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16例临床分析

2010-02-10 02:43孙巧丽宋新华肖俊杰范波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尾状核哌啶脑血管病

孙巧丽 宋新华 肖俊杰 范波胜

河南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 焦作 454150

我院2000-2010年住院的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16例患者,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女6例,年龄35~75岁;均急性起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脑梗死12例,脑出血4例。11例有高血压病史,5例有糖尿病史,4例既往有脑血管病史,既往无舞蹈症病史,同时否认有家族性疾病史。

1.2 临床表现 全部患者病后1~3 d内均有一侧肢体或单纯上下肢快速、大幅度、不规则、不自主的舞蹈样运动,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消失。伴挤眉弄眼、噘嘴等不自主面部怪异多变动作3例,神志清醒16例。

1.3 辅助检查 本组病例常规检查血常规、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均正常,所有患者脑电图均未见性放电。

1.4 影像学检查 16例病人经颅脑CT和/或MRI检查证实脑梗死12例,其中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梗死9例,尾状核梗死3例;脑出血4例,均为小量脑出血(2~3mL),其中尾状核出血1例,壳核出血1例,丘脑出血2例。

1.5 治疗及预后 在治疗脑梗死及脑出血的同时,给予氟哌啶醇1~2 mg口服,2~3次/d,或口服奋乃静 2~4 mg,3次/d;预后:10 d内症状好转 5例,11~20 d症状好转7例,21~30 d内症状好转4例,全部病例随访1 a无复发。

2 讨论

偏侧舞蹈症是单侧肢体和(或)面部的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本病可由脑血管病、风湿热、颅内肿瘤、变性疾病等损害锥体外系所致。在脑血管病患者中,偏侧舞蹈症的病因可能为急性脑梗死或脑出血引起壳核、尾状核及丘脑的小神经节细胞缺血缺氧、变性致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与多巴胺(DA)能神经元功能失衡。当纹状体由于脑血管病变发生血供障碍时其GABA功能减退,而壳核和尾状核的DA能神经元脱抑制而过度活跃,造成肌张力减低和动作增多[1]。

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突然起病和特有的偏侧舞蹈症状,加之CT或MRI改变即可确诊。临床上应与老年性舞蹈病和 Huntington舞蹈病相鉴别,前者是慢性起病,呈进行性加重,累及四肢,常伴有老年性痴呆及精神障碍,后者男性多见,有遗传史,缓慢经过,自面部及上肢开始,后波及全身。本组偏侧舞蹈症较轻,其原因可能与脑部病灶较小有关。当脑部病变严重时,由于坏死病灶大,肢体瘫痪严重,故未能表现出舞蹈样症状,这也是脑卒中后偏侧舞蹈症仅占同期脑卒中患者少数的原因[2]。

脑卒中性偏侧舞蹈症的治疗应以尽快减轻症状为主,同时行脑血管病治疗,对症治疗可选用氟哌啶醇等药物,氟哌啶醇(DA受体拮抗剂)可降低DA功能,使该区域神经递质重新获得平衡,而减轻舞蹈症状,立体定向手术破坏苍白球、丘脑腹外侧核团,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者[3]。本病预后良好。

[1]肖俊杰,陈凯,范波胜.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1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9):46-47.

[2]高有安,马和平,刘平,等.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5):95.

[3]吕晔,周红平,张文召.脑卒中所致偏身舞蹈症22例临床分析[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1):56-57.

猜你喜欢
尾状核哌啶脑血管病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尾状核头的弥散峰度成像研究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
英语词块研究的进展
氟哌啶醇对血清剥夺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表现为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的尾状核出血性脑梗死1例报告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