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2009-05-18 02:41
西安社会科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信息

聂 涛

摘要: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手段与斯农村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让广大农村群众分享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实惠,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信息化;信息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124-02

一、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信息化是指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全过程的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来装备现代农业产业,以数字农村为核心和主要表现形式来支持农村经营管理,以信息服务体系作依托,更有效、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从而加快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标志,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农村信息进村入户,让广大农村群众分享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实惠,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也在农村。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一是有助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促进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二是借助网络技术,可以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提升农村发展速度,缩短城乡之问的发展距离,加快农村小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三是借助于通讯技术,可以使城乡居民直接分享各种技术知识与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成果,推动科技、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四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经营、农村管理的高效化,促进农村社区性服务组织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可以让农民及时获取政策、科技、市场等方面信息,依据市场需求决定种植规模、品种和数量,因而可以有效地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协调和缓解“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

1、农村信息化有助于市场信息的交流和信息汇集。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对于农村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市场经济是信息引导的经济,农业生产社会化要求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认识、指导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的有效衔接,处理好农业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动态关系,使农业供求关系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的平衡。农村信息化为实现上述各方面的有机衔接、良性运转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农村信息将成为农业市场经济的“导航员”,发挥引导农产品市场流通和指导农业生产决策的作用,彻底改变农民信息不灵、买难、卖难及生产手段落后、政府管理乏力的被动局面。新农村建设过程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农村商品化不断深化的过程。农村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现代市场信息的交流平台。各种农业信息的汇集必将极大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2、农村信息化有助于政府宏观管理。农村地区地广人多,而且传统的二元结构以及政府的城市偏好使得农村地区管理落后。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业信息系统工程,健全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农作物长势监控和估产信息系统、农业灾害预监信息系统、农业环境污染评价信息系统,可以提高政府对于农业生产的宏观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不断建立农村人口、资源等基础数据库,可以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总之,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政府宏观管理的基本数据库和信息管理机制,可为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管理平台。

3、农村信息化有助于乡村政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我国的乡镇机构改革一直在推进,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等改革也在迅速地推进。由于处于改革的转型期,我国农村地区的政府管理和政府服务功能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混乱,基层政令不通,农民的事情得不到迅速处理,导致事态扩大,干群关系紧张。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站,通过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群众。

4、农村信息化有助于丰富农村文化的传播途径。农村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公共文化更有日益萎缩的趋势。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加强对于农村文化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网络来丰富广大农村地区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通过网络可以使农村地区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

5、农村信息化有助于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一直以来,由于传统的二元结构,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十分落后。2004年以来,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免除了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等。在医疗卫生领域开展了农村医疗保险,还将逐步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所有这些措施都会增加农村管理的成本。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建立医疗保险管理系统、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外出务工信息管理系统等。这将大大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农村社会生活水平。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农村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性工作,和农村的基本情况息息相关,通过调研,目前农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给农村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阻碍。

1、农民文化水平低,信息接收能力较弱。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对劳动力需求的快速扩张,大量富余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的人口构成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一人口群体文化水平偏低,信息接受能力较弱,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受到了人员素质的制约。

2、农民信息需求迫切,个性化需求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的稳步推进,农民群众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目前农村农业生产基本上仍处于个体经营、小农生产阶段,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大规模农业生产还远没有形成气候,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农业生产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农民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强烈,给信息化发展增加了难度。

3、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一是各乡镇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管理分散,不能有效使用;二:是互联网普及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通过网络提供的科技信息服务偏少。

4、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与其他信息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需要的是既懂农业,又了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农村多数区县没有独立的农村信息服务机构,乡镇农村信息员严重不足,数量和素质远不能满足基层科技信息服务的需要。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是一项长期而且艰苦的任务。在今后的实践中主要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推进农村信息服务站的综合应用。随着信息服务站业务的开展,有效开发农村信息服务站综合应用成为相关部门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例如,组织农业专家顾问团,发布农业科技信息,丰富农业信息资源,确保涉农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不断拓展和深化涉农信息网站的功能,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增强网站的吸引力。鼓励和引导各电信运营企业积极开展农村综合信息业务,开发涉农的各种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2、加强农村信息服务站信息员培训。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是发挥农村信息服务站作用的关键,今后应形成长效机制,加强对电信运营企业的引导,鼓励和支持其对农村信息员的培训工作。开展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组织各相关单位编印农村信息化培训教材和宣传手册,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员在涉农信息采编、分析和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3、加强经验交流,促进农村信息化均衡发展。重点培育一批特点突出、运行规范、效果良好的农村信息服务站,适时组织形式多样的经验交流活动,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农村信息化全面发展。

4、加强与通信运营企业的沟通。引导和鼓励各通讯运营企业加大农村基础网络建设。增强信息服务功能,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涉农服务。

5,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选择一些贫困和边远山区中小学做为试点,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为其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别。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信息
订阅信息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
展会信息
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
健康信息(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