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2009-05-13 08:09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想象力想象读书

齐 欣

一、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想象也许有时候看起来,有些可笑和不切实际,但是作为成人的我们是否想过,瓦特正是有了“为什么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的思考,才有了后来蒸汽时代的到来;莱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异想,才有了人类飞翔天空的现实……

既然孩子的想象力这么珍贵,那么我们作父母的应该为它做点什么呢?我给大家提出一下一些建议:

一是丰富孩子的阅历,增加孩子的表像储备。想象力的培养并非凭空而来,家长要指导孩子多接触事物、多观察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丰富知识,增加表像储备,为想象力的发展作好准备。想象的内容尽管可以千奇百怪,但知识的储备必不可少,是以已有表像为基础。试想一个从来就没有走出过家门、没有见过月亮的孩子他能想象出月亮是个什么样吗?他会想象如何上到月亮上玩耍吗?所以想象力是建立在丰富的阅历的基础上的。因此父母们要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让他在书海的游弋中获得丰富的事物表像;带孩子参与生活,让他有机会接触生活的方方面面,认识事物;带他到大自然中玩耍,让他认识接触自然、认识自然,因为智能和创造就孕育在生活实践和大自然中。有的父母生怕耽误孩子的学习而把孩子拒之于生活的门外,结果限制了孩子的视野、泯灭了天性、扼杀了想象力,把孩子变成了没有创造力的机器。

其次是为孩子创设想象的空间。哈尔滨市少儿活动中心就曾经创办了一个想象绘画班,然而最后的结果,却叫主办者哭笑不得。在想象绘画班开办了一段时间后,主办方为家长们开了一个绘画成果展,然而没想到的是,看着孩子们把马画成蓝色、绿色,家长们生气了,这是咋教的?这不是误人子弟吗?尽管校方再三解释这是要给孩子一个想象的创作空间,可班上80%的家长还是让孩子退了学。

这不由得叫人想起一个故事:世界著名作家歌德小时候,他母亲常给他讲故事,但他母亲讲故事的方法比较独特,总是在讲到中途的时候停下来,留下一个让小歌德想象的余地,让他自己发挥想象,继续说下去,这就很好地激发和保护了孩子的想象力,使歌德后来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作家。

我们现在许多家长和老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往往喜欢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引起孩子的兴趣,那么我们何不试着像歌德的母亲那样,把我们的故事,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出来呢?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多用开放式的方法提问,提出答案丰富的问题让自己的孩子去寻找。在这种寻找的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会得到足够的发展。而且,孩子越小,他的想象力培养的空间越大。举一个例子:从2001年起,江苏“金钥匙”竞赛开始增设“科幻作文”,其目的是考察学生的想象力。比赛结束后,主办方有人进行过统计,发现平均每10篇科幻佳作里,就有6篇出自小学生之手,用主办方专家的话说:“学生年龄越大,想象力却越差,有的高中孩子语言尽管优美流畅,但写得像议论文。”

三是鼓励孩子去思维、想象。有了知识和表像的储备,又给孩子创设了想象的空间,接下来就是鼓励孩子去思维、想象。比如给幼儿讲故事可以把他们领入一个新奇世界。鼓励孩子对这些故事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想想故事中的主人公能用什么办法来摆脱困境。等到你的孩子已经熟悉了许多故事之后,你就应该试着和他一起来编你们自己的故事了。还可以让孩子想象故事的时代背景,主人公的形象;在游戏中让孩子想象角色的表情,再用形体或语言表达出来;在生活中可以让孩子想象古代人是怎样做饭的,将来人类将会怎样做饭的,古代人是怎样旅行的,未来人类将会怎样去上班、旅行;孩子做手工时,我们只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手工材料,如:颜料、蜡笔、剪贴,各式各样的盒子和胶水等。不要限制他的思维和想象,而要鼓励他做自己认为最喜欢的东西。

总之,一旦父母认识到了想象力对孩子的重要性,那么方法也就不成问题了。从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将会使他受

益终生,培养了他的想象力就等于我们给孩子装上了飞翔的翅膀。

二、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和创新、发明的原动力。世界上所有的发明都是发明家对某个课题极其感兴趣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研究而产生的。没有一个发明创造是科学家被逼着搞出来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就不可能克服求知活动中的重重困难,怀疑、思考、释疑、考证各种疑惑,最终有新的创造。”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产生了兴趣: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落而往地上落?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极大兴趣,才激发了他探究的激情,才使他发明了万有引力的定律。达尔文正是对昆虫的极大兴趣,才引发了他对生物的研究,从而导致了进化论的产生。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积极地推动学生去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探索未知世界。

有的父母说我的孩子平时就没有什么兴趣爱好,这可能就是您的问题了。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特质,这种特质决定他必定对某一个或者某些事物感兴趣。您的孩子没有表现出其兴趣爱好有两个原因,一是孩子缺乏生活,试想一个没有见过太阳的孩子怎么能让他对太阳产生兴趣?一个从来就没有去过果园的孩子怎么会看到苹果落地?何谈对苹果落地产生兴趣?生活和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二是我们许多父母不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而是在扼杀他们的兴趣。比如孩子喜欢电脑技术,喜欢鼓捣电子电器,喜欢观察动物,等等。然而我们却以种种理由剥夺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我们经常听到父母这样奚落孩子:不要把精力放在与学习无关的事上!不要不务正业!有些还比较开通的父母会说:你现在的任务是考大学,先考上大学,以后你喜欢什么再去搞。事实上,您不知道,等到他考上了大学,他在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或许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早已失去了这方面的能力!我们许多孩子的智慧都是在这样的“不要”和“要”中泯灭了。

兴趣、爱好不但是孩子成功的法宝,而且还能开发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我曾经在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我儿子喜欢电脑技术,但却不喜欢下棋。而邻居的孩子喜欢下棋,却不喜欢电脑。我先安排他们下棋,结果发现我儿子注意力最多只能集中10分钟,便失去了耐心,胡乱地完任务。而邻居的孩子却能坚持几个小时,苦思冥想,不甘失败。然后再让他们玩电脑,我儿子在电脑上制作图片能津津有味地玩三个小时兴趣不减,而邻居的孩子坐在旁边索然无味。通过这些发现,我儿子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想像能力力很强,而邻居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从这些情况来看,每一个孩子的确都有其与生俱来的自然特质,这些特质既是成长、成功的优势,又能引领和带动其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育、发展和发挥。所以父母们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点,以点带面,促进孩子的整体发展。

三、和孩子一起进入阅读世界

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2岁前后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6岁则要进入儿童书面语言期。为了能使孩子顺利地进入阅读期,我们家长应该认真关注3--5岁左右的儿童‘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发展的过渡问题。在读书方面,犹太人家长做得很好。孩子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蜜。这种仪式的用意是,书本是甜的。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渡一本书,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最。

孩子在成长中有自我阅读的需求。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吸纳和探索社会文明、崇尚语言文字的倾向与阅读书面语言的渴望。我们会发现,孩子对我们所讲的故事,阅读的内容,都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兴趣。这时,如果我们能适时充分地满足儿童成长与发展的语言需要,由给孩子读,到和孩子一起读,最后过度到孩子独立地读书。

阅读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种“大学习”。一般说来,书籍汇集着人类文明的知识精华,阅读、尽早地阅读就可以尽早地认识广阔的大千世界,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大脑,而且开拓眼界、占领儿童兴趣的‘制高点,大大拓展了儿童兴趣选择的领域和个性发展倾向性的范围;学者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儿童85%以上的知识来源于阅读,与此相反,包括我国在内的东方儿童85%以上的知识来源于‘听讲,相形见绌,‘听当然不如‘看来得主动。

阅读是可以催化孩子智力的生成。尽早阅读能够有效地推动儿童内部言语的形成、积累和训练,而儿童大脑内部言语的形成过程就是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只有内部言语的发展才是儿童外部语言走向成熟的前提基础,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直接激发其心智的发展,所以:语言是思维的存在方式——任何思维活动都通过语言予以呈现,任何语言活动都是思维的产物。因而阅读是思维发展和自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读书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所谓的人文素养是指通过孩子读文学书籍、哲学、历史以及自然书籍等获得丰富的知识,并把知识内化为良好的修养,最终获得对人的终极关怀的高尚品质。一个人一旦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养,他就会拥有博大的胸怀、深刻的见解、敏锐的洞察力。人文素养既是一种内在素养,又是一种深刻的智慧,会使孩子受益终生。说话温文尔雅,举止彬彬有礼,思想充满人性的光辉。如果各位家长看到这样的孩子会联想到什么?国家主席、省委书记、科学家……这样的家,那样的家。总之,这些素质就是应该受到尊敬,并且是应该成就大事业者具备的品质。这不正是我们的愿景吗?反之,一个出口成“脏”,开口就骂,抬手就打,时常好偷鸡摸狗的孩子,他的归宿必然是监狱和劳改场。这就叫差别。而这种结果的差别必然能追溯到家庭教育的差别上来。

一位家长在读书心得里是这样写的:

从孩子呱呱落地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孩子的读书计划,襁褓中的他,是听着我们精选的故事甜甜入睡;蹒跚学步的他,是看着我们订阅的各类幼儿画册长大;小学阶段的他,便有了他自己的小书柜……虽然我们工资收入不很高,我们宁愿在自己衣、食、住、行上省一点,也绝不会在书店有半点吝啬。我们家有一个习惯,每当我们忙完家务,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后,我们会坐在一起静静的看书,没有呼朋唤友的荣耀,更没有牌桌上的急战,但我们却有读书后对某一观点激烈的争论。随着孩子阅读量不断增大,对书的选择更加有了自己的观点,对社会、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也更加理智,更重要的是,我减少和避免了对孩子简单、空洞的说教。我们庆幸,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读书不输。读书可以使孩子生成智慧,读书可以使孩子获得良好的品质,读书可以为孩子带来幸福,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幸福。

猜你喜欢
想象力想象读书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我爱读书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