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

2009-08-25 09:37
中国教研交流 2009年7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课堂素质教育

张 霞

中学语文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课堂上只有彰显教师的“主导性”才能有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实施素质教育,使之不流于空泛,我们就得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改变过去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在当今信息时代,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相关学科的研究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学语文的教学法必须密切注意和不断吸收有关新知识、新成果,以充实和发展本学科理论。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被教育者的能力,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主动、积极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改变了传统教育的“述而不作”的弊端。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一旦让他们独立地分析一篇文章,就束手无策了。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授学生以渔,不要只授之以鱼,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1、把语文课堂变为思想教育的阵地

素质教育以德为首,因此教学中应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没有一门课程只给学生普通的陶冶,而另一门课程只给专门的知识。”语文课堂教学只需在课堂内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结合语文教育有的放矢地进行就可以了。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之时,思想单纯、性格活泼、思维敏锐。他们不喜欢老师的道德说教,而喜欢边学习知识边接受教育,所以语文教师一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道德成分,二要把握中学生的道德要求,并使二者有机结合。

如:在课堂上讲解《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喂,出来》、《大雁归来》、《旅鼠之谜》等课文时,让学生信仰并追求科学真理,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我的母亲》、《藤野先生》让学生懂得尊敬师长,赡养老人,爱护兄弟姊妹,与邻居建立互敬、互助、互让的和睦关系,来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

《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年且九十,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使学生学到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

这样,我们就按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审视语文课堂教学,打消它的局限性与缺陷(通常称“隐蔽课程”)。具体的方法很多,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利用投影仪,让学生看到父亲为“我”买橘子时向上攀爬的“背影”,让学生找出里面的几个关键动词,从而能体会父爱子的深情。教师再用低沉的语调朗读,进行情感渲染。最后加以引申:“同学们,我们都有父母,父母对我们的爱是宽厚的、博大的,正如有首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样就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

2、活跃课堂,把学生置于主人翁地位

过去的教学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阻塞了学生的思考力,也钳制了学生的想象力,甚至把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也扼杀了。课本更是和实践难以有机地结合起来。素质教育就应该改变这种做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得到发展。美国一位教育家说过:“人们告诉我的我容易忘记,演示课本给我的我将牢记,自己理解的、创造的永远不会忘记。”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的习惯、能力和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语文课堂中,不要让学生被动的去听你讲叙,而应让学生成为经历获取知识全过程的一个淘金者。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兴趣,才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发挥人的潜在智力。例如:讲解《我的母亲》一文,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把学生带入文章。

4、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每一个学生都引入我们的学习情境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课堂上捕捉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研究学生。对班上成绩较差的学生,课堂上为他们设置一个问题,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使他对语文学习具有自信心。为了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在每堂语文课前开展了“说说心里话”活动,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有了提高。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探索,需要创新。众所周知,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是分数而是能力。最有价值的将不再是学历而是创造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语文课堂素质教育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