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的思考

2009-10-13 03:29张维庆
现代情报 2009年7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

张维庆

〔摘 要〕原创性研究是图书馆学最高水平、最高层次和具有历史性突破的研究。通过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现状的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还处于一个常规发展时期,原创性研究的基础还很薄弱。图书馆学研究的原创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累积和科学培育的过程,科学累积主要包括整个社会的累积、图书馆学自身的累积、学术思想的累积和个人知识的累积。科学培育主要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和学术传统的营造。

〔关键词〕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科学累积;科学培育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7-0044-03

Investigation on the Originality Study of Library ScienceZhang Weiqing

(Library,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1,China)

〔Abstract〕The originality study is highest level and breaking history research in library science.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it is believed that Chinas library science is still at the developing stage with unsubstantial originality study base.The original study of library science is a long term process of science accumulation and cultivation.The science accumulation mainly involves accumul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library science,academic perspective and individual knowledge,while science cultivation consists of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ce spirit,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ce value and the creation of academic tradition.

〔Key words〕library science;originality study;science accumulation;science cultivation

199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渐为人们所认识。2002年国家发出《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把促进原始性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到国家重要战略层次。由始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总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最近几年,在图书馆学界不断出现积极倡导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和创新性研究的文章,并从开展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和创新性研究的必要性[1-3]和应采取的措施及建立相应机制[4-5]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已经引起了图书馆学界的关注。毫无疑问,这种具有开创性的思维对提高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水平和加快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步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笔者认为,根据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要想实现学术原创还需要做一番理性的思考。

1 学术原创任重道远

原创(original creativeness)、原创力(original creative power)、创新(innovation)词汇的概念一般泛指独创性、开创性和创造性的劳动、技能及能力,又称为“原始性创新”(见2001年6月22日江泽民在中国科协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讲话)。对于如何定义图书馆学研究的原创或创新,笔者实在不敢贸然,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概念的借鉴来了解其内涵。多数学者认为,创新就是将新的观念和方法诉诸实践,创造出与现在事物不同的新东西,从而改善现状。这一概念引进到科技领域又赋予了特定的内涵,科技创新分为3个基本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的核心内容是新的概念和理论学说的产生;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技术的发明和创造;体制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制度的革新。由此我们应该看出,在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基础和水平上,开展如此高层次、具有历史性重大突破的原创性研究是不现实的,其主要原因并非是上述的措施和机制的问题,而关键在于:

1.1 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基础还十分薄弱,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在发展中存在诸多困惑,研究方法长期处于“输入”模式,而且是“点滴”似的东西借鉴,国内学术流派难以形成[6]。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成果数量虽然很多,但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甚少,且不成体系。应用研究较多,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研究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横向上的扩展,并未体现出纵向的深入,更谈不上质的飞跃。文献[6]还认为,21世纪后,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将面临调整和重建。这一阶段本身就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

1.2 目前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队伍中,存在一种治学态度不端正,急功近利,学术规范失衡的不良倾向于鸣镝先生[7]非常全面的总结出目前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普遍存在学风不正、心态浮躁;眼高手低、根基不牢;脱离实际、故弄玄妙;热衷包装、追赶时髦;转换太快、东枪西炮;薄积厚发、心血来潮;论而不争、自赏其道;分析肤浅、方法太少;队伍不整、各奏各调;人数不多、素质欠高;成果挺多、质量难保;崇洋媚外、疏于创造共12种弊病。他还说,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到底有几个人在进行“持续性研究”?即一个组织或一个研究人员,就某一方面、某一论题、某一观点进行“持续性研究”,连续发表一论、二论、三论……?实在不多见。

学术原创不是灵光闪现,更不是智力的机巧,而是需要有足够扎实的研究资料与学术基础作为支撑。在目前的情况下,实现我国图书馆学的学术原创,真可谓任重道远。文献[8]和文献[9]通过对科学发展史的分析后指出:“学科发展和学术原创都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在累积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没有累积,就没有原创”。从现实来看,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尚未真正步入原创时代,实现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原创还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科学累积和科学培育的过程。

2 学术原创与科学累积

2.1 整个社会的累积

这种累积体现了社会的整体科学能力,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与社会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世界上任何一个科技发达的国家,都具有很强的社会整体科学能力。而近代科学诞生以后,人们往往把科学活动看作是“独立自主的东西”,与社会无关。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与社会的互动效应,人们才逐渐认识到,科学研究不仅是一个智力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科学越来越成为“社会科学”,科学的社会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基本特征。尤其是图书馆学,它所研究的内容与方向一直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图书馆学研究的社会性相对更加突出。社会对图书馆学研究活动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支持能力形成了社会的“整体科学能力”,它是由科学人才、研究经费、现代化技术设备等有形因素和科学体制、科研管理、科学传统等无形因素综合形成的;它是以科技为先导,经济为基础,人才为保证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图书馆学的研究水平和科学创造能力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图书馆的社会“整体科学能力”的形成首先需要人们社会观念的转变和认识的提高,这一过程只有经过长期的累积才能形成。

2.2 科学自身的累积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科学理论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积累和突变革命相互交替的过程。许多重大理论的诞生和技术发明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革命及其最初的扩张时期往往会涌现大量的原创性发现,而在随后的渐进累积时期(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家要做出世界一流的原创性研究是比较困难的,必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图书馆学自身的累积并不是成果数量的累积,成果数量的扩张不一定出现质的飞跃。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的数量虽然很多,但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中,很少就某一颇具影响力的专题形成有组织、有计划、长期连续性的攻关研究,缺乏纵向上的深入和具有累积意义的研究。因此,实现图书馆学自身的累积还需要全国统一规划,确定研究方向,组织人力,长期不懈,重点攻关。

2.3 学术思想的累积

学术思想的累积是科学累积的重要形式。一个人的学术思想是从长期的研究实践中来的,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科学思想史研究表明,少量具有革命性的原创性思想必须以大量的常规研究为基础,因为任何原创性思想都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0]。在我国图书馆学界,有不少知名的图书馆学家,如北京大学的吴慰慈教授、周文骏教授、武汉大学的黄宗忠教授、中国科学院情报中心的孟广均教授等,在各自的研究领域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11-14],是十分宝贵的财富,非常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2.4 个人知识的累积

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创造新知识的过程,而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这是科学本身的继承性和连续性的基本特征。在科学研究的历史上,要想创造前所未有的新知识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研究者自身具有相当丰富的个人知识储备,专业知识的功底必须雄厚,但相关学科的知识也十分重要。学科的发展在经历了原始的综合到逐步精细分化的过程后,各学科之间又日益广泛的交叉、渗透,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大量涌现。交叉学科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大跨度、高数量等鲜明特点。在科学研究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学科中出现的重大理论问题,在该学科内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冲破该学科的局限采取多学科联合探究的方式,往往能产生重大突破。无数的事实说明,现代科学的重大理论突破和技术发明,大多是学科交叉的产物。由此可见,对于图书馆学研究者来说,专业知识是研究的基础,而相关学科的知识往往成为研究的工具。另外,个人经验和经历的累积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在思想原创领域中,这种累积构成一个关键因素。

3 学术原创与科学培育

3.1 培养科学精神

早在五四时期,任鸿隽就说过,“我们晓得的科学精神,是求真理,真理的作用,是要引导人类向美善方面行去”[15]。他认为,科学精神有5个显著特征,这就是:崇实、贵确、察微、慎断、存疑。科学是求真之学,追求真理,为真理而献身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涵。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的灵魂,是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是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科学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不仅有助于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而且有助于人们树立起对待自然、社会与人生的科学态度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从哲学角度讲,科学精神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包括尊重科学的理性精神,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不断创新的进取意识。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不求实,就不是科学;不创新,科学与技术就不可能向前发展。科学精神不立,科学发现和科学创造则必然贫乏。可以肯定的讲,在图书馆学研究的实践中,科学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然而,在科学精神方面,对真理的不懈探索,对自身使命的认定和高度自觉,我们仍还有太多的遗憾和不足。从当今的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实际来看,真正作为图书馆学研究基石的“为求知而求知”的科学精神尚未真正在我国生根。

3.2 树立科学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也不再那么单纯了。对学术本身的兴趣不浓厚,治学态度不端正,热衷与追求名利、金钱和物质享受,急功近利,潜心作学问的少了,专注走捷径的多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功利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价值观的主流。在功利主义的驱动下,我国的图书馆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给我国的图书馆学研究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突出的表现是:实用主义地从事研究,缺乏“为真而求真”的科学价值观,导致一些成果缺乏开拓性,理论脱离实际。学术研究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的空谈永远也不会产生原创,只有立足我国图书馆实际,致力于为研究中国图书馆的问题提供更恰当的观念框架,理论原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才能呈现出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要实现从常规研究到科学原创的历史性跨越,必须面临一个新的科学价值观体系的构建的现实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对科学价值观有客观、理性的把握,不把科学价值观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我国的图书馆学研究活动就难以有效的组织,甚至会出现扭曲的现象。

3.3 营造良好的学术传统

学术是自觉、系统和专门化的思想与智慧的生产活动及其成果。学术传统则是历史地形成,并加以传承的、独特而稳定的专业治学方式与叙事方式,是一个文明的精神文化生产的规范体系。图书馆事业的勃兴,离开了学术繁荣是不可想象的,而学术的繁荣离开了成熟的、独具特色的学术传统也是不可想象的。扬振宁说过,学术需要传统。它的重要之处在于,可以使年轻人知道哪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哪个方面有发展前途。学术传统对于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学术传统的营造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过程。我们需要吸纳西方的学术传统,接受求真的精神,按照知识论的传统和理性主义,打造中国型的学术传统。图书馆学术传统的构建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一个付诸行动的问题,它不是道理上的思辩就能完成的。在吸纳西方学术传统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国内图书馆学研究的领袖人物,从他们那里我们可以借鉴到研究的方法,感受到研究的气氛。

时代呼唤学术原创,但正如时代的转换本身就是异常艰难的一样,真正学术原创其实是十分不容易的,我们需要等待,在潜心努力中等待。坦率的说,我们根本就不应该把在学术研究上所取得的一般性突破视为学术原创,与其高喊原创,倒不如凝神敛气,苦练内功,做一些实实在在学术与科学累积工作,只有通过这种勤奋扎实的科学累积,真正的图书馆学原创才会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彭泽华.我国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初探[J].图书馆建设,2004,(4):11-14.

[2]石友荣.试论图书馆学研究的原创性[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07-110.

[3]勾学海.图书馆学研究原创机制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6):93-96.

[4]杨元生.试论图书馆学研究的创新[J].图书馆建设,1995,(2):9 -12.

[5]兰芷.图书馆学研究的创新[J].图书馆界,2001,(1):40-45,49.

[6]王子舟.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走向[J].图书情报知识,2000,(1):2-7.

[7]于鸣镝.图书馆学研究中的问题[J].图书馆学研究,2004,(10):10-12.

[8]刘文达,邹雪辉,等.学科发展是“力的集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3):106-109.

[9]陈雅兰,李必强,等.原始性创新的协同理论观[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59-64.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5.

[11]初景利.引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持续创新——吴慰慈先生学术思想探微[J].新世纪图书馆,2007,(6):18-21.

[12]金明生.周文骏的学术思想散论——庆祝周文骏教授从事图书情报事业50周年[J].图书馆建设,2003,(4):125-127.

[13]吴仲强.黄宗忠及其图书馆管理学思想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1,(5):111-112,70.

[14]罗曼,司马敬敏,等.管理服务人才——图书情报学家孟广均先生学术思想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2):17-19.

[15]任鸿隽.科学与近世文化[J].科学,1921,(7):11-14.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
古今中西会通视域下的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理论阐释——读蒋永福《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研究》
广西高校图书馆学论文统计分析
网络时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批评
“图书馆学实证研究研讨班”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
试论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南开大学成功举办“图书馆学实证研究·2014”博士生学术会议
对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再认识❋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