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

2009-08-25 09:37肖红英
中国教研交流 2009年7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凡事天性

肖红英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习惯是在学校课堂系统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的。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从多方面多途径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凡事问一个为什么”的习惯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经常会提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这种好奇心,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客观世界,展开创造思维的内驱力。教师要有责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很好地利用这种好奇心,激发他们探求真理的热情,养成凡事问一个为什么的习惯。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能力和习惯,不盲从、不迷信。鼓励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意见,而千万不要扣上“爱出风头”、“钻牛角尖”、“故意刁难老师”等帽子,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氛围。

二、培养学生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的思维习惯

创造性思维并非瞎猜乱想,而是从实际需要出发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创造新加工,作出符合逻辑的判断和推理。所以,发展逻辑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一问多思的习惯

一问多思要求学生有较大的思维广度,满足对问题已有的一个答案,而是通过多思作出一问多答,一题多解。通过多思使学生思维开阔,思维扩散。扩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对一个问题可以从多角度、全方位去思考。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好问是智慧的摇篮,教师应当从好问、好动中发现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善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环境,并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入手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凡事天性
凡事无绝对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天性是人心的影子
凡事都有定律
或许,只因为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