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血液标本的采集质量

2010-02-10 02:43冯志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抗凝剂针头输液

冯志红

河南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 焦作 454000

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管理有三个环节:采集前准备,采集中操作,采集后存放和运送。如何把握好这三个环节,是护理人员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

1 标本采集前准备

1.1 工作人员准备 选择穿刺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避免因穿刺技术不熟练采血时针头在皮下或血管内探来探去,甚至为增加血液量反复拍打挤压血管,造成血液标本溶血。选择专业知识丰富的护理人员,掌握标本采集的时间、采集量、采集部位及被采集对象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做好解释,解释前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如饮食习惯、服药、情绪、睡眠状况及活动量等),向患者详细讲解检验的目的、项目和注意事项,使其消除顾虑,取得患者信任和合作。

1.2 患者的准备 采集前患者应有充足的睡眠,情绪平稳,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空腹12 h以上(以清晨空腹最佳),前1 d晚餐要清淡饮食,勿饮茶、喝咖啡、饮酒、抽烟,停服对检验有干扰的药物,排除生理因素、饮食、药物、体位、运动、情绪、睡眠、时间等可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1.3 选择正确的注射器、标本容器及抗凝剂 根据采血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针头不可过细,并检查针头与针管连接是否紧密。血液标本最好采用真空采血系统,这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1]。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选择适当的抗凝剂,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是影响血样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掌握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如血细胞凝集测定,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为9∶1(1.8 m L血),红细胞沉降率4∶1(1.6 m L血)等。

2 血液标本的采集

2.1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 (1)选择粗直、弹性好、无发炎、硬结的血管,临床多采用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婴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消毒皮肤待干后扎止血带,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当针头刺入见回血即松止血带,止血带使用时间应<1m in,超过1m in血浆蛋白增加6%,超过3m in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胆固醇等成分增加5%或更多[2]。(2)需要血清标本时,将血液顺管壁缓慢注入干燥试管内,勿将泡沫注入,避免剧烈震荡以防红细胞破裂而造成溶血。需要全血标本时将血液注入盛有抗凝剂的试管内,立即轻轻摇动使血液和抗凝剂混均,防止血液凝固。抽取血培养标本注入密封瓶时,先除去铝盖中心部分,用吉尔碘消毒瓶盖,更换针头后将血液注入轻轻摇均,必须无菌操作。多管采血应有计划进行,血标本收集的顺序为:血培养→抗凝管→血常规管→生化及其他干燥试管,如果顺序颠倒,将凝血试验标本放在最后分配血液,会因血液在针管内停留时间过长而发生部分凝集,影响凝血试验的准确性。(3)正在输液输血时应在对侧肢体采血。有研究表明:尽管在输液的对侧肢体采血,输入含电解质的液体后,输液中和输液后的电解质检测值均与输液前有显著差异,输液结束各项电解质含量才与输液前无显著差异[3]。杜绝在三通管内采集标本。(4)掌握好标本的采集时间:有些特殊血液标本如皮质醇、生长激素、促肾上腺激素等的分泌有昼夜节律性,高峰在早晨,此后慢慢下降;服用降糖药物会影响血糖测定的真实性;使用抗生素后会影响血液培养的阳性率;检查疟原虫应在寒战期采血;受药物影响的试验应在用药前或停药2 d后采血,如果不能停药,则应在化验单上注明;某些药物治疗时不能立即抽血,如输入葡萄糖、氯化钾、溶栓药物等。

2.2 动脉血液标本采集 采血时患者应处于安静、呼吸稳定的状态,临床上多采用桡动脉和股动脉,最好应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系统。也可应用2~5 m 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径内壁肝素化后采集动脉血,采血量3 m L左右,拔出后立即将针头刺入橡胶塞隔绝空气,气体的进入可使PCO2偏低、PO2及pH偏高,轻轻摇均及时送验。

3 标本的储存和运送

许多检测项目对标本离体后的保存有特殊要求,如时间、温度、湿度、光照等,采集及运送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知识,在运送工具的选择、标本保存的环境和温度等方面严格遵照有关规定[4]。

3.1 标本存放时间 采血后血细胞因代谢需要,要消耗掉部分营养水分,同时细胞也易发生损伤和破坏,活性物质变性、失活和分解,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所以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验,一般标本室温下静置30~40 m in分离血清进行检测;红细胞沉降率应于2 h内测定完毕,否则血沉减慢。

3.2 标本存放温度 不同血液标本对存放温度有不同的要求,标本冷藏可抑制细胞代谢,稳定某些温度依赖性成分,但采血后立即放于冰箱或低温环境中,由于温度骤降,会引起溶血现象,全血标本一般不能冷藏;测定血钾的标本冷藏不能超过2 h。血气分析的标本放置后,随着温度的增高,细胞不断耗氧,并释放二氧化碳使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影响检验结果[5]。

3.3 标本的运送 医院配备专职运送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每个患者的标本应采用独立密封塑料包装,实验单与标本分开放置,减少传染的危险性。怀疑有高生物危险性的标本应严密隔离包装,防止传染他人。标本在运送过程中避免日光照射、延迟送验,避免剧烈摇晃及震荡引起试管破裂或标本溶血。

4 护理质控对策

4.1 加强护理人员检验知识培训 采集标本一般由大夜班完成,由于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相对欠缺,造成部分采集标本不合格,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所以必须对护理人员进行检验知识培训,可根据实际情况由护理部、检验科或病区以多种形式进行,如集中讲课、护理查房、业务学习、晨间提问等方式来扩大护士的知识面,并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制定一套系统的文字资料,固定放置,当护士需要时可随时翻阅,达到护理质量前馈控制的目的。

4.2 加强对血液标本运送环节的管理 对运送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制定质量标准,发现问题及时找出原因,避免在这一环节出现质量问题。

4.3 加强沟通联系与合作,重视环节质量控制 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不仅涉及到护士、医生及运送人员,检验科有关人员的具体操作也很关键,对不合格的标本有详细的记录及反馈意见,及时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共同分析不合格标本发生的原因、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纠正措施,逐步减少不合格标本的数量。

在现代医学检验中,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的筛查、辅助诊断、反应病情、指导治疗、监测疗效、判断预后等有重要作用。只有保证检验标本的质量,严格控制质量,才能获得科学可靠的检验结果,为日益发展的医学科学技术做好高层次的保障和服务[6]。

[1] 马韫佳,赵宏,王玉花,等.护理与血液检验标本采集质量保证[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0:1 625-1 626.

[2] 王庸.晋现代临床检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76.

[3] 容桂荣,张萍萍,赵立民,等.血液标本采集与运送的质量控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645-647.

[4]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5.

[5] 覃琼芬.护理因素对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19(9):1 883-1 885.

[6] 佟玉品.血液标本采集与送验的质量控制[J].北京医学,2005,27(5):311-313.

猜你喜欢
抗凝剂针头输液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抗凝剂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在预防皮下出血中的应用
不同抗凝剂对黄鳝外周血抗凝效果的比较研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抗凝剂的初步筛选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