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2010-02-09 21:39刘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主义

刘建军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早年为总结他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而写的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该文写于1843年10月至12月,翌年2月发表在马克思和卢格合编的《德法年鉴》上。这篇文章气势磅礴,思想丰富,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是一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献。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开篇之作。

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来重读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就会发现它散发着浓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首先,这篇文章首次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批判了宗教对人们的思想奴役,为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在文中总结和肯定了德国的宗教批判,并结合自己的立场转变和理论研究提出了自己关于宗教的观点。关于宗教的根源和本质,马克思写道:“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1](P1-2)在这里,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德国青年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无神论观点和对宗教的批判,重申了关于宗教是人的创造、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的观点,同时进一步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把宗教看做是颠倒了的人的世界即国家和社会的反映,揭示了反宗教斗争的真正意义在于它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进一步揭示了宗教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宗教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多重影响,批判了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精神奴役。他认为,宗教是旧世界的包罗万象的世界观,是这个世界的理论“辩护”、精神“慰藉”、“道德约束”和神圣性来源。马克思意识到了宗教的复杂性,强调了宗教对人们的抚慰和麻醉功能,认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2](P2)在谈到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马克思批判了路德“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批判他在把人们的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3](P10)马克思的这些内容极为丰富的论述,为我们开展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多方面的思想启示。

其次,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首次论述了哲学在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写道:“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4](P15-16)“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5](P16)在这里,马克思认为哲学,当然是指“为历史服务”、“为实践服务”的哲学,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中起着灵魂和旗帜的作用。无产阶级虽然也像历史上的一切被压迫阶级一样,处在社会底层而被剥夺了受教育、学哲学的权利,但是,无产阶级与以往的被压迫阶级不同的是,它肩负着推翻旧世界、创建新世界的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不能以肤浅和空想的理论为旗帜,必须以能够深刻洞悉社会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这样深刻全面的理论是不能缺少哲学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都是大哲学家(当然还不只如此),他们为无产阶级锻造了无比犀利的理论武器,充分说明了哲学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作用,也为后来的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奠基了一种具有哲学意味的传统。哲学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密切结合,相得益彰。

马克思还论述了哲学对旧世界的揭露和批判功能,以及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鼓舞和教育功能。他认为,哲学批判本身不是目的,它服务于推翻旧制度的革命斗争。“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它的主要情感是愤怒,它的主要工作是揭露。”[6](P4)“应当让受现实压迫的人意识到压迫,从而使现实的压迫更加沉重;应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为了激起人民的勇气,必须使他们对自己大吃一惊。”[7](P4-5)这可以看做是关于在无产阶级革命宣传中哲学的作用的最早论述。

最后,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首次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革命的领导者阶级应该具有的精神气质和必要的舆论工作。马克思认为,担负革命领导者的阶级不仅应该具有坚毅、大胆等普通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具有“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具有“开阔胸怀”,并能够“和人民魂魄相同”。[8](P13)这个阶级要善于鼓动群众,并造成一种全体一致的舆论。“在市民社会,任何一个阶级要能够扮演这个角色,就必须在自身和群众中激起瞬间的狂热。在这瞬间,这个阶级与整个社会亲如兄弟,汇合起来,与整个社会混为一体并且被看作和被认为是社会的总代表;在这个瞬间,这个阶级的要求和权利真正成为了社会本身的权利和要求,它真正是社会的头脑和社会的心脏。”[9](P12-13)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观点,对于无产阶级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开展宣传舆论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严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命题

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内容和重要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揭示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科学理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极为重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写下了一段关于理论教育的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0](P9)这段话十分精辟,包含着一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或更确切地说是关于科学理论教育的命题,而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一簇颇为严整的命题组合。这样一种奇特的理论景观,非常值得从理论现象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结合上做出阐释。

命题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论述了理论与实践、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的关系,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样的观点,当然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观点,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马克思对这一观点的具体论述,则直接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这段十分精彩的名言,实际上讲的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和机制,即理论能否和如何为人民群众所掌握的问题,亦即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的问题。

马克思认为,理论不能代替实践,精神力量不能代替物质力量。他明确提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在这里,“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是马克思青年时期喜爱的一种语言表达,它铿锵有力而又有哲学思辨意味,但含义是清楚的:前者指的是以理论批判作为斗争武器(即理论斗争),是以笔为枪;而后者指的是以武器来进行批判(武装斗争),是以枪为笔。革命斗争可以包括不同的方面,比如理论斗争、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以及经济斗争等,理论斗争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理论斗争很重要,但它不是物质力量,而要想真正地改变客观世界,就必须诉诸实践,诉诸物质力量。

但是,理论作为精神力量也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毛泽东关于“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说法,就其表述方式而言,源于马克思关于“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论述。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物质和精神的相互转化,特别是理论向实践、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的。它既不是一种机械的变化,也不是一种神秘的变化,而是一种包含着相应的条件和机制的合理过程。转化的条件当然可以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是理论与群众相结合,为群众所掌握。一种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变成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才能变成一种实践的力量。

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具体来说包含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转化为群众的目的和理念;二是转化为群众的工具和手段。当科学的理论为群众所掌握时,理论本身就会发生转化,一方面它从理论形态变为信念形态,另一方面同时也变为工具形态。这可以说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两个环节。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它不仅成为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而且成为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手段。而只有人们首先认同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把它当做自己完全可以信赖的科学理论时,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方法论价值和实际指导作用。

此外,这里有一个表述问题:理论与群众的结合,是“理论掌握群众”呢,还是“群众掌握理论”呢?马克思的“理论掌握群众”的说法,是他早期的一种表达方式,体现了德国思辨哲学的影响。德国唯心主义思辨哲学把理念和理论当做主体,把群众当做客体;把理论当做精神性能动性原则,把群众当做物质性被动性原则。马克思在写作该文时,思想尚处于转变过程中,该文的一些基本观点标志着他已经实现了思想转变,放弃了思辨唯心主义并开始批判唯心主义,但在一些概念的用法和表述上,还带有一定的思辨哲学的影响。因此,对于“理论掌握群众”的提法,要做正确的理解。根据唯物史观亦即群众史观的观点,我们应该把这一说法合理地理解为“理论为群众所掌握”,或者按照我们古汉语的一种用法,合理地理解为“理论掌握于群众”。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理论界至今仍有“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人民群众”或“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群众”的说法,这当然是不确切的,应该加以改进,在用语上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命题二:“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理论怎样才能为群众所接受、所掌握呢?它凭借什么力量来吸引和赢得群众呢?马克思认为,理论应该通过它的说服力赢得群众,即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

首先,理论应该具有真理的力量,它要以理服人。马克思受的是理性主义教育,他本人也始终坚持理性主义的立场。在关于理论的问题上,马克思反对神秘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做法,反对那种不是依靠理论的真理力量和科学力量,而是依靠某种神话的魅力,依靠某种玄学思辨的魅力,依靠某种宣讲的激情和雄辩口才,以及某种随意的许诺等等来吸引群众,愚弄群众,控制群众。他认为,应该让群众学习和掌握科学的道理,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在工人运动中开展科学理论的教育,同那些以宗教先知和救世主自居,以传教的方式和口吻向群众说话的人物进行了斗争;同那些玩弄德国的哲学思辨,以此来吓唬工人和征服群众的人物进行斗争;同那些重激情、轻理性,甚至向工人进行蛊惑式宣传鼓动的人物进行斗争。这对于我们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本质,反对一切“忽悠群众”的歪理邪说和错误思潮,具有重要的启示。

其次,人民群众是认理服理的,要相信人民群众具有健全的理智。相信群众,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不仅要相信群众具有创造历史的力量,也要相信群众具有掌握真理的能力。广大劳动群众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他们缺少文化知识,更缺少理论素养,但他们是认理的,是讲道理和服从道理的。他们通过实际的生产实践,通过社会观察和生活体验,所懂得的道理比我们通常所设想的多得多。而且,由于他们的思想来自现实和实践,往往保有健全的性质。当理论家们在繁琐思辨中迷失正途的时候,反而需要诉诸普通群众的生活经验和健全常识来纠正。正如毛泽东在《反本本主义》中所说:“读过马克思主义‘本本’的许多人,成了革命叛徒,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11](P111)马克思主义的学问虽然博大精深,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精髓是简洁明了的,是能够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

再次,向群众宣讲理论,要善于把理论通俗化,在思路和语言上贴近群众。理论教育的关键是要善于把理论通俗化,善于抓住理论最基本的观点向群众讲透彻,讲明白;要善于把理论的道理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让他们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了解理论。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和伦敦给工人讲过课,讲解他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据威廉·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的讲课很得法,显示了做科学理论普及工作的天赋。“他提出一个问题时,总是力求简短,然后用较长的解释来说明它。尽量不用工人们听不懂的字句。然后他叫听众提问题,如果没有人发问,他就开始考问。他的考问也是很有教学技巧的,任何疏漏或误解都不能逃过他。”[12](P52)马克思的讲授使有幸参加听讲的人感到了极大的愉快,达到了“说服人”的效果。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都是大理论家和思想家,同时也都是善于用人民群众的语言来宣传科学真理的宣传教育家,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命题三:“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理论具有怎样的品格才能说服人呢?马克思的回答是两个字:“彻底”。那么,怎样才算是“彻底”呢?理论的“彻底”性指的是什么呢?马克思说:“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3](P9)也就是说,彻底的理论必须抓住事物的根本,对事物从根本上做出理论的阐明。理论研究不是着力于事物的现象,不是为了装点和粉饰,而是要直面事物本身,深入到事物的根本和深层本质,敢于接触最敏感和尖锐的问题,并不怕做出革命性的结论。而马克思关于“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的说法,一方面表明马克思所受的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马克思所理解的彻底的理论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是捍卫人的尊严的。马克思写道:“德国理论的彻底性从而其实践能力的明证就是:德国理论是从坚决积极废除宗教出发的。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4](P9-10)当然,对人的研究不是归结于抽象的人性,而是深入研究人的世界。马克思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5](P1)

通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就会强烈地感到在马克思那里有一种“彻底”的精神。他不仅在讲到理论时强调“彻底”,而且在讲到别的事情时也强调“彻底”。比如,他认为,农民战争是“德国历史上最彻底的事件”,而德国即将来临的革命将是“彻底的革命”,无产阶级身上的锁链是“彻底的锁链”,而思想的闪电将“彻底击中”人民的园地,等等。可见,马克思十分强调一种彻底的精神。他认为革命应该是彻底的,而作为革命先导的理论也必须是彻底的。

今天,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彻底性品格。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体现了无产阶级彻底的革命性,体现了这个阶级及其先锋队的“革命的大无畏精神”。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体系,体现了德国人特别是德国学者的彻底而严谨的精神,体现了经典作家集人类文明成果之大成的思想境界。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严整性,它的透彻性,它的自我批判精神,特别是它的致力于改造世界的气魄等等,都是它的彻底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不是中庸之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接受的平淡无奇的理论体系,而是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追求和宏伟的理想,有奋斗精神和尖锐锋芒的思想体系。今天,我们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可以也应该发掘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关于“和谐”的重要思想资源,以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作用,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彻底性的品质不能丧失,否则就失去了根本,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这是我们要加以注意的。

命题四:“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马克思看来,理论的彻底性不只是思维和逻辑上的问题,更是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的问题。理论只有紧紧抓住了社会现实的根本问题,并符合于现实斗争的需要,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从而在现实中得到实现。也就是说,理论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从而变成物质力量,取决于现实和实践对理论的需要以及理论是否能够满足这种需要。马克思写道:“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6](P11)这个命题讲“理论的实现”,实际上也是关于理论教育的问题,是关于理论教育作用的基础和限度的问题。一方面,它表明理论教育的进行必须有自己的现实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社会提出的课题以及对于解释和解决这种课题的需要。理论教育应该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有了这样的基础,也就有了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它也表明理论教育的成效也是有其限度的,它受着社会现实对理论本身的需要以及理论本身满足现实需要的程度的限制。在一定的国家和社会中,理论教育究竟能够取得多大成效,当然会受到理论教育的广泛程度、力度和水平的制约,受到开展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的影响,但是,一种理论能否在某一个国家生根、开花和结果,根本上取决于该理论能否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落地生根,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在中国社会中得到实现,虽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宣传和传播有很大关系,但更根本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它符合了中国人民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可见,理论教育,或者一般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身不是万能的,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上和一定的历史限度内发挥作用的。而在这个基础上和限度内,理论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有着很大的能动性空间。

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学科,产生于我国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是适应改革开放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长期积累的思想政治工作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学界努力和官方支持而形成的。这个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2005年,我国在学科体系中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被确定为其中的一个二级学科。这就从学科上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马克思主义性质。那么,追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起源或渊源,就不能只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而是要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传统向上追溯,寻找其最初的源头。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思想来看待,则它的形成要比它作为学科和专业的创立要早得多。

通过追溯我们看到,不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包含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也包含有丰富的相关思想和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指示。在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中,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都有非常丰富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观点和论述。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哪一篇或哪几篇著述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开端呢?本文的结论是: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开篇之作。

首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思想转变的主要著作之一。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马克思才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个作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马克思。而本文中阐述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是马克思在完成世界观转变后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早论述。在此之前,马克思(以及恩格斯)在早年的习作以及理论探索中,也可能提出过一些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含义的思想观点和见解,比如马克思在中学作文中关于青年职业观的思想、恩格斯在早年文学创作中的有关爱国教育的思想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学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内容,但这些思想只能算作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史中的内容,属于经典作家早期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而不能看做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开端。

其次,《〈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首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理论前提。尽管在该文中,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还是以比较原初的形式、以某种晦涩的思辨语言来表述的,但核心思想已经形成和出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将之称为马克思的“第三个伟大发现”。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具有更为直接的奠基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实现自己历史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说,马克思在提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思想时,事实上也就提出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再次,《〈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形成了唯物史观的最初观点,初步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科学观点的指导。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新见解,即:不是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马克思在回顾历史唯物主义创立过程时说过:“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17](P32)可见,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决定政治的最初观点已经出现,而这对于具有强烈政治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可见,在这篇文章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被奠定在无产阶级的价值立场上,而且也初步地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的科学基础上。

最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包含有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观点,提出了一系列严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命题。除了上文所详细陈述的相关思想内容之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关于“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的论述,实际上是从德国的角度提出了对人民进行先进思想灌输的任务,可以说是列宁“灌输”论的先声。

另外,在发掘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论述时,笔者偶然间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收录经典作家们的成熟而且重要论著的著作集,其开篇之作往往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文献,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的文献。比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以及最新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其第一篇文章都是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该文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和浓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列宁选集》的第一篇《什么是人民之友?》是一篇捍卫和宣传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论著,而在几年后的《怎么办?》中明确提出了“灌输”论的思想;《斯大林选集》的第一篇文稿《俄国社会民主党及其当前任务》论述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并对列宁的“灌输”论做了阐释;《毛泽东选集》的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它在一定意义上是关于中国社会各阶级能否接受革命宣传的理论分析,而接下来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则直接论述了农民运动中的“政治教育”问题;《邓小平文选》的第一篇则是直接论述思想政治工作的,即《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以上种种,可能出于巧合,但这样带规律性的现象也说明一定的问题,即:经典作家从开始理论创造的时候起,就把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思考之点,从而使得其重要著作从一开始就具有浓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1][2][3][4][5][6][7][8][9][10][13][14][15][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中央编译局编:《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菱的哲学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