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

2009-05-18 02:41
西安社会科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提升

张 涛 舒 洁

摘要: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实现产业生态化的根本途径,在我国实现产业生态化的进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动力来源于产业科技化程度的提高。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提升;策略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077-02

实现我国产业的生态化,应立足于产业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产业科技化。同时。将我国产业科技化方向定位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资源开采、使用、回收过程中进行的节约型、环保型技术的创造,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我国产业生态化的重要内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是加强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引进先进技术再创新,建立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与创新机制相配套的服务体系。

一、强调企业应是创新的主体,以企业为主体走自主创新之路是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

2000年美国研发投资资金为2653亿美元,其中企业占66%,政府占29%;同年日本研发投资中。企业占72%,政府仅占19%。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研学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这也就意味着我国产业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为主,政府为辅”的科技化发展。产业技术创新不仅要重视推动企业进行重大创新,而且要更加加强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吉列公司就是以不断创新谋求发展的典型例子,它多年来不断推出一系列技术创新,从单面刀片、双面刀片,到感应刀架、速锋系列等,推动企业始终站在产业发展的前沿,其速锋3产品就包含35项专利技术,该企业每年给股东创造的价值高达260亿美元。

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技术创新的过程又依赖于周密的制度安排。其中不仅包括产生创新的制度,而且包含确定所有权和新式契约。以及分担外部性风险的制度。在转轨经济中推动技术创新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力量是政府的创新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企业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开发先进技术,发展优势产品,带动产业链条的发展,为企业自身和产业链增加活力,使企业成为技术的研发、应用、乃至受益主体。最终形成以高新科技带动,以高新产品为竞争优势,并更有效地促进技术向产业的渗透的良性产业发展态势。

二、重视引进技术后的消化再创新

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改造传统产业,引进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从历史上来看。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的过程中,无不首先经历了一个大量、充分地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阶段。但如果单纯只是引入技术,而缺乏消化再创新的环节。就难以形成促进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长效机制。对引入技术的消化再创新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引进技术再创新的主要途径有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两种。对于迅速提高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而言,引进技术再创新的方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它有利于企业在技术应用中开展自主研发,在应用与研发的过程中促进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我国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应坚持在消化吸收中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契机,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技术文明成果,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用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代价,实现中国企业技术装备现代化。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方针,学习发达国家经验,重视引进尚未被商业化的高新技术。包括引进专利、技术许可证等软技术,尤其是引进国外处于研究开发后期尚未商业化的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快速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具体措施应考虑以下方面:一是政府通过经济资助政策和组织协调政策,大力推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经济资助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贷款优惠等政策。二是慎重选择需引进的技术,确保先进技术的引入,尤其是引入研究开发后期尚未形成商业化的技术。三是鼓励企业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即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四是重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制度,并建立起与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相协调的技术管理机制。

三、建立多层次、多功能、高品质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1、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载体。

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从层次上。建设以国家、市、区和民营等多种主体投资经营、管理的孵化器;进而细分孵化功能,既有针对某一具体产业和具体企业类型设立的专业孵化器,又有综合类孵化器。在孵化器建设上,应立足于现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逐步扩大影响范围。

2、强化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为科技研发活动提供支撑。

根据地区行业优势,积极建立和优化技术研发平台,为各类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优良的研发条件和环境。依托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开放实验室,建立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制度,通过优惠鼓励措施,将各种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纳入共享范围,实现物尽其用;提供技术测评服务,组织具有优良资质的分析测试中心和行业检测机构,提供全面、系统、质量可靠的行业检测和专业测试服务;开展技术查新和专利、商标申报服务;建设合作研发平台,形成大学、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开放式的网络平台。

3、发展科技中介支撑服务机构,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建设完备的科技中介网络,形成有别于传统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为各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科技信息、科技项目、融资服务、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科技中介服务。以健全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来帮助中小型企业发展科技化产业项目。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建立“风险投资公司”、“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创业投资公司”等。积极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对地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进行投资,引导民间资本和银行投资进入科技风险投资。

4、开展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和保护,促进自主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保障和维护知识产权,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进一步规范对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障,引导和帮助企业积极申请专利技术。通过政策的推动和引导。使专利拥有量快速增加。建设产生专利的良好区域环境,多渠道、大力度扶持专利创造,强化专利意识和管理、保护工作,大力推进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实施。

5、建立产业科技化战略中的人才战略。

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人才因素是关键。从区域、国际间科技竞争的态势来看。围绕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此,必须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培养、引进、使用、凝聚和服务科技人才作为重要内容,以重点项目、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为依托,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物、科技骨干和创新人才团队。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局面。

四、健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措施

一是强化政府的服务和引导功能。着力打造效能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加大对创新体系建设的扶持和引导。二是加大科技投入,深化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和风险投资机制建设,切实解决影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三是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络机制,进一步拓展视野,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与外界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五是加大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引导、扶持力度,在多个层面扶持和鼓励企业发展,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升级发展。

猜你喜欢
产业技术创新提升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