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患者100例的中医护理干预

2010-01-22 00:25黄少兰谢立科张明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调护干眼泪膜

黄少兰,谢立科,张明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 100040)

·护理研究·

干眼患者100例的中医护理干预

黄少兰,谢立科,张明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 100040)

目的 探讨干眼中医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 对100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护理组,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护。结果 经过治疗护理1月后,两组比较,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施护能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提高疗效,临床值得推广。

干眼;辨证施护

2007年国际干眼组对干眼的新定义为:干眼是一种泪液和眼表的多因素病变,导致眼部不适、视觉障碍、泪膜不稳定及潜在眼球表面损害,患者常伴有泪膜渗透性张力提高和眼表炎症的一组眼表疾病。干眼患者的常见症状为:眼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畏光、视物模糊,严重者视力明显下降,自觉症状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干眼的发病率增高明显,它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眼表疾病,病因繁多,病理过程复杂,包括干眼症、干眼病及角结膜干燥症。干眼属中医“神水将枯”、“干涩昏花症”、“神水枯瘁”、“燥证”等范畴[1],目前尚无特疗法,我院应用辨证施治为主,配合中医护理干预手段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干眼的患者100例200眼,其中男45例,女55例;年龄22~78岁,平均(54.2±8.2)岁。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例间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入院后48 h内对病人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肝郁阴虚22例,肺阴气虚18例,肝肾阴虚10例)和辨证施护,具体如下。

1.2.1 肝郁阴虚:眼部干涩、流泪、畏光、灼热感等不适,口咽干燥,情志抑郁,焦虑多怒,喜叹息。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治法:疏肝养阴。方药:逍遥散加生脉散加减,临床应用疗效明显[2]。中药宜温服。该类患者以中老年女性特别是更年期患者为常见,多兼有情志异常。护理上注意:(1)生活起居:注意安静,舒适,通风良好,避免噪声。(2)情志调护:采取中医情志调护“以情胜情法”、“情志疏导法”、“借情”、“借情”等方法:采用中医“喜胜忧”的思想,用中医以情胜情的方法,通过喜而抑制患者的抑郁,如引导患者听风趣幽默的故事,让其回忆日常生活中愉快的事情并讲述出来,让其心中喜悦,多关心、安慰患者,耐心解释,以保持其快乐的心情;根据患者的爱好、文化程度、性格特点,帮助患者选择“同质”的音乐,借助音乐来舒缓抑郁情绪,开始倾听舒缓、优美的乐曲,心理疏解后,再给予明快的乐曲,每次30 min,1次/d,以振奋情志,从而使患者抑郁情绪借情抒发,以达到情志舒畅;鼓励社会有益活动,分散其注意力等。(3)健康教育:介绍本病的基本医药常识及长期用药的必要性,并讲解正确使用滴眼液和眼膏的方法;对病情严重的患者须告知干眼的自然病程和慢性经过,同时介绍一些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获取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4)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补肝滋阴之品如核桃仁、黑芝麻、木耳汤、香蕉、梨等,忌辛辣香燥之物,可以黄芩叶、茶叶、菊花适量泡茶频饮;陈皮代茶饮以理肝理气。

1.2.2 肺阴不足:多见于年青人,目珠干燥无泽,干涩磨痛,口干鼻燥,大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润肺,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中药宜凉服。该类患者多久用电脑,长期用目或驾车者、戴角膜接触镜者多见。(1)教育其首先去除诱因,注意其用眼卫生,长期使用电脑者,应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眼睛和电脑荧光屏的距离保持在60 cm 以上,每使用1 h休息5~10 min,嘱患者增加瞬目次数;配戴角膜接触镜者停止配戴;驾车者,注意驾车时间不要过长,同时多瞬目,并尽量放下窗户防止风沙刺激。(2)注意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房间湿度在40%~60%。(3)干眼患者主要表现为阴津亏虚,故饮食方面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含维生素A、B、C、E之蔬菜及水果,如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赤小豆、荸荠、芝麻、百合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辛辣、煎炸、肥甘厚味和酒类等食品;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之品,少吃烧烤油炸食物。注意保证有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晨起饮两杯凉白开水或菊花茶,对于改善干眼很有好处。

1.2.3 肝肾阴虚:多见于老年,眼干涩,异物感,时有羞明畏光,白睛隐隐淡红,久视则诸症加重,可伴口干少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寐多梦,舌淡红,苔薄,脉细。治法:补益肝肾,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中药宜温服。护理上注意教育患者(1)应起居有常,不宜熬夜,注意休息,防止劳累,节制房事,防止恣欲过度伤肾。(2)适度的运动,如跑步、散步、体操、太极拳及其它形式的体育运动,患者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每天30~60 min钟,以不感疲劳为度。中医学认为“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缺乏运动可使脏腑功能低下,津液输布失常,因此提倡干眼患者应适当地增加运动。(3)忌生冷、寒凉之物,可选用党参、枸杞、白术煲瘦肉、淮山.首乌煲猪骨等健脾补肾之品。腰膝酸软者,指导患者按摩肾俞、涌泉等强壮穴。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相关标准拟定。治愈:症状消失,Schirmer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10 mm/5 min,泪膜破裂时间(BUT)>10 s,角膜荧光素染色消退。有效:症状减轻,Schirmer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有所增加,泪膜破裂时间较前延长,角膜荧光素染色较前减少。无效:症状无改善,Schirmer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未增加,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无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做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1个月后复查,对照组治愈10眼(占10%),显效33只眼(占33%),有效44只眼(占44%),无效13只眼(占13%),有效率87%;观察组治愈11只眼(占11%),显效52只眼(占52%),有效38只眼(占20%),无效9只眼(占9%)。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泪液分泌试验、BUT检查两组结果:前后对照、组间对照见表2。

3 讨论

3.1 干眼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而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它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眼表疾病,如美国的调查显示,在65~84岁的人群中,有14.6%的人患干眼[4];我国至今虽无明确的干眼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但基于我国的卫生条件和环境状态,其发病率可能更高,所涉及的人群更广泛,目前西医治疗手段主要为采用人工泪液、抗炎治疗、手术泪点封存等手段[5],护理上主要也是针对病因对症护理,因此治疗护理上无特殊方法,故探索中医治疗及护理手段尤显重要。本文结果显示,采用以辨证施治为主,配合辨证施护,观察组治愈率、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积分、Schimer I、BUT2组治疗后组间对照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干眼的病位、病性、病机

干眼属中医“燥证”等范畴,本病病位在眼属泪泉、白睛与黑睛,五轮相应为气轮、风轮与肉轮;病性:以虚证为主,实证少见,气血津液亏虚贯穿疾病的始终,其中阴津亏虚更常见。阴精亏虚是干眼症发病的基础,阴虚、内燥、虚火浮越、气不布津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机以虚为本,部分病例虚实夹杂,虚实夹杂者以虚为本,邪实为标。故临床病例多表现为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Schimer I、BUT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Schimer I、BUT比较(±s)

注:治疗前后组内对比,①P<0.01;②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③P<0.01。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眼数 100 100 100 100症状积分 8.9±2.0 5.3±1.5① 8.9±2.0 4.4±2.1①③SchimerI(mm) 6.1±5.6 6.2±5.7① 4.0±5.7 4.7±5.2②③BUT(s) 2.4±1.5 4.1±2.3① 4.1±2.0 4.4±2.6①③组别 观察组

3.3 辨证施护体会

中医辨证施护我们根据不同病证进行八纲、脏腑、卫气营血辨证,对其进行生活起居调理、情志疏导,饮食调护等以达到整体调节、标本兼治的目的,促进疾病的康复。中医护理强调因时、因地、因人护理,所以干眼患者生活起居要顺应四时,同时注重起居有常、适度运动、良好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等。中医学认为七情失和,思虑过度,或恼怒悲恐均可导致气机郁滞,津液输布失常而发干眼。另方面干眼病情反复,易致患者情绪抑郁,气机郁滞又加重病情。故情志因素对干眼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针对情志抑郁的患者,采用中医情志调护方法“以情胜情法”、“情志疏导法”、“借情”、“移情”等方法,达到情志舒达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医历来重视饮食调护,《黄帝内经》[6]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说明药物配合饮食治疗,既可少“毒药”对人体的损害,又能补精益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中医理论认为任何疾病都是阴阳失调的结果,对疾病根据八纲辨证,我们采取“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正确选择饮食。本病阴精亏虚是干眼症发病的基础,阴虚、内燥、虚火浮越、气不布津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机。辨证施护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的证型,以滋补肝、肾阴为主,兼疏肝理气,同时忌食辛辣干燥刺激之品,以达到食疗法不如药疗的效果。

通过以上良好的辨证施护,科学地配合治疗,从而能有效减轻干眼症的主观感觉和症状,提高疗效,最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李传课.中医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59-461.

[2] 谢立科,朱志容,张明明.逍遥散联合生脉散治疗干眼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9,19(2):71-73.

[3] 国家中医药管局.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 葛 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9-140.

[5]胡道德,顾 磊,刘 焰,等.干眼症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07,27(5):381-382.

[6] 杨儒宾.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49;455.

dry eye;Shih syndrome armor

R777.2

B

10.3969/j.issn.1674-070X.2010.12.031.075.03

2010-10-27

黄少兰(1964.11-),女,湖南长沙人,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

史蒙蒙)

猜你喜欢
调护干眼泪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银屑病的饮食调护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干眼不舒,中医外治有妙招
“甲减”虽扰,调护有法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竟是“干眼”找上门
爱眼有道系列之十 干眼者怎样度过秋燥难关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 干眼及其治疗防范策略
终身疾病糖尿病中医调护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