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职业中专班级文化建设

2009-08-25 09:37廖韶辉
中国教研交流 2009年7期
关键词:职业中专班级文化

廖韶辉

【摘要】职业中专作为社会存在的一个基本单位,其学生好坏对社会具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目前职业中专生介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是一个问题多发的年龄段。认知能力明显不足,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相差甚远,最容易发生行为偏差。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必须首先从班级文化和心理教育入手。因此,班级文化、心理教育、班主任工作就成了我们要探讨的一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职业中专 班级文化 班主任的作用

职业学校的学生处于青春萌动期,年龄介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是一个问题多发的年龄段,认知能力明显不足,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不是很好、自理能力较差、性格内向的同学最容易发生行为偏差。一旦发生问题,就让老师感觉到非常头痛,有些问题甚是棘手。从许多方面来看,如果能从提高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方面入手,亦能杜绝很多事件的发生。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从广义上理解,是指班级生活中一切文化要素,从狭义上理解就是指班级成员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文化,是一个整体对分散个体的影响。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有不同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会随着由个体到一般,再到整体,再回到个体的过程。当这个模式到达整体时,它会不知不觉地浸透到每一个个体,这时就体现了这个整体的影响力。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的学习是潜在的学习。学生会因班级的群体文化,或班级中小群体文化,甚至是班中的个体文化(包括教师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在学业上、思想上、行为上发生很大(甚至是根本上)的转变。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大部分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潜在的教育力量。

班级文化涵盖着诸多方面。虽然班级是方便学校组织教学而以制度形式存在的客体,个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不能决定自己到哪个班级生活,但是一旦一群人聚集到一起,他们就必然要以自己的意志,以自己所拥有的创造能力共同创造出一种生活或一种文化。由此看来,班级文化既具客观性、制度性,又具主体性、非制度性。从这一点上看到,班级的文化建设要从人本管理入手。提高人的自主性乃是班级文化发展的一个方面。

二、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

班主任无论在对学生的影响和在班级的建设中都起着主导作用,同时班级心理教育活动的成功与否,也与班主任的素质关系极大,如果班主任有目的地营造有特色的班级文化,那么学生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性格特征和生活方式将深深打上本班级的烙印。在马加爵案中,我们找到这么一个事实:马加爵在学校没有鞋子穿居然几天不上学,班主任不知道,同学也没有给予资助,就这样等到助学金发下来才上学……如果班主任能在班级文化中发现马加爵的个性特长并充分利用和发挥它,使他得到同学们的尊重,也许他就不会出现过激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看到个性特长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内在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的桥梁。人格发展是没有单一模式的,我们的学生也是性格不同、兴趣迥异的,这就需要结合他们的特点、发挥其特长,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完成班级文化的建设。

班主任应具有内涵丰富的个人魅力,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具有班级教育的整体观,具有平等合作的家长观,具有心理自我保健的积极态度等。只有这样,班级文化的建设才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才可能有优秀班集体的出现。现在,在职业学校,有的老师的文化生活很贫乏,每天就是在一本书里翻来翻去,因为考试的内容局限在专业里,老师也不注重自身品位和素质的提高,缺乏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根本就谈不上什么个人魅力,自然也就影响了班级文化的建设。

班主任应建立自身素质档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心育观,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班主任素质档案是检查和发现班主任是否具有创建班级文化的“晴雨表”。常听人们说:做班主任难,做职业中学的班主任更难。现在有好多职业学校的老师说做他们学校的班主任、老师真是没有一点意思,表现在学生不听老师上课,甚至还在课堂说一些不该说的话,一个班级只有一、二个学生是看老师面子听课的,这个班级的管理,一点成熟感都没有。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应建立自身素质档案,育人先育己,然后才以心育促教育,建立班级教育环境,实现班集体建设的目标。

班主任是联系各种人物的纽带,是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榜样。班主任与其他任课教师、与学校各处室、与学生家长联系最为密切,在种种关系中经常会有一些矛盾冲突,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是创建良好班级文化的重要一环。它既影响到班主任的形象,又影响到本班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学生如何向班主任学习怎样处理各种关系,影响到学生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班主任注重自己不同角色的扮演,协调好多种关系,努力使各种关系对班集体的建设形成优势,同时起了一个表率作用。

班主任在创建班级文化时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显示才能的机会,使他们更爱集体,更具有主人翁责任感。有人说,一个班的好坏,关键是班主任管得严不严。其实不然,如果以管为主,管制过死,习惯于要求学生“俯首听命”,只能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能力,这样的班集体凝聚力并不强。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可充分发挥学生特长,给学生宽舒的环境,为自己、他人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出谋、出力,形成个性特征明显的人文风采,培养自我成就感,增加对班集体的热爱之心,实现班级文化中的精心文化这一最高层面。

现今的教育更强调以人为本,更注重活动对人的影响。班级文化正是建立在一个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新型文化,良好的班级文化将有助于学生学业和能力的提高。构建班级文化提出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我们必须从关心人、教育人的角度出发,认真回味我们过去曾走过的弯路,重新认识和创建班级文化,培育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

猜你喜欢
职业中专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基于衔接理论的职业中专英语完形填空教学的实证研究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职业中专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职业中专体育开展状况与指导策略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例说向量方法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