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与中学英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09-07-13 05:34廖永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学习动机心理

廖永坚

[摘要]英语教学是一个包括很多变项的复杂过程。在学生方面,学习成功与否除受智力因素和本人已有知识能力制约外,学习心理因素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也就是说个人心理因素的差异,会产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的差异。所以在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除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外,还应充分了解、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心理因素。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学习心理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09)08—0001—03

1学习心理因素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学术界认为,心理因素有其较广泛的外延,主要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认知方式、人格因素、学习兴趣、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学习心理这些非智力因素参与智力活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定向、动力、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作用。

目前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许多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甚至按顺序连26个字母也写不出。这种现象涉及的原因很多,在学生方面,除了智力因素有直接影响外,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重视不够、发掘不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学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章兼中教授主编的《外语教育学》一书中所阐述的外语积极学习理论原理,力图最大限度地开发心理因素,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时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努力培养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由此可见,心理因素在中学英语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动机、自信等心理因素,就难以学好英语。

2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因素

2.1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标的心理内驱力,它决定了学习者的态度、学习努力程度以及学习效果,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动机,借助课文或与之有关的内容,不失时机地、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交往动机和成就动机。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一面,如果得到老师的适当帮助,他们的进步就会大大超出老师的想象。比如:我曾经教过一名学生,他各科成绩都不错,就是英语拖了后腿。一问才知道,他初中英语基础不好,考入高一成绩才10多分。他对英语已完全失去信心,决定放弃不学。找出病因,就得对症下药,本人用榜样法对该同学进行耐心教育开导。把我学习英语的体会与他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用自己的实际情况与他一一作了对比,经过开导,该学生学习英语的士气大受鼓舞。由于有效的激发了他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心理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学生终于把英语赶上,考取了理想大学。很多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是受到环境的消极影响而缺乏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学中本人对学困生放低要求,从基础抓起,对他们适时适当地在基础学习上为他们查漏补缺,以旧带新,以新复旧。最后,还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重视作业信息及时反馈。这样做既有针对性,效果又好。

当中学生有强烈的交往动机和成就动机时,他们就会变得很乐意与别人交往。所以本人利用这一优势,灵活在课堂上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如下能力。第一、交际(口头表达)能力。多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当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犯一些非原则错误时,不要马上纠正他们。在课堂上,老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为此,本人每节课就进行5分钟的“On Duty”和“Free Talk”的训练,谈论日期、天气、出席情况。介绍自己及家庭、或者讲一个小故事,在口头表达上给以相当的重视。学生通过课堂上的活动,积极地使用英语对话,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四会(听、说、读、写)能力。这样做,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极大兴趣,口头表达能力得以提高。第二、合作能力。“学会做事,学会共处”是教育支柱之一。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每堂课本人都让学生进行“pairs work”,“group work”等。鼓励他们自己讨论问题,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本人还尝试多次小型辩论会,每次辩论设计的题目与所学课本相关,例如:How to deal with the waste?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in an earthquake?Is it good to have clas— ses at weekend?等等。通过辩论,学生加强了团队合作,增强了竞争意识,锻炼了口语,提高了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第三、竞争能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整个世界充满了合作与竞争。为了满足社会的要求,中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要培养他们的竞争能力。本人平时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班上,设立了学习进步奖、优秀奖、积极回答问题奖。无论是平时的作业,还是测验、考试,只要学生的成绩比上一次有进步,均有奖励。或是在进行某个项目训练时,本人采取抢答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只要回答的答案有点沾边,也有奖励。其实奖励有时是一声“Very good!”“Well done!”“You did very well,”。有时是一本作业簿,一支笔而已,但已调动学生的参与感。这样使成绩好的学生再接再励,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奋勇直追。通过竞争,学生学会保持自己的情感与理智,学会尝试成功与失败。与此同时,他们懂得如何选择最佳的竞争方式既使自己从中受益又没有伤害别人。

2.2尊重学生情感,创造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态、主人翁心态

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的作用很重要。教师要从心底里热爱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体验学生学习英语的甘苦,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并且充分激活学生的心理因素。所以一开始本人就注意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意把微笑与鼓励带入课堂,和蔼可亲地对待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努力创造轻松、民主、友爱、愉快的学习气氛。平时主动用英语向学生问好,打招呼,做到言传身教。在语言训练方面,每进行完一项活动,只要上台表演的,本人都给予肯定与鼓励。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用“Please”,“Would youlike to…”“Could you help us find the answer?”。当学生能提出问题时,用“Very good”或用“Congratu—lation!”表示鼓励;当学生能以正确方式表达时,就用“Yes,you are quite right,”“I am satisfied,”“Thank you,”表扬他们;当学生举棋不定时,总是以“I hope you can,”“I believe you are ok,”来激励;当遇到学生“卡壳”时,对他投以期待的目光,说“Don'tbe nervous,”“Think it over,and you will find theaFtswer,”“You must be OK next time,”来增强他们的信心;当学困生终于能开口时,本人就立即喜气洋洋地竖起拇指说:“Thank you very much,”“Verygood”。当学生听到老师鼓励的话语时,就会产生感情的共鸣。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和胆子较小的学生,一句期待的语言,一句热情的表扬,一段鼓励的话语,就能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外活动时,则开展英语角活动,英语专题讲座等活动,鼓励平时那些不爱说话的同学,消除胆怯心理,大胆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在民主、友爱、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消除了紧张的心理压力,轻轻松松、毫无顾忌地说英语,逐渐由“要我说”的被动状态达到“我要说”的自觉状态。使学生具有“开口说话”的强烈愿望和“开口能说”的充分自信,为过渡到“能说会道”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习动机、情感、兴趣与意志等心理因素,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很大作用。如能调动起这些心理因素,就会成为智力发展的内驱力。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心理,深层次挖掘学生的心理因素,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心理优势,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学习动机心理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鞍山市高中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