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探讨”在科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09-08-01 07:06姜伟杰
关键词:科学课程创新实践小学教学

姜伟杰

摘 要: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合作学习应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中,要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创新实践。

关键词:小学教学;科学课程;合作学习;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6-0055-02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在我们的教学中无处不存在着合作学习,但合作探讨应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等等,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和创造性地学。把合作的观念引入课程的课堂教学系统,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而且也是为了顺应教育社会化、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的需要。

一、注重合作,强化角色意识

人们的角色意识是社会秩序赖以维持的基础。因为社会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要正常运转,就要求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担任各种社会角色并各行其事。人们的交往意识和角色意识愈强社会就越和谐,发展就越迅速。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交往意识、角色意识十分重要。

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形式提供给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的机会,而扮演角色是儿童成为集体成员的关键环节。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每个儿童由于心理特点的差异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般分为四种:领导者、追随者、反对者和中立者。在小组合作讨论活动中,教师通过变化活动和改变角色,儿童即可学会充当不同的角色,不断地强化了儿童的交往意识和角色意识,使儿童养成较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这就强化了儿童的角色意识,保证了小组合作讨论的顺利进行。

二、注重合作,放手自行探究

自行探究就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材料,给学生足够时间,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地开展观察、实验,之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再经综合、归纳、概括,获取结论。让学生自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进行感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加大探究环节的力度,让学生充分地活动。

科学教材中许多观察、实验项目,都是简单易行的。只要教师准备好材料,稍加点拔学生就能自行探究,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活动,放手让他们自行探究,活动越充分,学生获取的知识越多。例如省编教材第三册中《静电》的教学,上课一开始,我用一根橡胶棒在丝绸上磨擦,然后去接近小纸屑,结果发现小纸屑跳到橡胶棒上,学生都感到好奇。这时,我抓住机遇,问:“你们想试一试吗?”学生跃跃欲试,然后分组让学生拔弄我预先发放的实验材料,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不断创新,学生兴趣特别浓,都聚精会神地投入了探究活动。

2.增加探讨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

一提到学生在课堂不发言、课堂气氛不活跃,大部分教师都埋怨学生,认为学生不积极思考和配合,但他们是否考虑到过自己的原因?据观察,造成学生发言不积极的直接障碍其实是教师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因此,在本学科教学中,既然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就要给足够探讨的时间,然后让学生汇报讨论情况。例如教《常见的岩石》时,我放手让学生去大胆探究、推断、思维,交流讨论,接着让学生汇报实验情况,学生在充裕的时间里,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通过自行研究,都掌握了岩石的特征,并且记忆牢固。

3.尊重学生的见解,让学生自行归纳。

为了应试,许多教师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进行宣读,非要学生的见解与标准答案一致,否则就是错误的。这样不仅把学生思维限制在狭小的空间,同时在课堂上老师牵着学生走,也就否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本学科教学中,老师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不管见解成熟与否,都要加以赞许,这是因为小学生对问题的解释带着儿童探究认识事物的特点,加之他们的思维水平处于前概念向概念思维发展和过渡的阶段,也就是说教师不必强求学生的见解如教科书那样标准划一。

三、注重合作,立意创新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灵魂。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社会和民族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长久以来,学校教育重知识的继承和传授,轻知识和方法的创新,轻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模式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顺应时代需求,把合作探讨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培养创新人才。

1.营造创新氛围。

教学中首先要形成一种自由的心理气氛,使学生感到进行创新活动的心理自由,使学生能自由地思索、想象、选择和作出决定。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急于得出具体结论,在整理材料,探讨事实时,对学生限制多,放手少,使学生难于积极主动地研究问题,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是民主。而合作探讨学习能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在这种环境里学生的思维才能最大限度的活跃起来,创造力、想象力才能充分发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在整个合作探讨中,教师放手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活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所获取的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对事实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得出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在这样的思维活动中培养出来的。但在这一过程中,给学生自由,放手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讨论、探究的情况,从中探查学生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

2.追求教法创新。

创新是教育艺术的精髓。实践证明,教育方法如果缺乏创新性,必然流于僵化、枯燥。“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关键在于创新。而合作探讨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我讲你听”的僵化方法,代之以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师在课前努力发掘教材的创新因素,课上采用合作探讨之法,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课后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努力将课堂教育与社会生活沟通,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在乐中创新,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

3.学会创新技能。

“学会创新”是教师教法改革的最高要求。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创新”之法,掌握具有创新性的学习方法。例如,让学生学会系统思维,掌握由点到面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学会辩证思维,掌握全面考虑问题的学习方法;学会顿悟思维,掌握凭直觉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学会发散思维,掌握全方位考虑问题的学习方法等等。只要教与学都具有创新性,师生个体才能从自我劳动中体验到自身力量的价值和兴趣,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4.积极参与实践。

实践出真知。而合作探讨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启发、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使他们中的每个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实验等探讨的全部实践活动,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研究、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自主地组织并进行对实验的观察和探讨,收集第一手材料。教师在该教学环节中首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预测;同时,要特别注意鼓励持有不同见解的学生大胆阐明自己的想法,这样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尺》一课时,可以采用实践活动的方式,要求学生到篮球场上度量篮球场的周长,方法不限。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探讨学习所达到的效果,为传统教学所不及的。把小组合作的观念引进科学课程的教学,是对本学科传统教学的一次改革,它符合时代的需要,能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 张桂英】

猜你喜欢
科学课程创新实践小学教学
对《科学》课程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思考
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中职学前教育开设科学课程的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