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的控制与防范

2010-02-10 02:43鲍丽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静脉炎无菌输液

鲍丽君

河南新郑市人民医院 新郑 45110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住院的156例病人,其中男66例,女90例;年龄16~82岁;留置时间 3~7 d;3例因封管不当发生堵塞,其余均未出现不良事件。

1.2 常见不良事件分析

1.2.1 皮下血肿: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动作不稳,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1.2.2 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均可导致液体外渗[1]。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护理。

1.2.3 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要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或强行推注。

1.2.4 静脉炎:静脉炎常见的症状为穿刺部位红肿热痛,静脉如条索般坚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症状。护理人员应注意操作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成功。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1.2.5 静脉血栓的形成:静脉血栓多见于血液缓慢的静脉内,如久卧不起的患者;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易形成血栓;与高龄、肥胖、吸烟、血栓史、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

2 观察及防范

2.1 操作前宣教 操作介绍静脉留置针运用的目的、优点,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并告知病人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预防感染、堵管等不良事件发生,如有异常应立即给予解决。

2.2 操作技能

2.2.1 穿刺部位及血管的选择:对于下床活动的病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关节处及外周静脉,尽可能是选择上肢口径较粗、富有弹性、走向较直、血流量丰富易于触及充盈良好、不易滑动的肘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避开内有静脉瓣血管,选择局部皮肤无炎症、无瘢痕血管,以便于穿刺和固定。

2.2.2 技术娴熟:选择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护士,严格无菌操作,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多次重复穿刺。对皮下脂肪组织松驰者要用充分绷紧暴露血管的上下端,消毒待干后缓慢进针,速度不要过快,以15°~30°为宜[2],见回血后再快速进针少许,这时应固定针柄,缓缓退出针芯,用敷贴以针柄为中心,平整、缓慢、密封式的黏贴好,防止留置针移位。对躁动病人可采用约束带,以避免自行拔管

2.2.3 掌握输液配伍:研究发现,留置针留置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在3%左右[3],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使留置针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20%左右。如果静脉输注甘露醇时,一定要把另一通道关闭,避免因甘露醇滴速过快而将液体倒灌入另一液体中。另外,对于使用输液泵的病人,精确计算安排输液顺序,且不可单独将输液泵连接在留置针上,因输液泵的速度很慢,容易使留置针堵塞。输注刺激性强的液体时,如甘露醇在输注前后可静脉输注生理盐水50mL,以减少刺激。封管时速度要慢,让针管内充满封管液,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3 严格控制

2.3.1 预防感染: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做到技术娴熟,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周围组织损伤。掌握药物的配伍知识,药物现配现用,以防止污染,提高病人的用药效果。

2.3.2 皮肤的消毒:选择刺激性小消毒效果好的碘伏做为消毒剂,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型向周围消毒直经达5~8cm;输液管路每天更换,穿刺点 3 d消毒1次,并更换敷贴;若发现穿刺点有渗血时,应及时消毒并更换贴膜;以导管采血给药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2.4 留置时间选择 我国目前教材中规定静脉留置时间一般为3~5 d,影响留置时间的主要因素为静脉炎。病人自身疾病如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液体渗漏、导管堵塞或脱出致置管失败。戚虹认为在保持穿刺部位的相对无菌和周围皮肤清洁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d是完全可行的[4]。如果是成人,且留置部位适当,局部保持较好,无炎症反应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

封管技术稀释肝素液为一种酸性黏多糖,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在体内、外应用时均具有较强抗凝作用,被常规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在输入高渗或刺激性药物结束后快速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mL,再行肝素盐水3mL封管,以减少局部药液残留、减少静脉炎发生。

只要我们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做好周密的预防措施,既可保证病人的安全、严格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又可保证留置针留置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在静脉输液治疗与花费上得到最大的保障,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主题。

[1]陈显春,封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6(1):42.

[2]朱继芳.静脉留置针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于及护理[J].中华临床医学月刊,2009,11:78-79.

[3]中华护理学会.临床高新技术与现代护理1400问[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

[4]唐晓燕,周桂菊,潘宏芳.静脉留置针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5860.

猜你喜欢
静脉炎无菌输液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