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刍议

2009-12-25 08:54董竞竞
学理论·下 2009年11期
关键词:双赢学分制

刘 佳 董竞竞

摘要:高校“学分制”的实施,给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及时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开拓新途径,创建出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学分制;行政班级;德育载体;非正式团体;“两课”;“双赢”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9—0213—02

伴随着“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会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和问题,原有的德育理念、德育载体、德育队伍的素质、德育效力和德育对象信息的掌握都将面临着新的挑战。

1.学分制给当前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1学分制对“以社会为中心”的德育理念的挑战

传统的学生德育注重“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利益,重视共性教育而轻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强调集体利益而忽略个人正当利益的满足,缺乏对个性发展进行必要的引导。在学分制下,学生自主性加强,他们通过自主学习众多的选修课,使自己广泛吸收知识,不局限于某一种专门知识,这实际上反映了“个人自主”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观强调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作为的人,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认为教育不是填平这种差异,而是强调在每一个学生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去发展个性,肯定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要求,并以此带动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观无疑对传统的注重“以社会为中心”的德育理念形成挑战。

1.2学分制对以班级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模式的挑战

学年制下,班级不仅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机单元,更是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在学分制下,由于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较大,越来越多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因为同选一门课程坐到了同一个教室上课,原来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实践和文体活动相对减少,必然会淡化班级概念。这样一来,原来以班级为基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生团体将变得松散,班级的党团组织、班委会的职能将会削弱,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大大减弱。传统的以班级为载体的德育模式必将受到挑战。

1.3学分制对德育工作效力的挑战

以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高校德育工作,其效力的实现与发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很难将德育工作本身学分化。学分制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以及人文艺术类课程,均以学分形式开设,很容易造成学生学分功利化思想,造成学生的一切围绕着学分转,而忽视日常生活中自觉的道德修养。另外,学分制也容易导致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急功近利的思维趋向和短视行为,这也不利于学生主观世界的改造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1.4学分制实施后,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掌握、贫困学生的助学、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学生奖励方法的施行,都提出了新的课题

学分制实施后,由于学生的自由度增大,德育工作者较难掌握学生的活动,不易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对各种原因诱发的学生心理障碍缺乏了解,学生的评先评优也难于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学分制下,学生德育工作应处理好的两对关系,面向全体和个别指导的关系。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目标是指向全体的,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标志是全体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共同提高。学分制条件下,班集体的淡化,导致面向全体的德育模式缺乏原本行之有效的载体。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学习和生活方式的个性化,也要求德育工作既要强调目标整体的一致性,又要讲究个别性、针对性和差异性,要注意处理好面向全体的统一性要求与个别指导差异性要求之间的关系。要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载体、新机制,以确保学分制条件下全体学生均能获得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全面发展与学分第一的关系。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而无论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还是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甚至身体素质、审美情趣的塑造,均难以用学分来确定,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见效的。学分制条件下,会导致学生学分第一的功利主义思想,诱发一些学生拼命拿学分,争取早日毕业,却忽略全面发展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从而削弱德育工作的影响力。因此,要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就必然在德育工作的机制、制度、管理、方法及途径上下功夫,努力探索学分制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切入点,争取实现学分制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双赢”效果。

2.做好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2.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教育思想,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德育工作者要明确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的思想。因此,德育工作是围绕学校的教学改革而开展的,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学分制的需要,而不是要求学分制来适应德育工作。其次,要转变教育思想,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学分制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灵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在德育中同样要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一是要转变原有的片面强调实现社会价值的教育观念,不仅要教育学生把社会与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学会依法获得个人的正当利益;二是要善于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三是要积极引导各种学生团体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特别是对于学生中自发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团体,要根据需要配备指导教师,发挥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四是学校要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者要树立起爱心和奉献精神,在学生面前不以权威自居,乐于为学生服务,在行动上做学生的榜样。

2.2加强“两课”的地位和建设

单纯从现象看,“两课”与专业关系不大,但“两课”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极大。学分制下,首先,“两课”地位要加强。要将“两课”全部纳入必修课体系,规定学生必须拿到“两课”学分才能毕业。其次,“两课”建设要加强。要适应学分制的要求,在“两课”教学的开放、教学方法的适应、教学内容的充实、教学手段的改善、教学师资水平的提高上进行改革与实践,提高“两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2.3建立健全全员育人的机制

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有效运作有赖于一个完善的育人机制。一定要转变以往学生德育工作仅仅由学生工作部门负责,而与教学、科研、后勤、行政部门无关的错误观点,学校每一个部门都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职责,人人有责,只是分工不同。一方面要以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把对教学效果与育人实效结合起来,确保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知识的传授之中;另一方面,要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机,强化后勤服务队伍建设,要求后勤职工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良的职业素质同学生打交道,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感染、教育学生,做到服务与育人的统一。此外,要引入科学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和艺术性,在实现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发挥管理育人的功能。

2.4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服务中,建立和完善各种学生服务体系

学生德育工作要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建立和完善各种学生服务体系:一是各院系成立学生选课指导中心。二是成立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学分制下,由于传统班级的取消,学生公寓是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中心的主要职能应是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要把学生公寓建设成为学生宿舍社区中综合性的教育与服务机构。三是成立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职能是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四是成立学生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学生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建立的目的是推动勤工助学活动健康顺利地开展,帮助经济较困难的学生通过适当的劳动筹措学习经费,顺利完成学业。五是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六是成立学生社团及第二课堂活动指导中心。学生社团及第二课堂活动指导中心主要是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引导和促进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健康发展。

2.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塑造环境及文化育人的氛围

一方面,从建设“两型校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校园)入手,为学生提高优良的学习生活场所,改善校园环境的硬件设施,在学生中间倡导以环保,节约为主题的时尚生活方式,为学生成才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的软环境建设,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美的环境感染人,通过校园环境,校园精神,集体舆论,师生榜样,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建设等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

2.6加强学生德育队伍建设,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要从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年龄结构层次合理性、知识结构完善化等方面加强学生德育队伍建设,以高素质的德育育人队伍为主导,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主体,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坚持不懈地抓好德育工作队伍的主力军建设,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富有爱心、爱岗敬业的辅导员队伍;加强教职员工的师德建设,强化“身教重于言教”的示范意识,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的队伍网络;强化学生的德育主体意识,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培育学生自主管理队伍,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等等。

总之,实行学分制,对传统的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我们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机遇。我们要及时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开拓新途径,创建出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前新,卢红学.高等职业教育学[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2]董大奎.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M].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双赢学分制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中职学分制改革及思考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瑞士国务秘书:两国为“双赢”创造机会
科技创新与人文繁荣如何“双赢”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浅谈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及改进措施
休学创业要以“完全学分制”为前提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双赢”之路在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