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四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节日习俗》教学反思

2009-04-12 10:02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小学邓春红
成才 2009年11期
关键词:优秀学生综合性语言

■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小学 邓春红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四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节日习俗》教学反思

■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小学 邓春红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多元化智能训练,不仅课堂目标设计多元化,训练手段也要多元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要实现多元化。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否成功,学生在活动的参与面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在我们以往的实践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分组活动过程中,不论是搜集资料还是整理资料,特别是在汇报过程中,平时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有机会参与,最后的展示实际上就成了优秀学生的特长汇报演出。不仅如此,似乎任何一次活动,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好像永远都是主角,就连运动会,有些没有运动细胞的成绩优秀学生也能找到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频繁的投广播稿,做运动会的信息传递员,组织协调班级纪律等等。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学生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里一样能引人注目,伸展自如?是他们在长期的文化学习中,较强的参与能力使他们得到了较多的训练和学习机会,而较多的训练机会又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建立了较强的自信心,形成了参与习惯,在任何场合他们都习惯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另外一部份学科成绩较差的学生则相反。因为成绩差,就不敢参与展示,训练机会就少,能力与那些优秀学生差距越大,在他人面前缺乏自信。学生没有了自信,就没有了参与的勇气。这样循环下去,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孤僻懦弱的个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打破学科界线,使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提高。只要教师在设计过程中,注意多元目标的确定,给每一个学生公平展示的机会,学生的全员参与是能够实现的。

鄂教版第八册有一节语言综合性学习,内容是《节日习俗》。其目的是通过学习我国传统的节日习俗,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研究习惯。在这次活动中,我着重强调了分工合作,全员参与。首先,我根据我国的传统节日内容的不同,定了六个大组,分别是: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其中的一个组。这样一来,一些关系较好的同学就都集中在一起,所以有的组大就人数多一些,如春节组和端午组,都有十多人;而有的组如清明组、中秋组,就只有两人。对此,我没有去调整,而是找组长开会,告诉他们,每一个组员都要参加工作。人员多的组研究内容要广泛,人员少的组则集中把一个问题研究透彻。过程中,强调每一个同学都要参与研究;课后展示中,更是要求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参与。

这样,在各组的研究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具体的任务,同学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每位同学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的自己的任务,各组在汇总时,资料丰富得令人惊叹。学生们告诉我,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们上网查资料,到图书馆、书店去找信息,还有的去找长辈、老师询问那些在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在接下来的整理过程中,优秀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他们负责编辑整理信息,编排展示方案。有的小组展示方案像一台小晚会,形式多样,串联紧凑,语言清晰精炼,体现了较高水平。

语文综合性学习最令我心动的是展示环节,有两个学生的表现令我震惊。一个是我班的汤某某同学,他是一个患有肌无力症的孩子,由于长期服药,记忆力、思维能力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家长对他的学习也没有太多要求,他平时也只是完成一些简单的作业。这次活动中,他参与了中秋组的活动,组长要求他搜集展示中秋节的诗文,他选择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展示时,他不但流利的背诵了这首词,还对词中所表达的意境,苏轼的生平及词风作了详细的说明。在表达过程中,他态度大方,语言清晰流畅,得到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在活动后的总结中,许多同学都提到了他,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另一个是邓某某同学,这是一个平时语言不多的小女孩,很少能引起人的注意,但是在这次的展示活动中,她设计了一个与同学互动的环节,教大家包粽子香囊。在活动时,她语言丰富,生动,活泼,让人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她。

同学们的表现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巨大潜能,同时我令我感到惭愧,反思自己平时对他们的忽视。由于这次活动的尝试,在后来的语言综合性学习中,我都强调全员参与。学生们也从活动中得到了平时课堂上得不到的锻炼。通过这样的学习,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展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多元性。

见习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优秀学生综合性语言
语言是刀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优秀学生的九个学习细节
冼星海等人应该是“国立音专”的优秀学生
为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叫好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我有我语言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