时间段“一百多年”,“争论”在这“一百多年”里是延续的,即“争论”这一动作完成并延续了“一百多年”,而“过”只表示“争论一百多年”这一事件已经结束。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句子用“过”和“了”的深层意义是不同的。所以,应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使用“了”或者“过”。

从上文的偏误分析中可以看出,仅仅分析句法结构上的偏误是远远不够的,有一些问题隐藏在句子之间,如例(12)如果仅从语法的角度来看,这个句子没有语病,但是如果把它放到上下文的大环境下,就会发现句中的“过”使用有误。

三、产生偏误的原因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时间副词使用不当的问题比较普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留学生由于没有或很少有汉语语感,所以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每说一句话都要受已有的汉语理论的指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学生母语的干扰,已有汉语知识掌握不足,教师讲解得不准确或不全面等等,学生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错误。

留学生在学习时间副词“曾经”时遇到的困难,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他们对其产生的原因也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留学生学习“曾经”一词产生的偏误主要是由母语的负迁移和过度泛化以及对汉语语法研究不够造成的。

(一)母语的负面迁移和过度泛化

对于母语干扰,如果能够针对不同的母语学习者找出他们在使用“曾经”时出现的不同的问题,老师在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给出对比分析,这样就能更有效地避免母语干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韩国学生容易把“曾经”和“已经”混淆起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曾经”和“已经”用法的比较。对于过度泛化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这类偏误是因为“汉语是孤立语,较少有形态变化,英语、日语等则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句中有许多较为固定的显性语法标记形态。因此,留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将汉语的某个不具有普遍性的广义形态同他们母语中的固定标记形态等同起来,就是把母语中的表达方法迁移到汉语中来”。“过”和“了”的错误使用就是留学生母语中时态表达法的负面迁移。只要在教材中引入相应的新规则,并作出明确的解释,这些问题就可以解决。

(二)汉语语法本身的复杂性及研究不够深入

我们对汉语语法本身的研究在许多领域还不够深入系统。“曾经”的使用条件需要进一步补充和限制,这样才能减少学生出现错误的情况。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随时总结时间副词“曾经”的使用特点,并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训练,把研究的成果有效地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去。

注释:

①本文语料来源: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自建生语料库。

②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10-111页。

③刘月华、潘文娱:《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年,第227页。

④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99页。

⑤曹凤霞:《时间副词“曾经”与“已经”》,《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2年第2期,第33页。

[参考文献]

[1]马真.关于虚词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李大忠.外国人汉语语法偏误分析[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3]施其生.方言论稿[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4]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周小兵.句法语义篇章[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猜你喜欢
补语偏误副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