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特殊表现与误诊35例分析

2010-02-10 02:43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神经痛皮肤病

黄 平

武警福建省边防总队医院 泉州 362000

我院2001-03~2009-03收治103例带状疱疹患者,初诊误诊35例,误诊率33.9%。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8例,女7例;年龄25~82岁,>60岁29例(82.8%);误诊时间3 d~2周。

1.2 临床表现 以疼痛首发症状30例,表现为针刺样痛12例,烧灼样痛14例,刀割样痛4例;23例呈持续性痛,7例呈阵发性痛,均沿神经放射。痛后3 d出现皮疹6例,>4~6 d出疹21例,>1周8例。皮疹发生部位:左前额3例,右前额4例,右胸背8例,左胸背6例,右腰部8例,右下腹2例,右下肢2例,左下肢2例。

1.3 误诊情况 误诊为偏头痛4例,头部肿瘤1例,三叉神经痛2例,心绞痛9例,肋间神经痛5例,肾结石4例,尿道感染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坐骨神经痛2例,急性阑尾炎2例。

2 治疗与结果

本组病例一经确认即给抗病毒药(阿昔洛韦、更替洛韦、利巴韦林),并辅以营养神经药(甲钴铵、维生素B族)以及卡马西平、布洛芬缓释片等止痛,外用六神丸、新癀片、阿昔洛韦软膏,疗程2~5周,平均水疱结痂时间为5~7 d,治愈时间2周;后遗神经痛6例,短者半年,长者2 a。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以皮肤群集性疱疹和剧烈神经痛为特征,但在出疹前往往无特定的体征,仅表现为身体不同部位的剧烈疼痛。随着老龄化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本病发病率日益增多[1],早期诊断极为困难,容易发生误诊。

3.1 误诊原因 (1)临床医生,尤其是非皮肤病专科医生,对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性、多样性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带状疱疹的疼痛可与皮疹同时存在,也可发生在皮疹之前或之后,少数只表现为神经痛但无疱疹或仅出现红斑、丘疹而无典型水泡的不全性带状疱疹[2]。本组30例(85.7%)以疼痛为首发,疼痛的程度表现各异:有针刺样、烧灼样、刀割样,均沿神经放射。有报道临床初诊误诊率达39%[3],本组33.9%。(2)病史询问过于简单,体检不仔细,责任心不强,诊断思路单一、片面,常只局限于本科疾病。本组因腰腿痛就诊于骨科,X线片和CT片提示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首诊时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坐骨神经痛2例,有1例尽管在腰部已出现皮疹,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又不能综合分析病情而导致误诊。(3)鉴别诊断局限,先入为主,所以将头面的带状疱疹误诊为牙病、三叉神经痛,胸背部的误诊为心绞痛,腹部的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阑尾炎等,腰背部的误诊为腰椎病、坐骨神经痛、尿路结石等。

3.2 误诊预防 提高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的特点;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切忌先入为主的片面思维。对于发生于单侧、病程较短、沿神经放射,又查不出阳性体征的神经痛,应考虑带状疱疹[4]。认真分析疼痛性质、诱因及治疗反应,重视鉴别诊断,在皮肤疼痛处产生节段性水泡疹,就能及时早期诊断带状疱疹[5]。

[1] 王红岩.中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75-76.

[2]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295-296.

[3] 陈实,郭毅.带状疱疹神经痛77例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1999,25(4):227-229.

[4] 陆海峰.带状疱疹12例误诊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5(11):182-183.

[5] 赵辨,主编.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0-301.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痛神经痛皮肤病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早期应用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