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造价管理探讨

2009-05-11 08:52宋小正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6期
关键词:质量体系交底工程施工

宋小正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业主、承包商等单位都是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利益主体和法人主体。在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建立、健全市场管理机制,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造价管理,对企业的自身建设和工程质量、施工工期、建设资金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成本管理、质量控制和工期控制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造价管理。

关键词:地基;施工;造价管理;工程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027-02

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的成本管理

(1)技术标和商务标的编制。

招投标时编制的商务标和技术标,其目的与实施阶段有所区别。前者是为了中标,而后者是为了盈利,但在投标过程中,不能“饥不择食”,在不影响中标前提下,应采取“技术措施”,为今后的成本管理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以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技术标的编制内容要涵盖施工中的方方面面,但要注意重点突出和留有适当变更的余地。由于编制时时间仓促和资料不全,技术标不同于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不可避免存在不确定和不确切因素。为避免中标后的被动局面,在制定方案时,进行适当的“文字处理”,为今后的施工措施和造价调整打下伏笔。商务标编制时,在不提高总报价的前提下,可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对早期完成的和预计工程量将增加的分项工程适当调增单价,对后期完成的和预计实际工程量将减少的分项工程适当调减单价,以有利于压价工程成本的改善和资金周转,减轻资金使用成本。

(2)总承包合同的签定。

地基基础施工工程很多情况下都采用总承包合同,在总承包合同中的多数条款都涉及工程造价,因此合同条款的签定是工程成本的重要环节。在签定过程中,既要按招投标文件中的承诺办事,又要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通过谈判,争取到合理的合同条款。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索赔和反索赔的因素,对在何种情况下可以避免责任的条款应研究透彻,并在相应的条款中明确,力求在合同中限制风险和转化风险;尽量避免在合同中出现发展商“开脱责任条款”,对发展商指定的分包项目应明确双方职责,以此约束其违约行为;在合同中加进不可预见因素条款和双方约束条款;总之在合同中应为今后索赔建立理论根据。

(3)工程成本的合理预测。

工程成本的预测是项目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克服了传统意义上成本管理依靠财务部门决算报表所带来的时效性滞后的弊端,避免了一旦反映在财务账面上成本失控,已是既成事实的现象。工程开工前,应以定额标准为依据,搞好施工图预算,同时依据企业内部的施工定额测算出按工种,按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耗用标准;对各种技术方案、措施可能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探索降低成本的各种途径,从而确定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

(4)签定合理周密的分包和包清工合同。

工程成本的确定,最终通过合同形式来实现。在签定分包和包清工合同时,要进行竞争承包,以调动项目最基层的积极性。在签定合同时要考虑全面、细致。对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都要有相应经济制约手段;工作范围及价格要封闭;一些大宗主材(水泥、砂厂料二钢筋)、易耗材料(铁丝、铁钉、扣件、回形销、螺杆)经测算后均要有量化指标并列入合同。单项合同签定后,要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合同交底和会签,建立考核制度,将合同细化,责任成本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做到层层把关,人人控制,以确保成本指标的完全实现。

2 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中控制造价

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各地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尤其突出的是深基坑工程、公路建设中的地基基础工程、地基处理与加固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给整体建设工程造成很大损失,拖延了工期,增加了工程造价,甚至严重影响工程质量。近年来,随着建设市场秩序日趋好转,依法加强对建设市场的管理,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技术的进步,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所提高,但质量形势仍十分严峻,需要地基基础工程界同仁继续努力。质量是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企业内部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和持续有效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加强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可降低返修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1 建立法制化的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1)以法制建设的高度认识贯标认证工作;目前,许多企业的习惯做法还是主要靠长官意志的决断,领导说了算,而贯标认证是要转到按程序文件办、按科学民主决策办,也就是说,贯标认证工作实际是一个企业的法制化建设。首先要求领导层认可这一观点,明确:①工程质量必须依靠法律法规来保证;②质量管理必须依法实施管理;③工程质量不仅是个人或单位的行为,还必须接受质量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和监督;④质量体系文件就是法规性文件,必须认真履行。

(2)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领导层和全体员工的认识,强调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二是岗位与技能的培训。

(3)质量体系文件要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特点来制定,要增强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的符合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记录和表格尽量简化和标准化,这将为质量体系的高质量运行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具有管理和执行的双重职责,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负责人。

(5)制定与质量体系配套的奖惩制度,这很重要,是加大质量体系实施力度,提高职工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文件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最终做到“言其行、行其言、行必果”的有力保证。

2.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1)首先做好项目的质量策划工作,包括项目经理部的建立、施工所需资源的准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

(2)把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关。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涉及的材料主要有水泥、钢筋、钢绞线、砂石等,要做到:①优选供货厂家,最好从厂家直接供货;②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③加强现场原材料的复试工作,以防现场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原材料采用供应部门集中供货到现场,项目经理部验收、检查、送检的方式,保证现场材料的可靠性。

(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是保证施工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是设计人员对项目经理部人员交底,目的是让项目经理部人员熟悉领会施工图意图,二是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班交底,目的是让施工班组掌握如何按规定要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技术交底要清楚易懂,必要时应附图,记录要有责任人签字。

(4)施工参数的确定。由于各场地地基基础工程条件的差异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正式施工前都应进行试桩、试打工作,以确定有关施工参数、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5)控制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关键过程是指技术含量高,过程结果质量对最终工程质量有较大影响,过程对整个工程具有制约作用。特殊过程是指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对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应按标准严格控制。对于每一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都应首先明确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规定这些过程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并严格执行。在施工过程中,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应由具备有资格和有经验的人员完成,应对过程参数进行连续的监视和控制,并对设备、人员和过程要有鉴定合格的纪录。

猜你喜欢
质量体系交底工程施工
构建二级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
施工交底标准化探讨
饲料行业质量体系建设思考(二)
饲料行业质量体系建设思考(一)
基于AHP的企业质量体系有效性评定
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合同交底工作实践
基于合同交底的精细化合同管理浅论
基于合同交底的精细化合同管理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