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小住

2009-07-13 01:49余世磊
岁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文思山色男主人

余世磊

浮生偷闲,偶到山中,小住几日,真是一件美事。

老家就在山中,父母俱健,对我宠爱有加,随时可回。但我家座在屋场当中,人家太多,我还是嫌有许多不足。最好,择一亲戚或一朋友家,独门独户而居,更多一份清静。屋是平房子,也好,下接地气,上通山气,让那地气和山气,把我身上散发出的、有些污浊的人气稀释、弄清。屋前有竹林,屋后是松林,把平房子藏在其中,闲人勿入,更重要的是,躲开那些官僚市侩。无竹令人俗,有松让人不失严肃,松林间时见鸟雀和松鼠,蹦蹦跳跳的,严肃中又不乏活泼。透过竹林,可见一片田畈,田畈那边有条小河,小河那边又是山。山连绵起伏,大一个缺,小一个缺,是天老鼠在从前啃的吧?因牛栏在屋之左,客房便在屋之右,窗外有一土墩,种美人蕉、洗澡花、菊、梅之类。有时红肥绿瘦,有时绿瘦红肥,有时红和绿都差不多,其实,对于我来说,现在已不会以色相来取人、取物的,赤橙黄绿、方圆扁厚都好。玻璃窗,窗上钉绿窗纱,这是我特别讲究的,取唐诗意:“偏知今夜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纱窗。”房中一床、一桌、一椅足矣,最喜三四月里,那人家有孩子,跑到山里采到许多兰花,不用我讨,主动分我几枝。不用酒瓶,不用茶碗,专门去找个竹筒,装山泉水,把兰花清供起来,放在窗台上,天天怡我性情。

不像在城里贪睡,天明即醒,躺在床上养养精神。夜里没拉窗帘,山光满屋,带些微微的绿山色,格外明亮而柔和。不错的,“山光悦鸟性”,鸟叫得比任何地方都要欢畅、响亮,让人怎么睡得着呢?鸟雀们都聚在竹林,唧唧喳喳,这只喊哥哥,那只喊姐姐,还有一只喊起姑姑、姑父来,好不亲热。谁是它的姑姑呀?我要做了它的姑父。该有多好!松林间独有一莺,叫声清脆、婉转而高亢,极有节奏,细细品味,都是五个音节,仿佛朗诵一首五言古诗,最令人长精神。鸟声渐稀,人声渐多起来,响起来。是在离这里不远的山中,有人说话声,有人走路声,有人砍树声。人声不像鸟声,含混不清的,想听,总也听不清楚,又让人生出许多联想,在城里一向凝滞的思维,全都变得活跃起来。起床,洗罢脸,拿起笤帚,扫净屋里屋外,活动活动身子。“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对于我来说,所有的屋子都有余闲,且容我来慢慢享受。再端一把竹椅,坐在门前的空地上,读若干页书。书是自己带来的,或唐宋诗词,或明清小品,或佛经,都是自己平生最爱的文字。很快便读进去了,心在书里,浑然忘却人在山中。不知不觉,一轮红日,从竹林那边斜射过来。有淡墨样的竹叶影,映在雪白的墙壁上。我想,书中的那些文字,也像这竹叶影,映在我的心壁上吧。

菜饭一饱,红日泛白,已上竹梢,屋前后光影分明。木门虚掩,主人都已外出,或去菜园挖地,或去村小读书,只留我一人在家,正是写作的好时光。特别是初来乍到,不受任何干扰,文思特别流畅,像山泉水一样,从圆珠笔尖里流出。突听木门吱呀一声,不会是别人来了。准是一缕山风。山风这家伙,像个贼,总喜欢趁人不在家的时候跑来。不,它不是贼,它只是个有些古怪的闲人,和我的性格倒有几份相像。看它,在这间房走走,在那间房瞧瞧。它肯定闻到了生人的气息,跑到我房间里来了,用手摸摸我的脸,掀掀放在桌上的纸。它一定在笑我呢,写这些东西有啥意思?不如跟我到处玩玩去。又听木门吱呀一声,它这就走了,招呼也不打一个。它可是什么东西也没动,什么东西也没带走,但我疑心,它带走了放在窗台上兰花的一缕香,但这,不能算作偷吧。都怪那只斑鸠不好,飞进竹林里,扑棱棱拍响翅膀,吓了我一跳,也把我的文思打断了。不急,且掷了笔,静坐窗前,忽听屋后的松林间,一声雉鸡长鸣,又把我打断的文思连接起来了。如果文思还是连接不起,就把文章暂时放下,出门去走走。出了竹林,穿过田畈,一直走到小河边,坐在那座小桥上,听听流水潺潺,看看鱼游乱石。这座小桥,不仅可以用来连接山路,用来连接打断的文思,也再好不过,只要找到了结合点,很容易便连接起来了。

午后睡上一觉,睡到自然醒。山中春睡固然很美,但美不过夏睡,日长花倦鸟欲眠。何况是人。如果睡得有点热,竹林里清凉一片,只是蠓虫太多,不然,可把竹床移进竹林去睡。这一觉睡得真沉,醒来伸个懒腰,一轮白日已经西斜,并且又开始泛红了,而万状山色都加深了一层。信脚外出散步,在一条田埂上站定,和水田中的一只青蛙斗眼儿,笑那只青蛙斗我不过,落荒逃去。不远处,有一条狭长的山冲里,两只白鹭从高处往低处滑翔,像两片白色的天花从天坠落,一片落在一块稻田里,一片落在了小河里。忽然看见了男主人,正在他家的菜园里挖地,于是,走到菜园里去,和男主人说说粳糯,问问桑麻,量晴校雨,计丰算歉。干脆,脱了鞋袜,帮男主人挖一块地,让男主人腾出些时间,为南瓜、葫芦搭个攀藤的架。挖完地已过黄昏,有山月刚刚升起。不管男主人怎么说,那把锄头一定得自己扛上,不能“晨兴理荒秽”,却能体会一回“带月荷锄归”。一开始,那山月像条白狗,一直忠诚地跟在身后,可是,走到那座小石桥边,它不干了,见有好水,跳到桥下的深潭沐浴去了,让我只荷锄归去。吃罢晚饭,与那家人围坐,或谈今,或说古,把一壶浓茶喝淡,又把一壶淡茶喝浓,感到特别快活。洗了脸脚去睡,拉开门,把一盆洗脚水泼向外面。忽又见那轮山月,沐浴之后,果然,更见明亮了,更见风致了。躺在床上,不急去睡,听那些虫儿鸣叫,也都是些山曲野调,虽不登大雅之堂,但我爱听。

如果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些单调,还可以找个伴一起,到山林间去走走。夏天的山林太繁茂了,山蚂蝗、蛇和野猪也不友好。因此,最好是在山寒水瘦时。“远上寒山石径斜”,那石径上走的人多,磨得光滑发亮。石径边,不错,“霜叶红于二月花”,但红得有些娇气。有些目中无人。最好,到那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没有路,有什么要紧,路不都是人走出来的吗?那里红叶更多,一大块一大块的,那才是一种最朴实、最本质的秋红。再听,山风吹在林间,枯了的草叶与芭茅互相碰撞,发出的那种声响,绝对是很难得一听的清音。还可以到山中去访友,不带烟酒,一边走,一边在山路边采一束野花,送给朋友再好不过。好长时间不见那位朋友了,欢喜之情自不必说,只是互看鬓间的白发,不禁一阵唏嘘。如果下一场山雨就更好了,再邀两个人,开开心心打半天牌,把自己完全放松,像那窗外的雨水,在山里放任自流。雨停,牌散,人也该走了。朋友相送出很远,很远,也有分别的时候,很远,人还在山中。一个人,走在雨后空山,蓦然回首,不见走过的弯弯山路,只看见一片苍苍的、湿湿的翠微。突然,有一种空虚、有一种孤寂,也像那雨雾缠山一样,在我心中悄然升起,把我缠绕。这种空虚与孤寂,在接下来的日子,慢慢地增多起来,说不清,理还乱。我心,不再平静,山色也不想看了,鸟鸣也不想听了。是的,山中最宜是小住,住久了,就会让人厌倦、不自在的。

猜你喜欢
文思山色男主人
解云龙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文思构建,开展微型化写作
快乐的中秋节
勤俭匾
《山色青青不改颜》国画
杯子
捉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