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09-09-28 08:38
首都教育学报 2009年8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发展现状问题

苑 斌

摘 要:体育产业是当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已有一定的规模,对国民经济发展、对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产业化现状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抓住契机大力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体育,是人类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解放后,我国对体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体育健儿为国家赢得了巨大荣誉。国家对体育不计成本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体育在人们的观念中也被认为是纯消费部门,是为国争光的。它投入的是物质,产出的是精神。没有人认为体育也可成为一个产业部门,加之计划体制下的体育发展政策,体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没有得到开发。其实,体育活动也有市场,通过培育和开发,完全可以使体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从近年来国内火爆的球市和越来越多的商业体育比赛中可略见一斑。体育的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是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国际体育商业化冲击的必然结果。

一、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体育产业外延的不断扩大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进程,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趋显现,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为中心,已经形成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增长带,同时带动西部地区共同发展。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也在促进周边产业,如:餐饮、旅游、会展、传媒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2.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

社会投资办产业的态势发展很快,涌现了一大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多种所有制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和企业集团,原来完全依靠国有资本兴建体育设施和提供体育服务的状况正在发生变化,社会力量和资本投入显著增加,境外资本逐渐介入,体育产业发展的多渠道、多形势投资机制正在形成。

3.市场初具规模

体育产业蓬勃兴起,并已初具规模,体育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决定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繁荣。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当是门类齐全、层次有序、结构合理的组织体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初步建立了体育服装、体育器材、竞赛表演、健身休闲、技术培训、中介咨询等门类的体育市场体系。

4.体育无形资产开发成效显著

借鉴国际惯例,我国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近年来,以中国体育代表团赞助征集和中国奥运会市场开发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开发取得初步成效,电视转播权转让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二、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发展不平衡

我国体育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地域发展不平衡, 呈现出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由于受经济、文化、思想观念和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的东部特别是沿海的大中城市,如上海、广州等, 体育消费水平较高, 且体育产业已成为本地区的投资热点。而西部地区,如宁夏等, 体育消费投入微乎其微。仅以体育彩票为例, 2007 年广州为39.1 亿元, 甘肃为2.5 亿元, 可见地域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二是运动项目产业开发不平衡。由于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观赏性、普及程度和在国际上取得成绩的含金量有较大差别等方面的原因, 致使其产业资源价值、市场容量和效益有很大差别, 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和田径的个别项目,市场开发已有一定规模且带来一定效益, 但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难以进入市场。

2.相关产业潜能没有充分发挥, 产业质量不高

体育产业进入市场就必须遵循市场运行的法则, 通过市场对体育产业的资源配置发挥作用,体育产业的资产很大一部分表现为无形资产。在无形资产开发和利用方面, 我们虽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 但和其他国家相比此收入差距悬殊。目前的体育产业比较注意有形资产的利用, 但对无形资产等重视开发不够。从体育用品市场上看, 高档产品市场的大部分仍被国外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直接生产或合资生产, 而国内体育用品行业中的一批明星企业高档产品在整体上仍有很大差距,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能否创造出国际知名品牌将是我国体育产业所而临的严峻问题。

3.法律、法规不完善, 缺乏优惠政策的扶持

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 既需要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扶持和引导,更需要法律和政策的规范。虽然目前已经颁布的《体育法》对我国体育走向法制化奠定了基础, 但与之配套的立法工作迟迟跟不上。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高层次的体育产业法规, 没有一支有力的体育执法、监督队伍对我国的《体育法》实施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政策倾斜往往是一个新兴产业必要的助推剂, 体育产业迫切需要政策扶持以尽快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在体育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有成功的经验, 但我国由于体育市场发育的不完善, 缺少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明确政策,尤其在融资、赞助和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方面没有明确的、可操作的产业扶持政策,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4.体育产业的管理人才匮乏, 结构不合理

现代企业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体育产业一方面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 另一方面又是经营者, 因此既需要精通体育知识的专业体育人才, 又需要熟悉市场的经营管理人员。但我国的体育产业长时间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暴露出了体育产业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现有的体育管理人员多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 而具有高学历的体育管理人员很少。这些人中有的只熟悉运动过程, 而对经营知识知之甚少,很难想象一批没有高学历、没有经营管理知识的非专业人员能经营出高效率、高产出的体育产业实体组织。

三、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1.政府要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中去

从我国改革开放到现在,体育产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达到了一定规模,已显示出经济方面的优势,并在引导社会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国民经济方面显露出巨大的潜力,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消费热点和投资热点,各类体育消费正在逐步膨胀,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2.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的法制建设,完善体育产业政策

政府的产业政策对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体育行政部门在建立体育产业政策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中的许多方面仍因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扶持,而受到制约,这对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及时建立并完善一套包括政府财政投入,产业项目基本建设投资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准的政策体系,为体育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建设高素质体育产业人才队伍

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形成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快建立起适应体育产业发展的研发队伍、管理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通过专业培养、岗位培训、引进等多条渠道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我国体育产业人才。

4.大力培育市场,引导体育消费,完善市场体系

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功能齐备的体育市场体系,是优化体育产业结构的需要,也是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应该加快引导健身娱乐市场的扩张,把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两类市场作为龙头来抓,在广大群众中提倡科学、健康的健身娱乐观念,引导消费结构的调整。

5.抓住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大力提升体育产业水平

历届奥运会都为举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可观的经济效益。2008 年奥运会同样对我国经济生活有着巨大推动作用:一来自于门票、旅游、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电视转播权的转让等直接收入。二是举办奥运会所带来的直接投资对GDP的推动作用。由于我国体育产业集中于下游产品,各级政府必须引导企业向生产高附加值、高科技、服务业的体育产品,因而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及引导,促使这些企业发展壮大,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四、结束语

用发展的眼光看,我国体育产业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增长潜力,但是这种前景能否实现以及增长的潜力能否得到释放,除了要继续深化体育体制的改革,建立完善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之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能否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法规策略,理顺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为体育向产业化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丁云云,相利.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内江科技,2008(1)

[2]闽金蝉. 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陕西教育,2007(12)

[3]刘丽,左晓瑛. 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9)

[4]朱永柏.浅议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11)

[5]唐春芳.中国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6]康建敏.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1)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发展现状问题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