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规律 快乐识字

2009-04-12 10:02汤红琼
成才 2009年11期
关键词:新字生字识字

■汤红琼

感悟规律 快乐识字

■汤红琼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整个小学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1~2年级就要求会认1800个,可见1~2年级识字量大,要想达到识字教学目标,教学压力可想而知。而生字结构复杂又多变,如何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生字学习的主动权。

一、会意识字

汉字中,会意字是最主要的构字方法之一。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易于帮助学生理解字义,积累语言。如教学“休、仙”时,我告诉学生“休”就是一个人累了,靠在树上休息。学生得到启示,马上说住在山里的那个人是神仙。教学“鲜、艳”时我说色彩丰富,那颜色就是“艳”,学生说有鱼有羊,那味道就是“鲜”。教给学生会意识字的方法,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启迪,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说法也异彩纷呈。如“累”是人在田里干活累了,“鸣”是鸟在叫,“苗”是田里长了草……

二、联想识字

汉字中,有许多象形字。如“日、月、爪、田、山……”,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它所表示的事物,就像一幅幅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的方法帮助识字。如教学“爪”字,引导学生观察,“爪”字就像鸟的脚。学习“山”字,学生说那是几座高低不平的山连在一起。这样一想,这些字就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因此而得到了发展。

三、比较识字

汉字在文本中的出现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原则,由独体字可以引出许多新字,如教“她、他、地”时,我先复习“也”,再以旧字带新字;给所学的字添、减笔画,也可以引出许多新字,如“日——由——目——田——甲”、“大——人——天——夫——犬——太”,这样既能相互比较,又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四、直观演示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纪小,理解能力差,所以识字教学要更多地利用图片、实物、教师的语言描绘、动作演示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如学习“拍”字,想一下拍的动作,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拍”是用手,所以是提手旁。这样学生不仅记清了字形,还理解了字义,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五、游戏中识字

低年级识字量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我们要针对这些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使学生快乐地识字。如猜字谜,教学“午”字,编字谜“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什么字,太阳正当头”,这样学生就会在形象风趣的语言中记住字形;如找朋友,学习合体字后,把所学的偏旁部首分别写在两张卡片上,让学生找一找,把它们组成合体字,并读一读。又如摘苹果、翻图片读词、戴头饰表演识字等,将这些学生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对识字自然会兴趣盎然。

六、生活中识字

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为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留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天长日久,日积月累,识字量也就与日俱增。如街上的广告牌、商店名、车站名,超市里的包装袋、说明书……,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鲜活资源。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留心观察,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身边的家长或朋友,也可以记下字形,回家查查字典。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我们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识字与生活同步。

识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但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与积累,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教学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这样学生学得活,记得牢,就一定会牢固地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六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廖 林

猜你喜欢
新字生字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加一笔,变新字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加笔划成新字
生字变身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