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多媒体教学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2009-07-13 05:34梁艳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网络媒体情景

梁艳红

[摘要]目前,网络多媒体教学已在学校广泛开展并进一步普及。网络多媒体教学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切实的文化背景、丰富的语言信息以及浓厚的语言氛围。因此,适当将这一因素引入英语语言教学实践,必然会强化个体对环境的同化过程,获得良好的直观效果,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特征、意义、作用以及效果等方面阐述网络多媒体教学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09)08—0008—03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强调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发展,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和顺应。同化指的是把外界的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和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顺应是指个性的认知结构因外部的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因此,在窄小的教室中直观地再现真实、生动、简洁、明了的教学信息。以及超大的信息容量等有利因素已得到教师们的认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是“建构”学习环境的四大因素。网络媒体为英语学习者提供的文化情景、丰富语言信息和浓厚的英语语言的氛围为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特别是“创设情景对话”的课堂环境使学习更具合理性,更适合于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大胆开展自由对话,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建构。

中国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大障碍是缺少语言情景交际氛围,这客观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进程,而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语言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情景,语言情景使语言具体化。因此,设计情景对话已成为英语教师重要教学环节。然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媒体超大信息容量,语言情景相对的真实性,文化情景内容丰富。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体,进一步行完善了英语的情景教学。学生可以在相对真实的情景中根据话题,场合进行交际对话;这有利于学生参与、协作、对话、讨论,提高语言的领悟能力;彻底改变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英语教材安排的特点是:根据交际的话题引入语言知识点和语言点的学习。而媒体环境中的情景恰恰有利于学生对新内容的认知。由于网络环境能使学生置身于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特定的生活主题中),积极促使他们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某种情景的感受、看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这种网络媒体教学充当了连接“主体与客体对象”的中介。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语言与知识问题》(Chore—sky,1988:171—192)一书中对语言输入的渠道阐述说:“必须有丰富的环境刺激才能保证遗传决定的发育过程按照其预定的发育方式发展……不过,要使它的功能起作用,必须有正确的触发因素,”这种触发因素就是情景,而且必须是有新异性的情景。这样才能有利于构建学习者语言学习的最高效率。在语言教学中作为语言老师都在创设语言环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中感受语育,和其它教学手段相比,媒体网络教学却有其独特的一面:即媒体网络利用声、光、影等特点,从生活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心理作为影射语言的中心,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减少时间,提高效率。更能为学生建构语言意义提高足够的空间。例如初中英语八年级(下)What will people have robots??这个单元涉及到将来时态,谈论到未来的世界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新生事物,科幻的一些东西,奇特的一些科技等等,而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见识少,对外界的认知也不多,这些抽象的事物是他们绞尽脑汁也想象不到的,如果利用网络媒体的手段查找到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课堂上学生会进行顺势发挥丰富的想象,畅所欲言,学生在畅想中学到会了将来时态的用法,掌握了将来时态的结构,拓展了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课前教师也可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上网搜寻一些资料、或信息。如:图片、知识点、情景对话动漫及flash制作等,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地主动地去学习,每个学生都动手动脑,每个学生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或见解,遇到不同的看法或见解时,学生还可以展开讨论,这样,不仅学生的语言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人文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媒体手段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网络下的教学更有利于“情景中的合作”,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网络信息繁多,信息处理十分复杂,仅仅依靠个人力量很难顺利解决问题,共同探讨成为极具时代特色的个人学习策略,在媒体下自由地对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景所获得的认知展开小组讨论,分组对话。在讨论或对话中。每个学生的特点在与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在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创造性精神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它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过于忽视学生的创造力,讲解多,包办过多的现象,在网络教学下,学生是主体,学生在不断“摔跤”的过程中漫漫学会了“走路”,教师的角色是在了解学生的意愿,鼓励学生创造出教师意想不到的句子和对话,这样才能达到“语言来表达思想”的目的。同时,它也改变了在交际过程中教师打断学生的思路,引导过多,纠错过多的现象。网络媒体教学下,课堂控制有一定的宽松度,允许学生的话题不时地离开预定的谈话范围。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回到话题,对学生的错误不要有错必纠,而要多宽容,善引导。在网络环境下要求教师应尽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以讨论方式解决认知冲突,使学生自觉修改认知结构,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环境更有利于互动式的对话教学,网络可以链接,使会话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Lindgren,1967)提出的交往的四种模式为:以上四种师生交往的互动模式中d种交往互动模式,是互动式交往中最佳的,而我们媒体网络下更能利用好这种模式,更能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使知识获得的氛围更加轻松化,对话者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有利于同学间进行对话。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媒体所提高提供的情景,要求学生分角色表演,先把接受能力相对快的一组或两组同学作为示范,然后,按角色重新分组,接受知识快的同学和接受知识相对慢的同学搭配。上台表演。这种协作的会话是学习能力得以体现的表现,互动产生了兴趣,互动是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在媒体网络下,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通过会话的手段达到意义的建构,这毫无疑问会提高学生的会话水平。这种方式的强化了“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媒体教学新模式。它改变了早期行为主义理论创始人斯金纳等人提出的“刺激一反应”模式,改变了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忽视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旧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无疑这种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网络媒体教学,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关于阅读有句名言;阅读理解不是读者感知文字的意义,而是读者赋予文字以意义。媒体教学呈现了大量的“有形的材料”,给读者提供了“无形的想象空间”,而且在有形材料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但这些想法却在讨论、分享、辩驳中得以升华发展。想法意义是私人化的,但交流却是公众化的,而这一些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共同体”中得到最好的演练和提高,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全面掌握。在网络媒体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在语言情景、互动、共享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从而深化所学的知识点、句子结构、正确语法等。

网络媒体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同时多媒体网络教育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也起到很大作用。在教室、计算机房或电子阅览室去选择网上读物来阅读,可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通过多媒体写作,文章上网与同学们交流,体验成功,真是其乐无穷。总之,利用多媒体网络教育,特别CAI课件运用于教学过程,能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助于学生各方面智力素质的培养。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网络媒体情景
楼梯间 要小心
一题多解,认清思维树之“根、枝、叶”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商业新闻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
轻松模仿,开口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