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老年群体构成谈公共信息服务保障

2009-06-11 05:13王丽娜
图书馆界 2009年4期
关键词:信息需求城市图书馆

[摘要]通过对城市老年群体的构成及各层次老年群体对信息需求的差异性分析,提出作为 承担公共信息服务保障主体的图书馆应重视日益壮大的老年群体的信息需求,探讨如何提供 有针对性的、更人性化的信息服务保障,促进代际和谐和社会和谐。

[ 关键词]老年群体构成;信息需求;图书馆;信息服务保障; 城市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09)04-0019-04

1 老年群体的结构变化

1.1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逐步向老龄型倾斜。2005年全国人口中,0-14岁 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 人,占总人口的68.70%; 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 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 比,0-14岁的比重下降了2 .62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 点)[1]。以上数据说明了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阶段。

1.2家庭结构的变化

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市老年群体中独立 居住的比例占49.7%,其中独居户占8.3%,夫妻户占41 .4%,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 占50.3%。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增加较快,家庭空巢化已近40%。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 如何改善老年群体特别是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显得尤为重要。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城市老人 常感到孤独的有18%,特别是不喜欢结交朋友的老人比例有所上升 ,从2000年的2 0.4%上升到2006年的23%,有过自杀念头的城市老年人 占2.6%[2]。这说明城市老年群体特别 是空巢老人在心理和精神方面需要关怀、辅导,社会有义务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生活。

1.3知识结构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加强了老年文化 教育工作,开办了许 多老年大学。据统计,2000年老年人的文盲比率比1992年大幅度下降。城市老年人的文盲率 从 1992年的41.2%下降到28.4%,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从26 .8%提高到33.4%,初中程度从15.5% 提高 到17.4%,高中以上程度从16.5%提高到20.9% [3]。 同时随着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逐渐步入老年,城市老年群体的知识结构也将明显上升。

2 老年群体的信息需求特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不仅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对社会、对事物、对情 感的认知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处世态度上的变化

老年人进入人生的最后阶段,在其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双重转换的状况下,表现出不同的 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有些离退休老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养成了热爱生活、热爱工 作的习惯,愿意为社会再作贡献,他们选择了老有所为;有些离退休老人为圆在职时无法实 现的梦想,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学习,有的甚至参加了高考,他们力图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选择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还有一些老人会因离退休产生的心理反差,从而变得情感消沉 、喜怒多变、兴趣减少,无所事事。

2.2思维方式上的变化

老年人的思想观念、鉴赏能力、评判标准更多地延续着传统观念和固有模式,对新体制、新 经济、新变革带来的困惑难以释怀,对新科技、新潮流、新观念带来的疑虑难以适应和接受 ,因而存在着过多的代际障碍和思想分歧。

2.3行为导向上的变化

由于老年人体能衰退,健康和长寿成为老年群体的主流追求,因之而来的是文化娱乐活动 、体育健身活动、休闲消费活动等等现象遍布城乡[4]

3 老年群体的信息需求分层

从上文所述我们知道,老年群体绝非是一个单一的同质群体,而是一个多样性的异质群体。 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之间在受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高龄老年人与低龄老年人也存在 明显的不同。因而在信息需求上,以老年人的年龄高低及受教育程度为标准对其进行区分是 十分重要的。只有明确老年群体的层次结构以及各个层次老年人的差异性需求,才能有针对 性地保障不同层次老年群体对公共信息的不同需求。

3.1不同年龄段老年人信息需求特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年龄划分标准,我们将60—74岁的人群称为准老年期老年人; 75岁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9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长寿老人。这里我们主要以准老年期老年 人和老年人为对象探讨不同年龄阶段老年群体的信息需求。

3.1.1准老年期老年群体又可称为年轻老年群体。他们大多在生理上属思维敏捷、 腿脚灵便 的健康老人。英国社会学家、英国第三年龄大学创始人之一彼得•拉斯里特称这一阶段年龄 为人生的顶峰。他说:“人在这一年龄阶段,一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拥 有供自己安排的足够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挥自身的潜力,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因此,这一年龄段是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黄金时期,也是信息需 求旺盛时期。

3.1.2老年人群体已属比较老的群体。他们在生理上已明显表现出老年人的衰老迹象 , 如:耳鸣、眼花、反应迟钝、腿脚不便等,但他们基本上生活还能自理。他们中有许多老 革命、老专家学者,人虽老却不知老之已至,每日只知笔耕不辍,奉献不止。但他们在信息 需求上需要得到更多的帮助。

3.2不同教育程度老年人信息需求特点

3.2.1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老年人在信息需求上多属于消遣休闲型。这一群体的老人对信 息 需求不高,多通过在家看电视、听广播、与亲友邻居交流获得文化生活等知识信息,他们喜 欢简单和娱乐性的消遣方式,如打牌、摸麻将等,希望在居住地附近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提 供更多的信息知识帮助,如读报、保健讲座、休闲健身、养鸟种花等。

3.2.2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老人多属休闲学习型老人,这一群体老人在信息需求上具有学 习 型与休闲型相交融的显著特征。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平时喜欢通过看书、看报、看杂志来充实 自 己的生活;另一部分则喜欢参加老年大学学习,通过学书法、绘画、唱歌、健身舞蹈等来修 养身心;此外炒股、下棋和垂钓等也备受他们的青睐。他们是参与社会活动最活跃的老年群 体。

3.2.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老人有很多研究学习型老人,他们多数为离退休老干部和专家 学 者;还有部分解放初期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准老年期老人。在老年群体中他们素质最高,多崇 尚终身学习和老有所为。这一群体中有许多人终身著书立说或在专业技术上竭心尽力培养后 人。他们对信息的需求非常迫切,在信息质量上也要求更深、更广、更博。

4 公共信息服务保障

老年人生活保障的内容具有多层次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 医, 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等。狭义的包括经济保障、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三项主要 内容。它可浓缩为两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的保障;二是精神层面的保障[5]。近 年来,老年人的物质赡养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而在老年人精神需求 和精神生 活方面,问题倒显得越来越突出[6]。作为承担公共信息服务保障职能的图书馆在 为公众服务的不可忽视这一日益壮大的老年群体,有义务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更人性化 的、多样性的信息服务。

4.1消遣、休闲学习型老年群体的信息服务保障

消遣、休闲学习型老年读者在老年群体中占绝大多数,他们到图书馆阅读兼备休闲,这一读 者群体因文化水平、欣赏品味相差较大,故而阅读类型广泛 ,有阅读 期刊报纸的、有阅读文史图书的、有查阅科技资料的、也有翻看健身娱乐书籍的。他们的阅 读需求量可能不大,但却是图书馆的常客。图书馆应为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提供基本的保障 条件。

4.1.1服务场所保障。社区图书馆(室)是老年读者在居家附近便利地获取信息和就近阅 读 的公共场所,各级大型图书馆要力争多设置社区图书流动站点,做多做好这一延伸服务。对 无条件的社区可协助办好阅报栏、读书室等,或利用老人活动室开辟一隅阅读处,尽力争取 公共空间保障信息服务;大型图书馆在服务中可考虑设置老年读者阅览区,将老年人喜爱的 读物、音像资料及专为老年人出版的大字版图书等文献资料集中存放,以方便老年读者借阅 ;此外,为老年读者的文体活动和才艺展示提供场地以满足他们交往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例 如福建省图书馆利用每周四下午闭馆学习之机为新四军南下服务团的活动和聚会提供活动空 间,使他们有了自娱自乐的表演场所。同时福建省图书馆还不定期地举办老年摄影、书法、 绘画等作品展,开办老年人喜爱的各种讲座,图书馆成为老年人真正的精神家园。

4.1.2服务方式保障。图书馆应充分考虑老年读者的特殊性,在服务方式上加以保障。 大型 图书馆可在咨询处增设老年读者特别服务的内容,为大多数还是机盲的老年读者提供代检机 读目录服务,为腿脚不便的老年读者提供代找、代借、代还等服务;此外,根据老年读者生 理上的特点,在咨询处放置一些老花镜、纸和笔等以备不时之需。这种从细微处体现出来 的 服务保障,不仅把知识带给有需要的人,还使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平等和关爱。作为居民 家 门口的社区图书馆应针对老年读者开展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如开设读报点、攀讲点,邀请热 心的老人担任义务读报员、攀讲员。福州市台江区瀛洲街道瀛福社区就有一个读报点,由 退休干部、老党员老欧担任义务读报员,为社区老人和居民讲解报纸新闻。目前在台江区已 有 10多个这样的读报点,每天都能吸引许多老人前来聆听。通过这些活动和学习,使老人排遣 孤独、调适人际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4.1.3信息资源保障。信息资源在社会科学论述中一般被划分为专业信息和日常信息。老 年 群体,特别是消遣、休闲学习型的老年群体需求的多为日常信息,如生活安全信息(社保医 保 政策、物权法知识等)、时政信息、科普性常识性信息和休闲娱乐性信息等。图书馆在采购 和搜集信息资源时应该注意,除了有关的图书、报纸、杂志、音像等文献资料外,政府信 息公开查询中有关老年人的政策资料和专为老年读者阅读的大字版(largeprint)读物也 应加以采集,这些大字本不仅方便老年读者阅读也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热情。消遣、休 闲学习型老年读者还喜欢观看老电影、戏曲电视连续剧、韩国电视剧等声像资料,据福建省 图书馆视听资料服务统计数字显示,老年读者占视听读者的30%以上,还 有相当一部分中年读者是替年迈的父母借阅的,总体上老年视听读者呈上升趋势,图书馆在 采集馆藏资源时要有所考虑。

4.2研究学习型老年读者的信息服务保障

研究学习型老年读者群体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群体,他们中有离退休专家学者也有技 术工人,一些人虽然参加工作时学历较低,但经过三四十年工作实践的锻炼学习,许多 人成了行业的专家里手。他们具有较强的事业心,离退休后只要身体健康,多数会选择继续 工作或著书立说,以期发挥余热,再创人生辉煌。这类读者利用图书馆,是出于工作研究的 需要,阅读范围是专业领域内的有关资料,目的是学以致用,对其而言,图书馆就是他们的 资料库。福建省图书馆有位老读者叫周怀松,是福州大学的老教授,中国漆文化研究专家, 与福建省图书馆结缘几十年,如今82岁高龄的他仍坚持每天到图书馆来为他的漆文化新专著 查 找资料并汲取新知识。他认为知识是无止境的、是动态变化的,故坚持以“知不足”原则来 要求个人进行终生学习。这一类型读者的信息需求只有大型图书馆才能给予满足。图书馆可 针对他们的特殊需 求及自身情况,在信息提供和服务中予以特殊保障。如建立这一类型读者的档案资料 ,以备随时联系帮助,提供网上查询、数据库使用、推送服务、馆际互借、网上文献传输、 智能卡服务等,方便他们更好地发挥余热,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4.3多样性、综合性信息服务保障

开展多样性、综合性信息服务。许多老年读者在离退休前已有业余爱好,只是工作繁忙无暇 顾及,离退休后希望利用闲暇时间充分享受这一乐趣。图书馆除了搞好各项读者信息借阅服 务外,要根据老年读者的这一需求特质,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保障服务活动。

4.3.1以图书馆为阵地开展老年教育、老年文体活动的宣传工作,引导老年读者积极参与 老 年大学学习,或参加当地老龄委、各老年协会举办的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图书馆也可与这些组织联合举办书画摄影展览、手工艺术品展览、初级电脑知识讲座、收发电子邮件培 训、棋艺比赛等,使老年读者有学有乐。

4.3.2社区图书馆适当结合当地习俗组织并协助社区居委会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娱乐活 动 ,根据不同社区受众的构成及知识需求特点开展区分服务。对大众化平民社区,可开展老年人喜爱的表演等活动;对聚集了知识 信息素养较高的老年群体的各类新建住宅社区则要开展多元化的、个性化的与社会更合拍 的时尚活动。如福州市融信 地产一年一度的邻里节活动,包括举办文 艺表演、书法比赛、知识竞赛等,与文体工作形成互动,使社区图书馆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 为一体的文化场所,成为居民之间进行交流的舒适空间[7]。无论哪 种 类型社区,社区图书馆都应对辖区内的老年群体展开调研,动员并引导社区老人特别是空巢 老人参与到图书馆各项活动中来,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怀和辅导,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积 极参加社会活动,过上美好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加强理论和市场研究以人为本发展老龄产业[EB/OL].[2007-12-26].http://web .cenet.org.cn/web/zhangtaifu/index.p.

[2]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EB/OL].[2008-03-05].http://www.whll.gov.c n/mdex.php?artid=250.

[3]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EB/OL].[2008-12-09].http://www.shrc a.org.cn.

[4]李洁.老年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EB/OL].[2008-11-09]. http://www.ChinaU3A.org.

[5]张奇林.老年人保障体系的多层次性与伦理选择[J].中州学刊,2002(5):159.

[6]周绍斌.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保障—老年保障的新趋势[J].福建论坛,2007(7):129.

[7]王丽娜.从社区受众构成谈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8(5):109—111.

[收稿时间]2009-07-27

[作者简介]王丽娜(1960—),女,馆员,文学学士,研究方向: 读者服务。

猜你喜欢
信息需求城市图书馆
图书馆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分析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主阵地”
延边州种植农户信息需求现状及问题
信息产业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价值思考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