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2009-08-25 09:37曹玉莲
中国教研交流 2009年7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教材

曹玉莲

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发挥审美娱乐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多渠道的情感诱发,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审美心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开启内在情智、推动语文学习,受到思维锻炼和思想教育。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讨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

一、利用语文教材,实施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它几乎包容了一切美的表现。因为,语文教材中一篇篇“依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作为美的信息载体,差不多包括了人类文化传统中各个领域的美的积淀。

1、钻研教材,发掘“美”

要使学生从教学中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由“知学”进入“乐学”的“欲罢不能”之境,还需要教师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

2、课堂引导,陶冶“美”

教师将从教材中的美融化到教案后,可以利用丰富快捷的网络信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把语文课堂装扮得更美更靓,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享受美。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意美感教育,唤起学生的美学思考,忽略了这一点,课文的讲授就会变得寡然淡味。

二、以情感为核心,营造审美氛围

美育应寓于娱乐之中,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接收美、追求美。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课,应该是一首诗、一幅画。用高尚激越的情感营造的美的氛围,用妙趣横生的语言,使学生在神圣的课堂里领悟真善美,从而达到创造性思维的飞跃。由此可见,“以情激趣,启迪录性”是课堂的灵魂。审美氛围的营造、美育的实施,都依赖于情感。那么,情感在教学艺术中的作用有哪些表现呢?

1、情感赋予审美活动以生命活力

现代教育学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过程本身就应是审美活动,面对审美客体——作品,师生都应付出情感投入。课堂上能让教师情、学生情、作品情融为一体,学生会受到强大情感力量的震撼,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

2、情感调控越得当,审美价值越高

经验证明,情感是美感体验中必备的因素,没有情感基础,再高明的教学艺术都将苍白无力。任何一堂高质量的课都是情感的自然体现,从中可窥出教师对施教对象的情感态度和评价。教师的情感愈浓烈真挚,其感人的力量就愈大,其教育作用、美育价值就愈高。同样,学生情感投入越多,课堂效率越高。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当“感情戏”的导演,情感调控得宜,审美价值高,“卖座率”也高。

三、以培养高尚的志趣为目标,构建美育的大厦

培养高尚志趣,是新时代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真、善、美是培养高尚志趣的丰富营养。语文教学实现“三个面向”,迎接时代挑战,就应该用时代精神去召唤,用榜样人物去感染,用文学形象去熏陶,用真善美的情感去激发,用集体的舆论去评价,在辨是非、识美丑、别善恶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引向人生追求的光明大道,并且同学校、社会紧密配合,共同创造一种环境。

1、语文教学在培养高尚志趣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

培养高尚志趣,主要靠的不是思想灌输,而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语文教学在这方面的“渗透”作用,是其他学科不可超越的。

⑴语文教材内容的综合性与思想性特点,适合多方面的陶冶渗透。

⑵语文教材语言形象性与生动性特点,决定了熏陶感染的深刻性。形象生动的语言容易深刻感知,容易引起联想,容易激发情感。从语言悟进去,历史人物可以复活,现实人物可以再现,锦绣河山可以触摸,深情妙理可以品味,于是心神动而情理生,舍伪求真,背丑恶而向美善。

2、语文教学中的道德评价能够陶冶美的心灵

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由于中学生的情感难以保持长久,一时感受到的东西并非全部理解,加之现有的道德水平,也不可能不制约和影响到他们的审美态度、认识和情感。所以,在审美教育中,与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美的情感去陶冶学生心灵是十分必要的,为达此目的,不妨作如下尝试:

⑴经常开展写作活动,强化美感效应。美的鉴赏和美的创造有密切联系。如果教师在学生获取美感以后,再组织他们进行写作,让他们通过写作体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就可以使审美效应得到强化。

⑵经常开展道德情感讨论,提高审美判断能力。为了加深对课文蕴含的思想意义的认识和领会,教学中可以就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用已有的美学知识、道德认识对人物、事件进行分析判断。

可以预测,美育在未来将是一个热点,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每位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在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下一番工夫,不但要具备精深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才能,更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应该而且必须全面审视在落实美育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在思索的沙漠中开垦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审美的绿洲。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教材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教材精读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育教师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