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小故事

2009-08-25 09:37
中国教研交流 2009年7期
关键词:每节课耳机眼神

李 霜

心理学研究表明,平时,学生的心理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偶发事件的爆发使这种心理平衡被打破。这时,他们对周围信息反应特别敏感,思想矛盾特别尖锐,是学生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机。抓住这些最佳时机,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理想的教育效果。

那是一个星期三的早晨,当第一节课的音乐声响起,我拿着课本进入本年级的“精英”班。这个班百分之90以上的学生是不学习的,他(她)们的父母以他们能按时到校,没有大的违纪现象就算是满意了。学校默认,能让学生不使课堂吵闹,顺利完成教学,就已达到效果了。如平时一样,有些刚吃完早餐的学生,陆陆续续,稀稀拉拉,挪进教室;有些学生手中拎着吃的东西,大大咧咧,推推打打,蹦进教室;有那么五、六个学生则神色茫然,又似无可奈何地坐在位置上等待上课。五、六分钟过后,好不容易使喧闹如集市的教室安静下来,开始上课了。对待这个班,教师的责任感使我依然热情洋溢,一丝不苟地讲课,甚至比其他班级更加耐心,我知道还有求知欲望的眼睛看着我。突然,我发现一个平时比较注意听课的女生带着耳机,一动不动,完全沉醉在MP3中。与其他上课也听MP3的学生不同,从我上这个班的课以来,这个女生不说每节课自始至终认真听课,但也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从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每节课有所收获的角度出发,我停止讲课,带着关爱的眼神,轻声提示她:“请把耳机摘下,动手做笔记了。”她依然不动,只是毫无表情地看着我。我再次轻声重复一遍。谁知在安静的教室里,在我眼中一向比较喜欢听我课的她突然爆发一声:“知——道——了!!!”那震耳的声音把我吓了一跳,我的胸口立即象被什么堵着,有那么几秒回不过神来。连其他的学生也感到气氛十分不对,都睁大眼睛看着我,他们也许认为我会怒不可言,将大发雷霆。在那几秒内,我确实有发火的念头——如此令我下不了台,好心当作驴肝肺。但心底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不行,如果此时发表言论,无疑似火上加油,我会越来越激动,她也回越来越烦恼。我迅速回过神,深呼吸一下,以学生难以相信的平静的口气说:“噢,我打扰你欣赏音乐的雅兴了,请继续吧。我们也继续上课。”我的内心虽然极其不平静,但我还是平静地上完那节课。课后,我也不找那女生谈话。

第二天进入教室,等学生在座位上坐好,准备上课时,前排靠讲台的学生递上一张小纸条。我装作若无其事,用眼角扫了一眼,原来是那女生的检讨书。我一边讲课,一边不经意地看着她,她正用一种我第一次从她那看到的认真与虔诚的眼神看着我。那一瞬间,我明白了,我已赢得这位女生产的尊敬。我满意地笑了。

从这件事,深深让我体会到:教师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都必须表现出心理状态的稳定,要充分意识到,由于学生正处于心理渐变期,他们的心理行为往往缺乏自制性。教师的心理承受张力要大大超过学生,要作“宰相”,豁然大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教师的情绪在一位学生的心灵里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当我们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给那些一时无意犯错误的孩子面子,他们就会给我们超出我们想象的改变。

猜你喜欢
每节课耳机眼神
生命的顽强
我会跳绳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唠叨过滤耳机
空洞的眼神
我敢
What To Do With Minutes To Go In Class(2)
北京 小学初中将打破每节课45分钟惯例
借你一双慧眼
别总戴着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