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管理部门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2009-04-21 03:59王会卿
当代学术论坛 2009年2期
关键词:执行力管理制度部门

王会卿

进入2009年,胜东社区老年管理中心党委按照管理局及社区党委的工作部署,结合老年工作实际,明确提出了“推行‘五提升举措,深化‘四百家活动”的基本工作思路,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新一年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目标与构想。但是,再令人振奋的目标与构想,再缜密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不能强有力的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要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笔者认为必须要提高执行力。结合几年来从事老年管理工作的体会,笔者认为,老年管理部门要加强执行力建设,应抓住以下四个着力点。

着力点之一:合理设定老年工作目标,这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

任何组织都应该有清晰的工作目标,有了清晰的工作目标,才能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向着工作目标前进,而缺乏工作目标,就像盲人骑瞎马一样,东碰西撞,十分被动。因此,设定工作目标是保障执行力的前提。对于老年管理部门而言,合理设定工作目标应把握三点:一是工作目标要明确具体。要有明确具体的控制结果或成果,如:老年管理年度安全事故发生率;基层建设达标率;年度综治案件发生率;成本费用指标等等。只有有了明确具体的数量指标后,员工做事情才会有方向,有了努力的方向后,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特别是具体执行人员的积极作用。对于具体执行人员来讲,老年管理工作的各项目标既是牵引力,也是驱动力。二是工作目标要合理。只有目标设定合理,才能得到执行人员的认可,执行人员才能执行下去。就老年管理部门而言,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是有很大差异的。基础设施、工作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设定工作目标时,要做到既有挑战性又是可实现的,还要和老年管理部门的相关执行人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更要倾听他们认为的执行过程中的难点,并协助他们解决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忌只部署任务,不注重执行过程和结果。三是做好工作目标的分解。要提高老年管理部门的执行力,应让每一个老年管理者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职责。“三个和尚没水吃”,其根本原因就是群体承担责任,而成员总是认为别人不会尽全力,自己也就不会去努力,惰性导致团队效率低下。因此。做好老年工作目标的分解,注重科学性和操作性,确保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这样,才能使员工的努力能更加科学地量化出来,以有效激励先进者,鞭策落后者。

着力点之二:加强教育和培训,这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

老年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党建、老年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安全、稳定、基层建设、困难帮扶、文体活动、老同志余热发挥等方方面面,无论哪一项工作,都需要人去做、去执行。而执行的效果如何则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即:员工的能力和员工的态度。因此,老年管理部门要提高执行力,必须从上述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提高员工的能力。个人能力不强,就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这是造成执行力不高的直接原因。笔者认为,老年管理部门要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应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督促员工必须加强自身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学习内容要广泛,岗位职责、本岗位业务知识、老年政策法规、上级重要会议精神、沟通技巧、老年心理知识等等均要涉猎,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岗位需要。二是老年管理部门应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培训进修、轮岗锻炼和工作加压,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提高。三是要对现有员工进行价值开发。要让员工在老年工作中学会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之后能主动思考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断挖掘员工的自身潜力和价值。四是选拔合适的人进入合适的岗位上工作,做到人尽其才,对不称职岗位的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也有助于员工整体能力和单位执行力的提高。

其次是工作态度的转变。工作态度不端正,是造成执行力较弱的最主要原因。应从三个方面着手改善:一是老年管理部门的各级领导应经常与员工沟通、交流。“沟通”得好,彼此关系就融洽,员工就会自愿服从管理,听从指挥,执行命令,以积极的态度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即使工作繁重,也会毫无怨言;相反,如果“沟通”不好甚至有矛盾,彼此就会缺乏信任,就会相互猜疑,即使再简单的工作或事情。员工也会因有抵触情绪而不去做,这样必然会不利于推动工作,影响执行效果。二是培养员工严谨细致的作风,杜绝心浮气躁的毛病。“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强调做事情不要忽视微小的细节。为老同志提供服务尤其需要踏实细致的作风,不能浮躁,因此,在老年工作中,领导应对员工严格要求,改变员工马马虎虎、大而化之的毛病,杜绝“好像、大约、可能、差不多”等词语,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工作部署,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三是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一切工作。执行力是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次和每一个阶段都应重视的问题,因此,老年工作者无论处在什么岗位,都有分内应做的事,只有做好分内的事,“在其位谋其政”,执行力才能实现。

着力点之三:健全老年管理制度和加强监督考核。这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

要想真正有效地保证老年管理服务工作的各项政策变成事实,达到既定的效果,就需要健全管理制度,制定考核机制,激励与约束执行人员。

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单位一系列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管理制度不仅规范老年管理部门中员工的行为,为员工的行为划出一个合理的受约束的范围,同时,也鼓励和保障员工在这个范围里自由地活动。只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制度管人”的管理方式,才能提高老年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进而促成强大的执行力。建立健全老年管理制度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制度的制定要合理。制度的制定不合理无疑是给员工头上戴了一个紧箍,也进一步增加了员工的逆反心理,最后导致员工敷衍了事,使老年管理的规定流于形式。因此,老年管理部门在设定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时,一定要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就是所有的制度和规定都是为了帮助员工更好地为老同志服务的。是为员工提供方便而不是为了约束,是为了规范员工行为而不是为员工造成负担的。二是制定制度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制定管理制度应符合本单位老年管理工作实际,不应该生搬硬套、全盘照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三是制度的制定要尽可能简单、清晰、全面。要避免员工日后产生不必要的意见: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员工的利益;要包括所有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要包括不能按期完成应受到惩罚的条款。四是制定的制度要有持久性。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必须具有一定的持久性,不能朝令夕改,不能随意地按照个人的意愿去更新制度。

其次,要加强监督和考核,做好执行过程的跟踪和监督。当员工明白了如何去执行,清楚执行的目标后,然后去执行。但是,是否执行到位?是否与执行目标一致?就要有检查、监督。不但要对执行结果检查,而且也要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这样就能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执行是否正确,目标是否一致,及时发现偏差并给予纠正,避免问题拖沓延长。就老年管理部门而言,监督考核应把握好几点:一是老年管理的职责是否清

楚。每个部门、岗位职责不清楚,任务就很难分配,员工没有清晰的职责范围,就无从完成本职工作。二是工作轻重是否分清。工作应该有关键和重点以及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清晰了重点环节和轻重缓急,有的放矢,执行效率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三是要有工作考核的标准。老年各项工作达到什么样的结果才是合格和满意的,要有相应的考核标准,使员工在执行过程中不至于感到困惑。只有每个岗位都有考核标准,才能使员工有一个执行的参照系和对照标准,避免出现滥竽充数、蒙混过关的情况。四是监督方式要有效。可采取“适时跟踪检查~汇报工作进度~相关职能人员跟踪监控、回馈信息”等多种方式。五是奖罚要分明。好的结果要给予表扬、肯定甚至奖励,同时要总结推广经验;对于坏的结果则要及时纠正,要总结教训,同时要追究责任。

着力点之四:注重培育执行力文化,这是提高执行力的根本

执行力文化是组织内的全体执行主体所共享的关于“执行”价值观念、信念以及行为规范的总称。建设执行力文化,就是要让所有员工从意识深处,习惯并认同企业倡导的执行观念和执行方式,进而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行为、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的一种做法。老年管理部门要提升执行力,将单位塑造成一个高效的执行力组织,必须注重在单位内建立起一种执行力文化。具体应从五方面着手:一是领导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单位的领导人很讨厌官僚,他的部下就不敢溜须拍马;一个领导人很讨厌散漫,他的属下就不敢不积极;一个领导人喜欢做事完美,他的属下就没有人敢对偏差无所谓。由此可见,领导人的概念、价值观,就是单位的概念和价值观。这就证明领导人的哲学态度影响到一个单位的文化,因此,执行力文化的培育应从领导者开始,领导者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地深入一线、参与过程、分析目标、控制结果,由此产生巨大的示范和凝聚作用,就会有效地激励和团结员工,共同实现单位的目标任务。二是倡树先进理念。理念是单位员工共同信守的企业哲学,没有理念,员工队伍只能是乌合之众、散兵游勇。从这一点上说,没有理念的单位是缺乏灵魂的,自然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因此,老年管理部门只有大力倡树“视服从为美德”“执行不找任何借口”“纪律是敬业的基础”的工作行为理念,着力营造为老同志服务要“全心全意”“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才能使单位做到执行更顺畅,落实更有力。合力更强劲。三是关注细节。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到位,执行力就不成问题。为此,老年管理部门应对单位的方方面面进行全过程剖解,对影响单位发展的各种工作行为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做到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人人有标准。同时要求员工认真对待老年工作,将小事做细,做完美,这样才能提升员工个人执行力,进而提升单位整体执行力。四是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建立起“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构建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坚持考核,常抓不懈,形成习惯,就能使执行力得到强化,使执行效果得到优化。五是执行力文化要力求务实。很多企业的执行文化其实只是一种口号、一个目标或是一个希望,这样的文化是“作秀”,华而不实,不但不利于执行。反而有害于执行力的提高。因此,培育执行力文化,必须贴近基层,贴近现场,力求实效。

综上所述,老年管理部门要加强执行力建设,必须要合理设定老年工作目标,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老年管理制度,强化监督和工作考核,并注重培育执行力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将老年管理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同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高品质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这就对老年管理部门如何做好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管理部门唯有不断加强执行力建设,一步—个脚印地把工作做细做好,才能赢得老同志的认可,进而树立老年管理部门良好的形象。

猜你喜欢
执行力管理制度部门
测测你的执行力和想象力有多匹配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领导力是执行力的“定海神针”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提升执行力 做行动的巨人
年终总结
大部门体制改革周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