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09-09-28 08:38
首都教育学报 2009年8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件想象

王 军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化教育教学当中,这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教育结构与现代教育方法的改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学生的学习相结合,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情景交融的环境中快乐地接授知识,在快乐中成长呢?

一、借助计算机的超级链接、抓图、配音等功能的随时可选性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多媒体计算机课件进行教学的重要特点就是在教学中可以进行超文本的链接,并有非常大的可选性和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查找知识海洋中的有益的、可视的、利于学生接收的信息,并在教学中巧妙设计思维发散点,做好超级链接设置,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具备的即点即显功能和超级链接功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限制,由浅入深,由纵深向横向,将知识清显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例如在讲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作《长征》一文时,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很难对诗中的一些场景想象出来。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在教学中剪取有关长征的简介、长征中红军战士历经的千难万险,配以动人的解说词,以及红军飞夺泸定桥和巧渡金沙江的电影剪辑,在课堂中巧妙地向学生展示,使学生的想象有了基石,体会飞夺泸定桥和巧渡金沙江的“冷”与“暖”就容易得多了。再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由于学生对书本文字知识的理解差异和想象力不好,难以体会到海底世界的美景,可以想到海里有鱼,但却无法想到鱼的各种各样,植物等就根本无法想到。也许当老师说到海底有植物时,学生会非常的纳闷,海里会有植物吗?老师是不是骗我们呢?种种困惑在学生的脑海中缠绕,也许还会有学生想他会是什么样的呢?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库、互联网和外界各种光盘资料,将海底世界的美景视频资料和与它相关的内容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资料的形式按一定的方式进行链接做成课堂教学课件对学生进行动画展示,通过学生对视频的观看,直观、形象、生动地看到生活在海底世界的各种动植物,它们品种多,样式各异,从而产生美感。并可以很好地理解各种抽象的词,再通过语言文字等相关信息的出现,加深了学生对海底世界美的理解,打破了那种由教师苦讲学生死记再体会思想的常规,使学生通过观察、观看、聆听,自发地在心中产生自己的真切感受,并能自然地说出自己的感想,真正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对今后学习的参与意识。

二、有机地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图文并茂,避免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枯涩,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将大量的信息集成,再对它们进行加工,这样的教学应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图文并茂的课件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而且还有很大的机动性、互动性和可视性,并有很大的灵活性。当学生理解好时,我们可以向下进行,当学生理解不好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链接到的文本、视频、声音、图像等资料重新展示出来,使学生主动参与,真正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学习中,由于受年龄、环境、地域等的限制,理解上有很大的差异,久而久之,会造成思维上的障碍,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很好地避免。首先,计算机展示给学生的是一幅幅生动、活泼、形象的画片和饱含感情的名家解说和一段段图文并茂的录像……第二、学生观看到的是有趣的动画展示,可爱的蹦跳的小兔、展翅飞翔的小鸟,会动的图形……第三、视频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活动中,只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如教《春》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先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先用课件投影春、夏、秋、冬四幅风景图,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出表现春天的诗句,然后在有声有画的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像。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员动人的朗读,让学生在有如亲临其境之中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指导《天上的街市》朗读的同时,反复播放银河系录像片段和配有《月光鸣奏曲》的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看边想象,想象天上美丽的世界,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想象力的开发,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去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很好的突破难重点,使学生在学习中变主动为被动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教师教的过程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自己观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过程,使全体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并能在学习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对知识学习的严谨、踏实的态度,以及精于观察、灵活思维的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克服事物的抽象性与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更好地促进学生终生的可持续发展。如《皇帝的新装》一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重点,理解童话中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的应用,在分析课文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两框图片,第一框中是骗子假装做新衣的动作及皇帝看新装的神态,以此说明想象手法的应用;另一框中是课文插图,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丑态,用以说明夸张手法的应用。学生一边看一边发挥想象,感知骗子的狡猾,皇帝的荒唐。教师做适当的提问点拨,能使学生更好把握这篇童话的寓意,理解奇妙的想象和夸张的特色。

总之,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应用要恰到好处,应注意将对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和知识与能力的最佳结合,密切联系起来,教师主导作用要恰到好处地发挥,必将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课件想象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快乐的想象
一生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