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变

2009-06-02 06:58朱永新
决策 2009年4期
关键词:姓氏笔画参政议政座位

朱永新

每年两会都会有一些新变化。每一个变化都彰显出我们越来越以人为本,越来越尊重代表委员,同时也越来越关心老百姓的感受。这是值得肯定和继续发扬的。已经是第七年参加全国两会。每年两会,最期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听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总结过去,还是部署今年,总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力量”的精气神。

早晨8:20分,就已经到达人民大会堂。今年两会的一个细微变化是座位的调整。去年,我的座位是在前区中间,这次调整到37排32座,正好在最后一排。根据我的了解,原来全国人大代表的座位安排,首先是按省、市、自治区,以及界别的固定安排排序;其次根据代表的姓氏笔画确定其座位。而全国政协委员的座位安排,也是首先根据界别的固定安排排序,再按照委员的姓氏笔画确定座位。

这种安排方式在一届五年之中没有变化。这样,就造成有的代表、委员幸运地每次都坐在靠主席台的前面,有的代表、委员则一直坐在后面。因为位置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对居中,边远地区相对“边远”,姓氏笔画少的相对居中,笔画多的相对“边远”。

有些评论对这样的做法提出批评,“对平等参政的代表和委员而言,座位安排的这一细节,其实蕴含了某种不平等。”我想,从安排方的角度,不可能是刻意地“不平等”的,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到会议工作的复杂性,担心不断的变化会导致会议出现混乱和差错,甚至也可能担心几千名代表、委员每天换位置会有抱怨。

我个人认为,位置的安排本身没有什么“不平等”的考虑,也不可能影响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如果认为位置的安排损害了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至少是低估了他们的觉悟与水平。当然,从位置的心理学而言,坐在前面与坐在后面,人的注意力、新鲜感等,多少是有一些微妙的差异的。

其实,在台上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主席团的位置,每一次都是变化的,都是要进行一些调整的。因为,常委和主席团的人数毕竟比较少,一张位置图,很快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座位。每一次位置的变化,都是非常适应的。据透露,具体调整座位的办法如下:代表(或委员)将被等分五份,每次将有五分之一的代表(或委员)距离主席台最近。从而以此类推,最后一次大会,最后座位的代表将成为最前位置的代表。

应该说,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变化,这也是一个体现机会平等原则的变化,这还是一个体现心理学规律的变化。这个细微的变化,可能会给工作人员增加一些工作量,但是对大部分代表、委员来说,一定也是持欢迎态度。

每年两会都会有一些新变化。每一个变化都彰显出我们越来越以人为本,越来越尊重代表委员,同时也越来越关心老百姓的感受。这是值得肯定和继续发扬的。

上午9点,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准时开始。吴邦国委员长主持开幕式。当会场响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时,全场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又是一个细微的变化。让代表和委员一起唱国歌,对于形成国家意识和国家情感,具有重要意义,本身也是爱国主义的教育。

上午9点5分,身着深色西服的温家宝总理在代表和委员们的热烈掌声中从容走向讲台,他的目光坚毅、沉稳、镇定,充满了信心和力量。这是总理特有的表情。虽然在征求意见的时候曾经读过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但是听起来仍然感觉非常振奋。从谋篇布局的角度来说,总理的报告只用了4页的篇幅总结了大喜大悲、充满光荣与梦想,同时也经历艰辛与坎坷的2008年,既实事求是,又简明准确。对于2009年的工作部署,提出了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主题是建立信心,这个信心来自于八个方面。对于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总理从七个方面做了全面的阐述。

猜你喜欢
姓氏笔画参政议政座位
换座位
“按姓氏笔画排序”及类似表述的规范问题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第三届编委会名单
关于大数据时代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精英模式研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问题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